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
近期批准建市的云南蒙自,是云南省红河州的州府。这里有过桥米线等名优特产,也有2008年成为奥运会专用果品,获得北京奥运会推荐果品南方组一等奖;2010年10月由中国园艺学会石榴分会在全国优质石榴产品评选中荣获金奖的蒙自石榴。
蒙自石榴的传说
石榴树高一、二丈不等,叶狭长,一般农历五月开花,民间俗称农历五月是榴月。又因五月盛开的石榴花,大多艳红热烈,有着火一般的光辉,所以有诗云“五月榴花红似火”,许多乡村女子,都喜欢将榴花插于云鬓,为其女性风姿增娇添艳。也有黄白浅红诸色,或红花白边和白花红边的,因其少则更显名贵。石榴花有单、复瓣之别,单瓣结实,复瓣不结。石榴花的花神传说是钟馗,五月是疾病最容易流行的季节。于是,民间传说的“鬼王”钟馗,便成为人们信仰的主要对象。生前性情十分暴烈正直的钟馗,死后更誓言除尽天下妖魔鬼怪。其嫉恶如仇的火样性格,恰如石榴迎火而出的刚烈性秉性。因此,人们就把能驱鬼除恶的钟馗视为石榴花的花神。
古书中石榴有两个神话记载。一说闽县东山有榴花洞,唐代永泰年间,有樵夫蓝超遇白鹿一头,一路追赶,渡水进石门,先窄后宽,内有鸡犬人家,一老叟对他说:“我是避秦人,您能不能留在这里?”蓝回说且回去诀别了家人再来,于是老叟给了他一枝石榴花,兴辞而出,好似梦境一样;后来再去,竟不知所在。这个传说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有些相似。另一传说是唐代天宝年间,有个叫崔元徽的处士,春夜遇见女伴十多人,一穿绿衣的自称姓杨,有个身穿红色的石家女名叫阿香,还有个封家女叫十八姨的,女伴们饮酒歌唱,十八姨举止轻佻,举杯时泼翻了酒陶罐,染了阿香裙摆一片,姑娘忽然羞绯如云,作色而起,飘逸飞去,留下一个椭圆实物……后来,人们把她的子粒载培种植,长成了而今我们所尝到的石榴。这个故事虽不算太曲折,但却使石榴的来历充满了美丽的情趣和色彩,十分耐人寻味。
“榴开百子”传说
相传齐国安德王刚过16岁,文宣帝便忙着为他娶媳妇,相中的对象是皇后李氏娘家的一个侄女。文宣帝代安德王父亲,带着一大群官员去李家相亲。酒过三巡以后,新娘李妃的母亲宋氏亲自端了一个果盘,恭恭敬敬地跪献到皇帝的案上,果盘里,放着两只大石榴。皇帝拿起石榴,反复观看,不知何意。此时,皇太子的老师魏收博学多才,解释说石榴丰硕多子,而且包埋房中。王妃的母亲荐献石榴,是期望他多子多孙,金枝繁盛。皇帝听后大喜,同大家一起举杯痛饮。从此以后,订婚下聘或迎娶送嫁时互赠石榴的风俗就在民间广泛流传,绘入吉祥图案,或民间常以石榴为材剪纸贴在花窗上,称作“榴开百子”。常见的“榴开百子”图,一种是裂开的石榴果连着枝叶;另一种是群婴嬉戏于开口露籽的石榴旁;或以石榴花果为周边装饰,表达人们对石榴的热爱。
“榴花源”传说
传说闽县东山有榴花洞,唐代永泰年间,有个樵夫叫蓝超,遇见一头白鹿,一直追到榴花河口。洞门极窄,进入深处,豁然开朗,内有鸡犬人家。蓝超见一老翁,说是避秦时难来到此地,并劝他也留下,蓝超说回去辞别妻子再来,老翁临别时赠予石榴花一枝。蓝超出来后像是做了一场梦,不久再欲前往,但已不知洞在哪里。这个故事颇类似陶渊明作的《桃花源记》,虽说如此,却也表明古人心目中也许因爱石榴而想塑造一个“榴花源”式的理想境界。
蒙自石榴的未来
石榴源记毕竟是传说,崔士艳遇也只作南柯一梦。但现代的人们穿梭在钢筋水泥的牢笼里,呼吸着充满金钱和利益的空气,快节奏和高压力折腾得人类精疲力竭焦头烂额——于是,人们开始向往和追求复归自然,渴望能够重新回到桃花源般的那份清纯与恬静。我想,这正是诸多农业绿色产业蓬勃发展的一种强力催化剂。
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的蒙自人迅速嗅到了这股商机,蒙自石榴产业经过多年发展,截止2009年全市种植石榴12万亩,总产量13.64万吨,实现产值3.657亿元。2009年11月《蒙自30万亩石榴生产基地建设规划》通过专家评审,规划针对石榴产业存在的问题,从优化品种结构、调整生产布局、加强科技推广、提高果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提高组织化程度等多个方面展开论述,为蒙自石榴“度身订造”的发展规划。按照规划,实行划片区分步种植战略,2015年全市石榴种植面积将发展到30万亩左右。从市场角度来看,伴随着生产和物流管理的完善,蒙自石榴的触角开始往省外乃至国外延伸,石榴成为蒙自继过桥米线之后的又一“金名片”——在大宗物品进出口清单内有它的身影;在形象宣传片背景上有它的英姿;在虚拟网络购物空间,蒙自石榴更是活跃在大众点击率排行榜的前列。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蒙自石榴能够出现在更高级别的场合,向世人展现她穿越千年霜染而经久不败的独特风骚,赢得更多的垂青与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