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首页
旅游
娱乐
影视
文学
人物
汽车
趣闻
行业
美食
商务
城市
中国
展会
大学
服务
首页
趣闻
历史趣闻
国宝
中国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
中国国家博物馆十大国宝 国家博物馆必看藏品 国博镇馆之宝盘点
中国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名单如下:商后母戊鼎、新石器时代陶鹰鼎、鹳鱼石斧图彩陶缸、大盂鼎、西周利簋、虢季子白盘、红山文化玉龙、商子龙鼎、九龙九凤冠、四羊方尊,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1.
商后母戊鼎
推荐指数:10.0
2.
新石器时代陶鹰鼎
推荐指数:9.8
3.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推荐指数:9.6
4.
大盂鼎
推荐指数:9.4
5.
西周利簋
推荐指数:9.2
6.
虢季子白盘
推荐指数:9.0
7.
红山文化玉龙
推荐指数:8.8
8.
商子龙鼎
推荐指数:8.6
9.
九龙九凤冠
推荐指数:8.4
10.
四羊方尊
推荐指数:8.2
中国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
1
商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现为国家一级文物,2002年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
2
新石器时代陶鹰鼎
新石器时代陶鹰鼎为新石器时代后期仰韶文化陶器,高35.8厘米、口径23.3厘米、最大腹径32厘米,采用伫足站立的雄鹰造型,鼎口设置于背部与两翼之间,将鼎形器物特征与鹰的动物美感巧妙地融为一体,是远古时期不可多得的雕塑艺术珍品。陶鹰鼎于1957年出土于陕西省华县太平庄一座成年女性墓葬,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2002年1月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3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是新石器时代前期的葬具,外表呈红色,作直壁平底圆筒状;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底径20.1厘米,沿下有四个对称的鼻钮,腹部一侧有一副高37厘米的、宽44厘米的《鹳鱼石斧》彩陶饰图。鹳鱼石斧图彩陶缸于1978年出土在河南省临汝县(今汝州市)阎村,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为镇馆之宝,200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64件不可出国展出的珍贵文物之首。
4
大盂鼎
大盂鼎又称廿三祀盂鼎,为西周早期青铜礼器中的重器,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千克,器内壁铸铭文19行291字,记载了周康王在宗周训诰盂之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西周大盂鼎于1849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2002年被列入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5
西周利簋
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周代天灭簋”或“檀公簋”,西周早期青铜器,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零口镇,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利簋器侈口,兽首双耳垂珥,垂腹,圈足下连铸方座。器身、方座饰饕餮纹,方座平面四角饰蝉纹。此种方座青铜始见于西周初年。器内底铸铭文4行33字,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6
虢季子白盘
虢季子白盘为商周时期盛水器,它的盘形制奇特,似一大浴缸,为圆角长方形,四曲尺形足,口大底小,盘内底部有铭文111字,这些铭文语言洗练,字体端庄,是金文中的书家法本,被视为西周金文中的绝品。西周虢季子白盘在晚清时期出土于宝鸡,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镇馆之宝,2002年被列入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7
红山文化玉龙
红山文化玉龙有着“中华第一龙”的美誉,出土地点为翁牛特旗乌丹镇新地村东拐棒沟红山文化遗址群中。该器物高26厘米,完整无缺,体蜷曲,呈C字形。吻部前伸,略向上弯曲,嘴紧闭,有对称的双鼻孔,双眼突起呈棱形,有鬣,身体呈墨绿色。龙背有对称的单孔,经试验此孔用于悬挂,龙的头尾恰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红山玉龙的发现,不仅让中国人找到了龙的源头,也充分印证了中国玉文化的源远流长。
8
商子龙鼎
商子龙鼎为商代末期青铜圆鼎,国家一级文物,因器内壁近口缘处铸有铭文“子龙”而得名。商子龙鼎通高103厘米,鼎宽37厘米,腹深43厘米,器身饱满,体型硕大,是已发现的所有商代青铜圆鼎中最大的一件,同时也是迄今所知带有“龙”字的最早青铜器。商子龙鼎在20世纪20年代出土于河南辉县,后流入日本,2006年4月由国家文物局征集回国,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2013年8月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9
九龙九凤冠
九龙九凤冠为明孝端皇后的凤冠,通高48.5厘米、冠高27厘米、径23.7厘米,重2320克,前部饰有九条金龙,口衔珠滴,下有八只点翠金凤,后部也有一金凤,共九龙九凤,冠上共嵌未经加工的天然红宝石115块,珍珠4414颗,是中国历史上最经典的皇后凤冠。九龙九凤冠于1957年10月20日出土于北京明定陵地宫,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10
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属炭河里遗址。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十大著名央视主持人
全国十大肿瘤名医
赞美诗歌大全100首
秦国十大名将
中国人气最高男歌手
成都十大私人影院
中国当代十大弘法高僧
三国十大经典故事
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词
适合朗诵的诗歌100首
四川省十大名中医
中国十大化妆品批发市场
中国五大卫星发射基地
中国十大著名相声演员
中国十大博物院排行
热门词条
1
椰子螺
2
何晏
3
苏格拉底
4
罗洲冬瓜
5
天津五大道文化旅游区
6
长沙市浏阳河婚庆文化园
7
贵州省肿瘤医院
8
边伯贤
9
题西林壁
10
万年桥和聚星塔
11
滁州醉翁亭
12
华侨花园
13
芒市石斛
14
武汉革命博物馆
15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
16
黑色孤儿
17
最美壁纸
18
郑州恒大未来之光
19
穿越后,变成了三个孩子的妈
20
北庭故城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