榜单搜索

瑞安大桥

瑞安大桥,又称“飞云江三桥”,是中国浙江省瑞安市境内的过江通道,位于飞云江水道之上,是104国道改建的重点工程,也是形成瑞安市城区东南环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大桥东起滨江大道,上跨飞云江水道,西至沿浦路;大桥全长2956米,主跨长240米;桥面为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设计速度为100千米/小时。
外文名
Rui’an Bridge
建成时间
2009年01月13日
所在地址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
所在地址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
目录

基本介绍

瑞安大桥位于中国浙江省瑞安市东南部、距东南方向入海口约5千米,距东南方向的高明大桥约4.5米,距西北方向飞云江大桥约5.3千米;线路东起滨江大道,上跨飞云江水道,西至沿浦路,为瑞安市城区东南环构成部分。

建筑设计

建筑结构

整体布局

瑞安大桥分别由分别由主桥、主梁、桥塔、桥墩、斜拉索、引桥组成,主桥呈西南至东北方向布置。

设计特点

结构特点

总体主桥为三跨一联独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边箱梁斜拉桥,空间双索面,为塔梁固结体系。引桥上部构造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分上、下行二幅,单幅桥均为单箱单室截面,采用大悬臂翼板。

主梁:主梁采用带斜腹板的双箱双室断面,每隔6米设一道预应力混凝土的横梁。桥塔下横梁与主梁固结。

桥塔桥塔采用空间H形曲线桥塔,由下塔柱、上塔柱、下横梁及上塔柱横向隔板组成;塔柱均为空心断面,截面外侧设计为圆弧形,上塔柱向内倾斜,下端与下横梁及下塔柱交汇一点。

斜拉索斜拉索采用镀锌平行钢丝,双层热挤PE护套,两端采用大吨位的PESM7冷铸镦头锚;全桥采用PESM109到PESM241等六种规格斜拉索。

设计参数

瑞安大桥全长2956米,采用(240+176+60)米的跨径布置,其中,主跨长240米,宽33米。主梁全宽36.8米,截面中心高3.2米;箱梁顶板厚0.28米,底板厚0.4米,下斜腹板厚0.25米,腹板厚0.4米。桥塔承台顶面以上高164.46米,下横梁截面顺桥向宽度从上至下为7.0至10.0米,横桥向宽度为5.5至7.7米,塔柱截面顺桥向长7.0米,横桥向宽5.5米,下横梁高6.0米,承台上塔座高3.35米;桥塔承台高5.0米,直径44.0米。斜拉索钢丝直径为7毫米,共计35对索,塔中心与第一对索的间距为13.65米,其余斜拉索在梁上索距为6米,拉索最小倾角为29.36度,设计最大索力为5583千牛。

技术标准

道路等级一级公路

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

车道设置双向六车道

荷载标准汽车—超20级、挂车—120;人群:3.15千牛/平方米

坡度系数纵坡:2.5%,横坡:2%

设计水位5.97米

洪水频率1次/300年

通航标准净宽:200米(主航道)、135米(副航道),净高:29米(主航道)、23米(副航道)

通航水位最高:4.56米

船舶撞击顺桥向:10000千牛(主航道)、3750千牛(副航道),横桥向:5000千牛(主航道)、1875千牛(副航道)

抗震等级按VII度设防

功能价值

瑞安大桥桥塔大量采用曲线,尤其是对以压弯为主的上塔柱轴线也设计为曲线,以表达其刚柔相济的设计主题,达到独特的景观效果,是对传统桥塔设计观念的突破,也是对改善桥梁结构景观效果的一次尝试,给未来类似结构的设计带来启发。(《第十六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评)

建设沿革

2003年6月30日,飞云江三桥动工兴建,并举行开工典礼。

2007年7月13日,飞云江三桥正式命名为“瑞安大桥”。

2008年1月2日,瑞安大桥完成主桥合龙工程,大桥全线贯通,并举行贯通仪式。

2009年1月13日,瑞安大桥通车运营,并举行通车典礼。

2017年12月28日,瑞安大桥通过景观亮化工程安全方案审查工作;12月30日,瑞安大桥进行景观色彩涂装及亮化工程。

2018年6月18日,瑞安大桥完成景观色彩涂装及亮化工程;6月29日,瑞安大桥通过景观色彩涂装及亮化工程竣工验收工作;12月28日,瑞安大桥通过景观亮化工程安全方案审查工作。

活动及其他

设备设施

照明设施

截至2018年6月,瑞安大桥装设有路面多个长杆路灯及夜景景观灯。

运营情况

票价票制

2009年1月13日,瑞安大桥通车运营,大桥免费通行。

通行事项

截至2015年11月,瑞安大桥连接线为限行区域,部分车辆不可通行。

建设成果

技术难题

瑞安大桥采用施工技术为:

1、基于海洋性气候的结构防护需要,所有结构混凝土均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最低混凝土等级为C35。

2、基于该桥较大承截能力要求与地质条件差的现状,主塔墩设计采用大直径超长桩与达44米直径的特大圆形承台。

3、主桥桥塔采用空间曲线塔柱,较好满足受力需要与美观需求。

4、主桥上部构造为等高度带斜腹板的预应力混凝土边箱梁(双箱双室),线形流畅,结构抗风性能好,便于施工。

5、引桥上部构造为大悬臂翼板箱梁,下部构造为薄壁独柱墩形式,采用移动模架施工。

词条所在榜单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