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元宵佳节在南京一直就是以灯为俗、用灯造景和借灯兴舞的传统岁时节日,也是每年四季中唯一的“狂欢节”。举办灯会之时,灯火辉煌。广大民众也会打破常规“家家走桥”,在富饶丰沃的自然与人文土壤上尽情地赏灯、玩灯和闹灯,祈求丰衣足食、身体安康、爱情美满和子嗣绵延,以各种民俗文化行为表达自己的身心愉悦和美好愿望,灯彩构成了南京传统习俗风尚中特有的文化景致。“老南京”有句俗话:“过年不到夫子庙观灯,等于没有过年;到夫子庙不买张灯,等于没过好年。”
秦淮灯会作为南京地区重要的民间文化内容,也是一种民间社火形式。灯会上还展示剪纸、空竹、绳结、雕刻、皮影等南京民间艺术,以及歌舞、曲艺、杂耍娱乐活动。广大民众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家庭美满和天下太平,在秦淮灯会时通过扎灯、张灯、赏灯、玩灯、闹灯等诸种形式不断地营造出"万星烂天衢,广庭翻人潮"的美好意境,寄托自己的良好愿望与生活追求。饱含节日仪式与习俗的秦淮灯会,始终延续着传承节日文化、联络民族情感的重要作用,体现着当地民众祈求五谷丰登、家庭和美的美好愿望与精神追求。
南京是六朝古都,长期以来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秦淮灯会作为一种重要民间文化和民俗活动,是历代南京民众观照自然、客观社会的情感产物。它从一个侧面客观地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南京地区的社会民俗文化活动的图画,对中国的其他地区的民间文化影响同样也是很大的。
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也是金陵古老文明的发祥地。千百年来,秦淮河畔的灯火盛衰始终与当地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某种程度上就是南京城市兴衰荣枯的色彩符号。秦淮灯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南京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对研究南京地区历史人文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秦淮文化是古老的金陵文明的象征,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南京文化的代名词,它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秦淮灯会则是秦淮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代南京民众延续和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空间。南京本土和外来的文化艺术贯穿于灯会中,构成其艺术内涵。就秦淮灯会中所展现内容来看,其中的诸类民间艺术基本上都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与中国的传统哲学、民俗风情等密切相关,一些传统伦理道德也蕴涵其中。
秦淮灯会作为南京地区重要的民间文化内容,也是一种民间社火形式。灯会上还是展示剪纸、空竹、绳结、雕刻、皮影等南京民间艺术,以及歌舞、曲艺、杂耍娱乐活动,这些民间文化艺术门类也随之得到迅速发展。
从秦淮灯会形式和内容来看,大量南京本土的文化艺术贯穿其中,大大的丰富了秦淮灯会的艺术内涵和娱乐形式。在尽情表现和竞赛技艺的过程,广大艺人从信仰习俗、爱美心愿和对未来憧憬出发,凭藉直观感觉来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他们既忠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结构造型等方面善于借鉴文学艺术中的夸张变形、对比呼应、抽象写意、象征借喻等表现技巧,突出形式与趣味的探求、传统与现代的交接,讲究丰满浑厚、简约夸张等艺术布局,进一步地强化了艺术的表现技法和制作手段。艺人们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坚持不懈地以形写神,以情动人,以美冶人,进而提升了秦淮灯会的艺术水准。因此南京民间艺术从形式到内容,都不断得到发展完善,也丰富了自身的人文内涵和艺术魅力。
秦淮灯会的历史悠久,经久不衰,“秦淮灯火甲天下”的声名早已享誉海内外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家陆续拨巨款建设夫子庙地区,不断提升秦淮灯会的硬软件环境,使之成为南京民间文化民俗活动的品牌。每到大年三十灯会开幕以后,夫子庙都年节和民俗味十足。
夜晚市民和游客游览夫子庙地区灯会,即便是雨雪天气也挡不住人们观灯的闲情雅兴。整个春节、元宵节期间的观众往往达五、六百万人次之多。秦淮灯会越来越显示出无比的生命力,发挥了较好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为弘扬传统民间民俗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秦淮灯会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是历代南京民众延续和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空间,它已成为秦淮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本土和外来的文化艺术贯穿于灯会中,构成其艺术内涵。每年的秦淮灯会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人,他们在领略秦淮灯会、感受金陵民间文化的同时,也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
秦淮灯会在中国同类民俗(灯会)活动中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具备“人类代表作”和“优秀实践”双重属性。无论是历史意义、人文价值、经济价值还是社会影响都非常巨大,它将进一步发扬光大,并传承下去。
南京地区广大民众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家庭美满、天下太平,在秦淮灯会时通过扎灯、张灯、赏灯、玩灯、闹灯等诸种形式,不断地营造出“万星烂天衢,广庭翻人潮”的美好意境,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与生活追求。与此相辉映的其他民间文化艺术门类如南京剪纸、空竹、绳结、雕刻、皮影、兽舞、秧歌、踩高跷等也随之得到迅速发展,进而对中国其他地区的民间文化和民俗活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