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杜鹃花

杜鹃花,学名杜鹃,又名映山红、山石榴等,是双子叶植物纲、杜鹃花科、杜鹃属的常绿灌木、落叶灌木。杜鹃花一般春季开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红、淡红、杏红、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艳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且是江西、安徽、贵州、长沙、无锡等省以及市的省花、市花,并于198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六。
中文学名
杜鹃
拉丁学名
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
别称
杜鹃花,山踯躅,山石榴,映山红,照山红,唐杜鹃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合瓣花亚纲
杜鹃花目
杜鹃花科
亚科
杜鹃花亚科
杜鹃属
亚属
映山红亚属
杜鹃
目录

基本介绍

杜鹃(学名:RhododendronsimsiiPlanch.):是双子叶植物纲、杜鹃花科、杜鹃属的常绿灌木、落叶灌木,又名映山红、山石榴。相传,古有杜鹃鸟,日夜哀鸣而咯血,染红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鹃花一般春季开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红、淡红、杏红、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艳丽。生于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为中国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又因花冠鲜红色,为著名的花卉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世界各公园中均有栽培。中国江西、安徽、贵州以杜鹃花为省花,定为市花的城市多达七八个。1985年5月杜鹃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六。

常见种类

杜鹃花分为“五大”品系:即春鹃品系、夏鹃品系、西鹃品系、东鹃品系、高山杜鹃品系。

春鹃

指先开花后发芽,四月中、下旬、五月初开花的品种,所谓春鹃首先主要是20世纪20-30年代沈渊如先生自日本引入到上海栽培的,同时当地花农通过对原种的选育及杂交形成国内特有品种。因春天开花,就定名为春鹃,也就这样一直延续至今。

春鹃因叶多毛,故有人又叫“毛鹃”,因叶大又叫“大叶杜鹃”。它是白花杜鹃、锦绣杜鹃原种的变种和杂交种。常绿、直立、独干或干丛生,长势旺盛,叶长椭圆形,长约10厘米,宽3厘米左右,色深绿,4月下旬5月上旬开花,花簇生顶端,布满枝头,花时十分绚丽,一苞有三朵花,花大,直径可达8厘米,花冠宽喇叭状,多数单瓣,5裂,花筒长4-5厘米,喉部有深色点,颜色有大红、深红、紫红、纯白、粉色、洒锦等。花后发3-5枝或6-7枝新梢,7-8月开始形成花芽。耐寒,多为地栽,由于繁殖生长快,当时作嫁接西鹃或其它新品种的砧木用。同时在园林绿化工作中,常应用于地被色块或造景。

夏鹃

春天先长枝发叶,5-6月初时开花,故称夏鹃。夏鹃的主要亲本据说是皋月杜鹃、五月杜鹃。

其特征是:开张性常绿灌木,株形低矮,发枝力特强,树冠丰满,耐修剪,叶互生,节间短,稠密,叶长3-4厘米,阔1-2厘米,为狭披针形至倒披针形,质厚、色深、多毛,霜后叶片呈暗红色。花期5月中旬-6月,可持续到7-8月。花冠宽喇叭状,口径一般大约5厘米左右,大的有7-8厘米。花型单瓣、重瓣和套瓣,花瓣变化大,有圆、光、软硬、波浪状和皱曲状等。四季绿色,四季开花,有黄、红、白、紫四色奇观,四季栽培,美化环境。可以盆栽,也可以在蔽荫条件下地栽。阳台栽培的夏鹃树,应修剪整理为球形。其形秀丽美观。庭院栽培的夏鹃树,应剪整为伞形,其形增添乐趣美景。适宜群植于湿润而有庇荫的林下、岩际,园林中宜配植于树丛、林下、溪边、池畔及草坪边缘;在建筑物背阴面可作花篱、花丛配植。一些种类可制作盆景。

东鹃

东鹃是日本的石岩杜鹃的变种及其众多的杂交后代,从日本引入,为与西洋杜鹃相应故称东鹃。东鹃花期春天,有的地方将其纳入春鹃。

主要特性:植株低矮、枝条细软,无序发枝、横枝多。叶卵形,叶片薄、毛少、嫩绿色、有光泽。花蕾生枝端3-4个,每蕾有花1-3朵,多时4-5朵,开花繁密,真是“不见枝叶只见花”。花冠漏斗状,小型,口径2-4厘米,筒长2-3厘米,多数花萼演变成花冠、形成内外2套,称为双套、夹套。花色多有红、紫、白、粉白、嫩黄、白绿、镶边、洒锦等。有雄蕊5枚,也有雄蕊瓣化成高度重瓣花的。花期比毛鹃略早几天。7-8月老叶凋落,同时花芽形成。不耐强光,可露地种植,萌发力强,极耐修剪,花、枝、叶均纤细,是庭院绿化作色块的好材料,同时也是制作造型盆花的理想材料。

