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丹霞梧桐

丹霞梧桐是丹霞地貌的特有物种。丹霞梧桐为小乔木,高5-10米,树皮黑褐色,嫩枝圆柱形, 青绿色,无毛,叶近圆形,薄革质,两面均无毛,基出脉5~7条,两面凸起。它只生长在土壤瘠薄的红色砂岩石上,树形美丽,生长迅速,萌蘖力强;丹霞梧桐植株高大,花色嫩紫绚丽,很适合培育为庭院观赏树木、道路绿化树种和造林的先锋树种。丹霞梧桐已被定为国家珍稀濒危植物和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目录

形态特征

丹霞梧桐为小乔木,高5-10米,树皮黑褐色,嫩枝圆柱形,青绿色,无毛。叶近圆形,薄革质,两面均无毛,基出脉5~7条,两面凸起。开花期为每年的5~6月;花排成顶生的圆锥花序,长达20-30厘米,具多朵花,密被黄色星状柔毛,花朵紫红色,有雌雄之分;花萼5浅裂,萼片线状长椭圆形,长约1厘米;雄花的花药集生在雄蕊柄顶端,雌花的子房近球形,密被星状柔毛。果为瞢荚果,在成熟前开裂,卵状披针形,每瞢荚果有种子2-3颗;种子圆球形,淡黄褐色。

丹霞梧桐主要分布在岩壁的石缝中及山谷的浅土层中,多有小石积、金针花、还魂草、石蒜等伴生植物。由于受分布区狭小、人为破坏等因素的影响,现存株数不多,1987年在丹霞山初次发现时,数量还不到100株,处于濒危状态。

丹霞梧桐耐干旱、耐瘠薄,在石头缝里或者在有一点点土的岩壁上,它的根都能长得很牢固并且枝叶也很茂盛,颇有些近似松树的风骨。

每年五六月份,丹霞梧桐花成片开放,美艳如画,但是由于丹霞梧桐植株十分稀少,即使在丹霞山也不是随处都能看到这一胜景,游人若到丹霞山旅游,不妨留意观赏这种珍稀植物,当地风景区在长老峰东侧崖壁上专设了观景台,方便游客观赏。长老峰景区是狭义的丹霞山主峰,也是丹霞山风景区最早开发的游览区之一,此区的气候和土壤有典型的丹霞特征,也是适合丹霞梧桐生长的最佳天然环境,因此形成了成片的植物群落景观。

分布范围

丹霞梧桐是梧桐科梧桐属,特产于韶关仁化丹霞山自然保护区境内,主要分布在岩壁及山谷的浅土层中。因为它最初就是在丹霞山被发现的,目前也仅在丹霞地貌有分布,其名来源于此。

作为世界自然遗产的丹霞山,不仅有奇特的自然风光,还有丰富的森林生态资源及多种珍稀植物,其中丹霞地貌特有植物种类8种,珍稀濒危国家重点保护植物9种。这些植物中尤以丹霞梧桐最有名,最抢眼,也最为珍贵。

至于为什么丹霞梧桐只分布在丹霞地貌上,目前还没有权威一致的定论。丹霞梧桐的生境跟丹霞山的气候、土壤以及丹霞地貌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土壤。丹霞山位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土壤属于红壤,年均气温19.6℃,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水量1660.5毫米,有利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保护区内生物的原始性和多样性均被人们保持得很好,人为干扰和破坏较少,也为丹霞梧桐的生长提供了保障。另外,丹霞地貌对丹霞梧桐的生长也应该是有一定的作用和影响。

主要价值

丹霞梧桐植株高大,花色嫩紫绚丽,很适合培育为庭院观赏树木、道路绿化树种和造林的先锋树种。有关专家一直在研究,希望能够将丹霞梧桐引出深山,走进寻常百姓家。中山大学及华南植物园的专家教授多次在丹霞山采集土壤,进行分子分式的测量,以破解丹霞梧桐只生在在丹霞山的谜题。另外,仁化县林业技术人员在丹霞山采得丹霞梧桐的种子,经过发芽处理,再用丹霞山的泥土来育苗,通过精心培育,第一批200多株丹霞梧桐长势良好。相关技术人员介绍,他们这次把苗种在土层相对比较厚的山上而不是种在岩石上,就是想试验丹霞梧桐在这种环境下的生长状况,以便今后更好地培育丹霞梧桐,使之在丹霞山的种群能进一步扩大,甚至走入城乡郊野。

最新发现

一直被认为全球仅在韶关丹霞山生长的植物——14年“丹霞梧桐”首次在南雄市全安镇苍石寨被发现,此重大发现改写了丹霞梧桐的分布图谱。日前,记者在发现者钟平生的带领下,近距离观赏了这种中国独有的植物。钟平生是南雄市青嶂山自然保护区的一名林业技术工作者。去年5月,钟平生在野外调查回城途中,“途经苍石寨附近时,突然发现了道路两边裸露的岩壁上分布着几棵从来没见过的奇怪植物,而且还开着紫色的花,格外显眼。”钟平生发现,“怪树”有着黑褐色的外皮,树根牢牢地扎在石头缝中。细心的钟平生马上将“怪树”拍照取证。经过比对专业资料后钟平生又惊又喜:“这不就是濒危植物丹霞梧桐吗?”为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他又将资料发送给了华南植物园的相关专家,最终确认苍石寨的这几棵“怪树”就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丹霞梧桐。

苍石寨离丹霞山上百公里,丹霞梧桐怎么会出现在此?钟平生到仁化丹霞梧桐生长的地方考察后告诉记者,因为苍石寨1万多亩的山地也是丹霞地貌,其红色沙砾岩层与丹霞山完全一致,土壤也属于红壤,为这种珍贵植物营造了生存环境。经调查,苍石寨发现的丹霞梧桐有20多株,最大的胸径有30厘米,最小的也有五六厘米。

词条所在榜单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