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近园

常州近园又名静园、恽家花园,是一处兴建于清朝的乾陵年间的古典园林建筑,坐落在江苏省常州市长生巷的常州宾馆之内,是江南地区具清初明末风格的。近园南北长80米,东西宽64米,虽只不过区区数亩的面积,然则构思奇巧,穷尽画理,山峦花径,楚楚可人,更似惹人喜爱的小盆景,浓缩了明清时期园林建筑的精华所在。
所在地/隶属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长生巷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第七批(清朝)
所在地/隶属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长生巷
目录

简介

常州近园又名静园、恽家花园,兴建于清朝的乾陵年间,坐落在常州市长生巷的常州宾馆之内,是江南地区具清初明末风格的古典园林建筑。

近园南北长80米,东西宽64米,虽只不过区区数亩的面积,然则构思奇巧,穷尽画理,山峦花径,楚楚可人,更似惹人喜爱的小盆景,浓缩了明清园林的精华所在。

常州近园中的山水花木,亭台楼榭,精细而雅致,处处体现了“淡语皆有味”的意境。再看其园林的造景,格局不俗,质朴大方。近园的亭台楼阕等建筑,大多环山绕水,错落有致,非常注重比例的适度。其北面的“西野草堂”傍水而建,是主人宴请宾客之地。西南方向有“天香阁”、“安乐窝”以及临池水的“得月轩”。再向北行便是“秋水亭”,一路下去是“虚舟”、“容膝居”、小径往还,清幽自然,极负“远山近水自成趣”的意境。东侧廊墙内嵌有名人书条石30副。近园现已辟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5月由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原系明布政使恽厥初别业,称"东园",清康熙十一年(1672)典于里人杨兆鲁(顺治九年进士,历官至福建延平道按察副使),经营5年,"近乎似园,故名近园"。

杨曾邀请著名画家恽南田、王石谷、笪重光等雅集园内,杨作《近园记》,王作《近园图》,恽书石,笪为之题跋。现题记与跋残碑仍留园中。同治初园易主,光绪初归恽氏,改名"复园"、"静园",俗称恽家花园。

有"西野草堂"、"见一亭"、"天香阁"、"安乐窝"、"得月轩"、"秋爽亭"、"虚舟"、"容膝居"、"三梧亭"、"垂纶洞"等景点,东侧廊壁嵌有明清名人书条石30块。园内有假山、池水、花草树木和小亭、石桥,具有江南古典园林特色。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近园兴衰史

时任江西提学的清顺治年间进士杨兆鲁,在外为官多年,终于,敌不住风雨和年事,于康熙六年(1667年)因病还乡。

龙城书院注经堂后有废地六七亩,还乡的杨兆鲁看中了这方宝地,于是买下废地建园筑宅,凿池堆山。历时五年,已“近乎园”,主人故将此园谓之“近园”。

常州人在造园中历来不肆张扬。在私家园林中,有六七亩地,数十间房,已不是“近乎园”的概念,而是确确实实拥有一园之胜,寻常百姓不可多见。主人在园内开凿鉴池,池周环以亭、台、楼、轩,池北建有“西野草堂”,坐北朝南,备以奇草异木,这里成为主人迎来送往的重要场所。

从造园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主人归隐后的意境:园之中央为全园高处,周围环水,堆置假山,筑亭一座,名“见一亭”;左有层楼“天香阁”,右有书斋“安乐窝”;临池有“得月轩”,园西有“秋水亭”。回廊匝绕,过“虚舟”可入“容膝居”;过小桥可达“三梧亭”,亭下有“垂纶洞”。西南辟有菊圃,圃前筑以“四松轩”,轩左建有“欲语阁”,园内栽种树木数百株……如此近园,给人以城中山林、会稽兰亭之感。

杨兆鲁筑园,一方面是为了告老还乡后图个悠闲生活,另一方面是为了寄托自己的一番情怀。园成以后,杨兆鲁便邀王石谷、恽南田、笪重光等书画名家在园中雅聚,作画题诗。杨兆鲁自撰《近园记》,王石谷作《近园图》,笪重光题跋。清初书画巨子相聚常郡,可谓盛事,一度成为州人佳话。

世事盛极必有衰。清同治初,近园已归士绅刘云樵所有。至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邑人恽彦琦又以6万两银从刘家购得,经恽氏修葺后改称“静园”,时人又称“恽家花园”。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