西鹃

因其花朵艳丽是深受人们欢迎的种类。尤其是比利时杜鹃,因它是由欧美杂交的园艺栽培品种,故称西洋鹃,又称西鹃。日本1892年引入后,西鹃品种名称译成日文,因此中国从日本引入的仍用日本译名,同时中国用西鹃再进行杂交也培育出一批新的品种,因此,中国西鹃品种约有200-300种。

高山杜鹃

高山杜鹃,为杜鹃花科高山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物。

高山杜鹃的形态特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株高1-3米,枝条粗壮,叶丛生枝顶,厚革质,长6-12厘米,宽2-5厘米,4-5月开花,花型以套瓣、重瓣为主,也有少量单瓣,花期1个月左右。花色有白色、粉色、淡红、桃红、黄色等。一般生长在海拔600-800米的山野间,适应性强,经过人工驯化、培育可望成为园林绿地中常绿观赏植物。

生长与分布

生长环境

杜鹃生于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喜欢酸性土壤,在钙质土中生长得不好,甚至不生长。因此土壤学家常常把杜鹃作为酸性土壤的指示作物。杜鹃性喜凉爽、湿润、通风的半阴环境,既怕酷热又怕严寒,生长适温为12℃至25℃,夏季气温超过35℃,则新梢、新叶生长缓慢,处于半休眠状态。夏季要防晒遮阴,冬季应注意保暖防寒。忌烈日暴晒,适宜在光照强度不大的散射光下生长,光照过强,嫩叶易被灼伤,新叶老叶焦边,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冬季,露地栽培杜鹃要采取措施进行防寒,以保其安全越冬。观赏类的杜鹃中,西鹃抗寒力最弱,气温降至0℃以下容易发生冻害。

分布范围

原产于东亚,分布于中国、日本、老挝、缅甸和泰国。

中国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亦有分布。

形态及特征

落叶灌木,高2-5米;分枝多而纤细,密被亮棕褐色扁平糙伏毛。叶革质,常集生枝端,卵形、椭圆状卵形或倒卵形或倒卵形至倒披针形,长1.5-5厘米,宽0.5-3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微反卷,具细齿,上面深绿色,疏被糙伏毛,下面淡白色,密被褐色糙伏毛,中脉在上面凹陷,下面凸出;叶柄长2-6毫米,密被亮棕褐色扁平糙伏毛。

花芽卵球形,鳞片外面中部以上被糙伏毛,边缘具睫毛。花2-6朵簇生枝顶;花梗长8毫来,密被亮棕褐色糙伏毛;花萼5深裂,裂片三角状长卵形,长5毫米,被糙伏毛,边缘具睫毛;花冠阔漏斗形,玫瑰色、鲜红色或暗红色,长3.5-4厘米,宽1.5-2厘米,裂片5,倒卵形,长2.5-3厘米,上部裂片具深红色斑点;雄蕊10,长约与花冠相等,花丝线状,中部以下被微柔毛;子房卵球形,10室,密被亮棕褐色糙伏毛,花柱伸出花冠外,无毛。

栽培方法

土壤

杜鹃是喜荫的植物,太阳的直射对它生长不利,所以杜鹃专类园应该选择在有树影遮荫的地方,或者在做绿化设计时,就考虑到这一点,有意地在专类园中配置乔木。杜鹃喜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但由于各专类园和景观都要用水泥做道路和铺装,使得杜鹃栽植地土壤板结,碱性严重,所以必须把栽植地的土壤进行更换,并加一定量的泥炭土。

长江以北均以盆栽观赏。盆土用腐叶土、沙土、同土(7:2:1),搀入饼肥、厩肥等,拌匀后进行栽植。一般春季3月上盆或换土。长江以南地区以地栽为主,春季萌芽前栽植,地点宜选在通风、半阴的地方,土壤要求疏松、肥沃,含丰富的腐殖质,以酸性沙质壤土为宜,并且不宜积水,否则不利于杜鹃正常生长。栽后踏实,浇水。

栽种

杜鹃适宜在初春或深秋时栽植,如在其它季节栽植,必须架设荫棚,定植时必须使根系和泥土匀实,但又不宜过于紧实,而且使根茎附近土壤面呈弧形状态,这样既可保护植株浅表性的根系不受严寒的冻害,又有利于排水。

