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于同隐

于同隐(1917年8月6日~2017年2月6日),江苏无锡人。复旦大学高分子专业的创建人和学术带头人、教授、高分子科学家和化学教育家。历任浙江大学教授,复旦大学教授、材料科学研究所所长,《化学世界》杂志副主编。从事高分子粘弹性和高分子合金研究。1984年领导研制成功微孔聚丙烯中空纤维人工肺。著有《高分子粘弹性》。发表论文60余篇。
中文名
于同隐
出生日期
1917年08月06日
性别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江苏无锡
星座
狮子座
生肖
毕业院校
浙江大学化学系
去世日期
2017年02月06日
职业职位
教授
代表作品
高分子粘弹性,高分子粘弹性
目录

人物简介

1917年8月6日出生于江苏无锡,193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并获学士学位,1951年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并获获博士学位,1951年回国后在浙江大学任教。1952年院系调整后,到上海任复旦大学教授,先后出任复旦大学化学系高分子教研室主任、高分子研究所副所长、材料科学研究所所长、高分子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等。曾任中国化学会第20、21届理事会理事,中国高分子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化学学报》、《高分子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ProgressinPolymerScience等期刊的编委,《化学世界》副主编、主编。

长期从事有机化学教学与科研工作。

主要经历

1917年8月6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

193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在重庆兵工署材料研究所工作。

1943-1946年任浙江大学助教和讲师。

1947-1950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任密西根大学研究助理。

1951年任浙江大学教授。

1952年任复旦大学教授。

1955年任复旦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

1958年任复旦大学化学系高分子研究所副所长。

1960年任复旦大学化学系高分子教研室主任。

1978-1986年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届、二十一届理事会理事。

1982年任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所长。

1987年受聘中国纺织大学(今东华大学)任兼职教授。

于同隐1917年8月6日生于江苏无锡,1934年考取浙江大学化学系。抗战爆发后,他随校内迁,1938年毕业。毕业后在兵工署材料研究所工作,鉴于国民党政治腐败,1943年回到浙江大学任助教和讲师,1946年考取公费留美,1947-1950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的成绩,在200名研究生中名列前茅,获得博士学位,并被推选参加荣誉化学会。1950年任密西根大学研究助理,随着国内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他与一部分志同道合的同学,组成中国留美科学工作者协会密西根大学分会,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宣传活动,使更多的中国留学生正确认识祖国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7年2月6日,于同隐教授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主要作品

主要论文

(一)有机合成反应

[1]WangAbelB,YuTung-Yin,KaoShan-Chuen.SulfanilamideDerivatives.I.2-Sulfanilamido-6-benzothiazolesulfonicAcidanditsDerivatives[D],化学学报(JournaloftheChineseChemicalSociety(Peking)),1948(15):208-214.

[2]SmithPeterA.S,YuTung-Yin.SomeSynthesesofCompoundsRelatedtoJulolidine[D].Journal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1952(74):1096-1098.

[3]SmithPeterA.S,YuTung-Yin.PreparationandPropertiesofSomeSubstitutedJulolidines[D].JournalofOrganicChemistry,1952(17):1281-1290.

[4]于同隐,叶锦镛.硝基苯甲醛的交叉Cannizzaro反应[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56,2:165-166.

[5]于同隐,徐凌云,吴世晖.硅有机化合物I.应用Wurtz反应合成四芳基硅烷[J].化学学报,1958,24:170-173.

[6]于同隐,贾韵仪.3,beta-二硝基苯乙烯和胺的加成反应[J].化学学报,1959,25(6):417-419.

[7]于同隐,崔惠卿,黄鸣玉.alpha-甲基-beta-烃基六氢吡啶的合成[J].化学学报,1959,24(3):146-151.

[8]吴世晖,于同隐.硅有机化合物II.四(对甲苯基)硅烷的反应[J].化学学报,1959,25:289-291.

[9]林子森,吴世晖,徐凌云,于同隐.硅有机化合物III.对(三甲硅基)甲苯的衍生物[J].化学学报,1960,26(1):7-10.

[10]王季陶,张中权,包银鸿,于同隐.硅、钛有机化合物间官能基交换反应[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0,1:113-120.

[11]于同隐,章道道.硅有机化合物IV含硅苯甲酸的离解常数[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3,8(4):479-482.

[12]XuLinxiao,TaoFenggang,YuTongyin.GenerationofCyclopropylidenesfromGem-dihalopropanesunderUltrasonicIrradiation[J].TetrahedronLetters,1985,26(35):4331-4334.

[13]许临晓,陶凤岗,于同隐.超声波作用下偕二卤环丙烷与金属反应产生的三员环卡宾的捕获[J].自然杂志,1986,9(4):315-316.

[14]许临晓,陶凤岗,于同隐.超声波作用下丙二烯和双环丁二烷衍生物的合成[J].化学学报,1986,44(11):1134-1138.

[15]许临晓,陶凤岗,于同隐,葛明陶,陈士明.自卤仿产生二卤卡宾的单电子转移过程[J].化学学报,1987,45(4):415-417.