温度

4月中、下旬搬出温室,先置于背风向阳处,夏季进行遮荫,或放在树下疏荫处,避免强阳光直射。生长适宜温度15-25℃,不可高过温度32℃。秋未10月中旬开始搬入室内,冬季置于阳光充足处,室温保持5-10℃,低温度不能低于5℃,否则停止生长。

浇水

杜鹃对土壤干湿度要求是润而不湿。一般春秋季节,对露地栽种的杜鹃可以隔2-3天浇一次透水,在炎热夏季,每天至少浇一次水。日常浇水,切忌用碱性水,浇水时还应注意水温不宜过冷,尤其在炎热夏天,用过冷水浇透,造成土温骤然降低,影响根系吸水,干扰植株生理平衡。

栽植和换土后浇1次透水,使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以利根部成活生长。生长期注意浇水,从3月开始,逐渐加大浇水量,特别是夏季不能缺水,经常保持盆土湿润,但勿积水,9月以后减少浇水,冬季入室后则应盆土干透再浇。

湿度

杜鹃喜欢空气湿度大的环境,但有些杜鹃专类园都建在广场、道路两旁,空气流动快,比较干燥,所以必须经常对杜鹃叶片进行喷水或对周围空气进行喷雾,使杜鹃园周围空气保持湿润。

施肥

在每年的冬末春初,对杜鹃园施一些有机肥料做基肥。4-5月份杜鹃开花后,由于植株在花期中消耗掉大量养分,随着叶芽萌发,新梢抽长,可每隔15天左右追一次肥。入伏后,枝梢大多已停止生长,此时正值高温季节,生理活动减弱,可以不再追肥。秋后,气候渐趋凉爽,且时有秋雨绵绵,温湿度宜于杜鹃生长,此时可做最后一次追肥,入冬后一般不宜施肥。

合理施肥是养好杜鹃的关键,喜肥又忌浓肥,在春秋生长旺季每10天施1次稀薄的饼肥液水,可用淘米水、果皮、菜叶等沤制发酵而成。在秋季还可增加一些磷、钾肥,可用鱼、鸡的内脏和洗肉水加淘米水和一些果皮沤制而成。除上述自制家用肥料外,还可购买一些家用肥料配合使用,但切记要“薄”肥适施。入冬前施1次干肥(少量),换盆时不要施盆底肥。另外,无论浇水或施肥时用水均不要直接使用自来水,应酸化处理(加硫酸亚铁或食醋),在pH值达到6左右时再使用。

修剪

修剪整枝是日常维护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它能调节生长发育,从而使长势旺盛。日常修剪需剪掉少数病枝、纤弱老枝,结合树冠形态删除一些过密枝条,增加通风透光,有利于植株生长。对于杜鹃园须经常检查,发现有枯枝、病枝,应及时清除,以减少病虫害在杜鹃中蔓延。

蕾期应及时摘蕾,使养分集中供应,促花大色艳。修剪枝条一般在春、秋季进行,剪去交叉枝、过密枝、重叠枝、病弱枝,及时摘除残花。整形一般以自然树形略加人工修饰,随心所欲,因树造型。

花期

若想春节见花,可于1月或春节前20天将盆花移至20℃的温室内向阳处,其他管理正常,春节期间可观花。若想“五一”见花,可于早春萌动前将盆移至5℃以下室内冷藏,4月10日移至20℃温室向阳处,4月20日移出室外,“五一”可见花。因此,温度可调节花期,随心所愿,四时开放,另外,花后即剪的植株,10月下旬可开花;若生长旺季修剪,花期可延迟40天左右;若结合扦插时修剪,花期可延迟至翌年-2月。因此,不同时期的修剪,也影响花期的早晚。

繁殖方式

杜鹃的繁殖,可以用扦插、嫁接、压条、分株、播种五种方法,其中以采用扦插法颇为普遍,繁殖量大;压条成苗快,嫁接繁殖复杂,只有扦插不易成活的品种才用嫁接,播种主要用培育品种。

扦插

此法应用广,优点是操作简便、成活率高、生长迅速、性状稳定。

①时间,西鹃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毛鹃在6月上、中旬,春鹃、夏鹃在6月中下旬,此时枝条老嫩适中,气候温暖湿润。

②插穗,取当年生刚木质化的枝条,带踵掰下,修平毛头,剪去下部叶片,保留顶部3片至5片叶,保湿待插。

③扦插管理,扦插基质可用兰花土、高山腐殖土、黄心土、蛭石等,扦插深度以穗长的1/3至1/2为宜,扦插完成后要喷透水,加盖薄膜保湿,给予适当遮荫,一个月内始终保持扦插基质湿润,毛鹃、春鹃、夏鹃约一个月即可生根,西鹃约需60天至70天。

压条

一般采用高技压条。杜鹃压条常在4-5月间进行。具体操作法是:先在盆栽的杜鹃的母株上取2-3年生的健壮枝条,离枝条顶端10-12厘米处用锋利的小刀割开约1厘米宽的一圈环形枝皮,将韧皮部的筛管轻轻剥离干净,切断叶子制造有机物向下输送的渠道,使之聚集,以加速细胞分裂而形成瘤状突起,萌发根芽。然后用一块长方形塑料薄膜松松地包卷两圈,在环形切口下端2-3厘米处用细绳扎紧,留塑料薄膜上端张开成喇叭袋子状,随即将潮湿的泥土和少许苔藓填入,再把袋形的上端口扎紧,将花盆移到阳光直射不到的地方做日常管理。浇水时应向叶片喷水,让水沿着枝干下流,慢慢渗入袋中,保持袋内泥土经常湿润,以利枝条上伤口愈合,使之及早萌生新的根须。大约在3-4个月后根须长至2-3厘米长时,即可切断枝条,使其离开母株,栽入新的盆土中。

嫁接

可一砧接多穗,多品种,生长快,株形好,成活率高。①时间,5月至6月间,采用嫩梢劈接或腹接法;②砧木,选用2年生的毛鹃,要求新梢与接穗粗细得当,砧木品种以毛鹃“玉蝴蝶”、“紫蝴蝶”为好。③接穗,在西鹃母株上,剪取3厘米至4厘米长的嫩梢,去掉下部的叶片,保留端部的3片至4片小叶,基部用刀片削成楔形,削面长约0.5厘米至1.0厘米。5嫁接管理,在毛鹃当年生新梢2厘米至3厘米处截断,摘去该部位叶片,纵切1厘米,插入接穗楔形端,皮层对齐,用塑料薄膜带绑扎接合部,套正塑料袋扎口保湿;置于荫棚下,忌阳光直射和暴晒。接后7天,只要袋内有细小水珠且接穗不萎蔫,即有可能成活;2个月去袋,翌春再解去绑扎带。

播种

杜鹃绝大多数都能结实采种,仅有重瓣不结实。一般种子的成熟期从每年的10月-1月,当果皮由青转黄至褐色时,果的顶端裂开,种子开始散落,此时要随时采收。末开裂的变褐均采下来,放在室内通风良好处摊凉,使之自然开裂,再去掉果壳等杂质,装入纸袋或布袋中,保存在阴凉通风处。如果有温室条件,随采随播发芽率高。一般播种时间3-4月份,采用盆播,因为种子小,把盆里外洗干净,放在阳光下晒干,灭菌消毒,土壤也灭菌消毒,装盆±要通透性好的、湿润肥沃含有丰富的有机质的酸性土。为了出苗均匀,种子掺些细土,撒入盆内上面盖一层薄细土,浇水用窨水法渗入盆内,把盆放在前窗台上,盖一层玻璃或塑料薄膜,目的是提高盆内温度。小苗出土后,逐渐减少覆盖时间,因苗嫩小,注意温变,突然高低变化,强光的照射。苗长得很慢,5-6月份才长出2-3片真叶,这时在室内做第一次移栽,株行距2-3厘米,苗高2-3厘米(大约11月份),大苗移栽在10厘米盆中一株,小苗栽三株。用细喷壶浇水和淡肥水。播种后第二年春季出花房,放在荫棚下养护。6月换13.3厘米盆中,第三年植株有20厘米高,已有分枝几个也有花蕾出现,换16.7厘米盆中,以后根据植株的大小,逐年换盆。

病害防治

褐斑病

是杜鹃一种主要病害。病害初发时,叶面上出现褐色小斑点,逐渐发展成不规则状大斑点,病斑上产生许多黑色或灰褐色小点,使受害叶片变黄、脱落,影响当年开花及来年花蕾的发育。这种病常发生于梅雨季节湿度大的时候。

治疗方法是平时要注意让植株通风透光,不使湿度过大,并增施有机肥及氮磷钾混合肥,增强植株抗侵染及生长能力。如果发现病叶要及时摘除,集中烧毁。病害发生初期,喷洒0.5%波尔多液或0.4波美度石硫合剂,并加4%面粉增加粘附力。叶斑病、黑斑病也可以用同样方法治疗。

黄化病

缺铁黄化病常发生在土壤偏碱的地区,病情轻时,只出现植株迟绿现象;严重时,叶组织可全部变黄,叶片边缘枯焦。发病时,以植株顶梢的叶片上表现明显,一般皆由内部缺铁所造成。

防治方法是改变土壤中缺铁性质,降低土壤碱度。增施有机肥改造粘质土壤。对缺铁植株可直接喷洒O.2%一0.3%硫酸亚铁液。也可在植株周围土壤上用筷子戳几个深15厘米左有的孔,用1:30的硫酸亚铁水溶液慢慢注入,将孔注满,以增加土壤酸性、减少碱性。

黑斑病

发病情况及发病环境条件与褐斑病类似,防治也可采用类似办法。

军配虫

军配虫成虫体小而扁平,长约4毫米,黑色,是对常绿杜鹃危害严重的一种害虫,常在叶片背后刺吸叶液为害,被害处叶面上面出现黄白色斑点,使叶片脱落,造成树势衰弱,影响生长及开花。温室中杜鹃极易发生此虫。

防治方法主要是用药物喷杀。可用90%敌百虫原药1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剂1000-1500倍液喷洒防治。

蚜虫

主要危害杜鹃幼枝叶,轻者可使叶片失去绿色,重者使叶片卷缩,变硬变脆,不能吸收养分,影响开花。

防治方法是平时要特别注意越冬期的蚜虫,入冬后可在植株上喷洒一次5度的石硫合剂,消灭越冬虫卵,铲去花卉附近杂草,消灭虫源。在蚜虫危害期,用40%的乐果或氧化乐果加1200倍水制成溶液进行连续喷治,3-4次即可见效。

短须峨

是杜鹃重要害虫之一,常在叶片背面主脉附近刺吸汁液,使叶背形成许多油渍田块,后引起叶片脱落。此虫倒卵形,体长约0.3毫米,体扁平,体色有红、暗红、木红,体背有不规则黑色斑点,体侧有不规则黑色斑块。此虫以夏季天热干燥时多见,降雨量多时随即减少。防治方法是在10月中下旬和早春3月各喷一次波美0.5度石硫合剂成喷25%杀虫胀水剂500倍液。

价值及其他

主要价值

观赏

杜鹃繁叶茂,绮丽多姿,萌发力强,耐修剪,根桩奇特,是优良的盆景材料。园林中宜在林缘、溪边、池畔及岩石旁成丛成片栽植,也可于疏林下散植。杜鹃也是花篱的良好材料,毛鹃还可经修剪培育成各种形态。杜鹃专类园极具特色。在花季中绽放时即使杜鹃总是给人热闹而喧腾的感觉,而不是花季时,深绿色的叶片也很适合栽种在庭园中做为矮墙或屏障。

医学用途

根(杜鹃根):酸、甘、温。活血,止痛,祛风,止痛。用于吐血、衄血,月经不调,崩漏,风湿痛,跌打损伤。叶(杜鹃叶):酸,平。清热解毒,止血。用于痈肿疔疮,外伤出血,瘾疹。花(杜鹃):酸、甘,温。活血,调经,祛风湿。用于月经不调,经闭,崩漏,跌打损伤,风湿痛,吐血,衄血。

经济

有的叶花可入药或提取芳香油,有的花可食用,树皮和叶可提制烤胶,木材可做工艺品等。高山杜鹃根系发达,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

植物文化

典故

关于杜鹃花和杜鹃鸟,还有个优美而离奇的传说。相传远古时蜀国国王杜宇,很爱他的百姓,禅位后隐居修道,死了以后化为子规鸟(有名子鹃),人们便把它称为杜鹃鸟。每当春季,杜鹃鸟就飞来唤醒老百姓“块块布谷!快快布谷!”嘴巴啼得流出了血,鲜血洒在得上,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

满山遍野的杜鹃花,是由于千千万万烈士的鲜血染成的。它记载了那段悲壮的抗战。杜鹃花,它已经融入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它成为了历史的点缀品,

市花

中国长沙、无锡、九江、镇江、大理、嘉兴等城市。

杜鹃花花语

杜鹃花语:爱的快乐、鸿运高照、奔放、清白、忠诚、思乡。

杜鹃花语:繁荣吉祥,坚韧乐观,事业兴旺。《草花谱》有云:“映山红若生满山顶,其年丰稳,人竞采之。”

西方对杜鹃也有特殊的爱好。他们认为杜鹃花繁.是“鸿运高照,生意兴隆”的好兆头,特别是全红的杜鹃更是如此。

对于白色的杜鹃,则认为清丽脱俗,男女之间相互赠送,更显得高雅。对于红白相间的杜鹃,则含义更为深沉,表示:希望与你融合无间,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