[16]许临晓,于同隐,陶凤岗,吴世晖.超声波作用下偕二卤环丙烷与金属反应机理的探讨[J].中国科学B辑,1988,2:113-121.

[17]许临晓,陶凤岗,于同隐.超声波作用下芳基叔膦的断裂反应[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8,9(1):36-40.

[18]许临晓,陶凤岗,于同隐.超声辐射与相转移催化结合方法产生二氯卡宾[J].化学学报,1988,46(4):340-344.

[19]许临晓,陶凤岗,于同隐.二溴卡宾产生方法的改进[J].化学学报,1988,46(6):608-611.

[20]许临晓,陶凤岗,沈晓航,于同隐.苯并噻唑嗡盐催化合成1,4—二羰基化合物[J].化学学报,1988,46(7):663-668.

[21]许临晓,陶凤岗,孙国洲,于同隐.高分子负载苯并噻唑嗡盐的制备及其催化反应[J].化学学报,1988,46(7):706-710.

[22]XuLinxiao,YuTongyin,TaoFenggang,WuShihui.AnApproachtotheReactionMechanismofGem-dihalocyclopropanes.ScienceinChina,SeriesB(EnglishEdition),1988,31(8):897-908.

[23]XuLinxiao,TaoFenggang,ShenXiaohang,YuTongyin.AReapproachtotheGenerationandReactionMechanismofCyclopropylidines.ActaChimicaSinica(EnglishEdition),1989,(3):240-247.

(二)高分子聚合反应及理论

[24]于同隐,王立惠,卜海山,李海晟,赵燕来.甲基丙烯酸甲酯光引发聚合中的初级自由基终止效应[J].高分子通讯,1980,1:10-15.

[25]于同隐,杨玉良,戚念华,孙猛.烯类单体在自由基加聚反应中链增长过程的分子轨道理论[J].科学通报,1982,27(3):150-152.

[26]于同隐,姜传渔,府寿宽,徐瑞云.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缩聚反应动力学研究[J].合成纤维.1982,5:3-9.

[27]YuTongyin,YangYuliang,QiNianhua,SunMeng.MolecularOrbitalTheoryofChainPropagationinFree-radicalAdditionPolymerizationofVinylMonomers.ChineseScienceBulletin,1982,11:43-46.

[28]杨玉良,孙猛,戚念华,于同隐.线性缩聚物分子量分布的MonteCarlo模拟[J].分子科学与化学研究,1983,3(1):93-98.

[29]于同隐,李善君,府寿宽,纪才圭.聚苯撑醚砜缩聚过程的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4,5(6):895-900.

[30]YuTongyin,FuShoukuan,LiShanjun,JiCaigui,ChengWeizhuang.PolycondensationKineticsofPoly(phenyleneethersulfone)[J].Polymer,1984,25(9):1363-1366.

[31]于同隐,卜海山,金毅敏,陈建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酰氯法固态聚合[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25(4):361-368.

[32]杨玉良,孙猛,戚念华,于同隐.缩聚产物分子量分布的MonteCarlo模拟——利用缩聚反应合成窄分布缩聚物的一种可能方法[J].科学通报,1986,31(23):1798-1801.

[33]YuTongyin,FuShoukuan,JiangChuanyu,ChengWeizhuang,XuRuiyun.PolycondensationKineticsof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andPoly(butyleneterephthalate)[J].Polymer,1986,27(7):1111-1114.

[34]杨玉良,于同隐,唐敖庆.AB分批投入的AB,B型缩聚产物的分子量分布[J].中国科学B辑,1988,(4):35-41.

[35]YangYuliang,SunMeng,QiNianhua,YuTongyin.MonteCarloSimulationofMolecularWeightDistributionofCondensationPolymers[J].KexueTongbao(ForeignLanguageEdition),1988,33(2):123-127.

[36]万洪和,白峰,骆德莘,府寿宽,于同隐.苯乙烯种子乳液聚合的动力学[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29(4):458-465.

[37]童伟达,杨玉良,孙猛,于同隐.聚合反应中非等活性初级自由基的终止问题[J].高分子学报,1990,(5):76-82.

[38]万洪和,骆德莘,府寿宽,于同隐.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2-乙基己酯种子乳液聚合的动力学[门.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30(1):8-18.

[39]蔡再生,孙铠,于同隐.IR研究聚氨酯预聚反应的活化能[J].功能高分子学报,1995,8(4):475-479.

[40]WangQun,ShaoZhengzhong,YuTongyin.TheSynthesisandCharacterizationofPolyethyleneSuccinamide(polyamide24)[J].PolymerBulletin(Berlin),1996,36(6):659-665.

[41]王群,邵正中,于同隐.聚酰胺46的合成与结构研究1.合成条件对产物分子量的影响[J].功能高分子学报,1997,10(1):72-78.

[42]王群,邵正中,于同隐.聚酰胺-46的合成和结构研究(II)——产物的基本表征和结构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7,18(4):628—632.

贡献影响

五十余年来,于同隐在教学以外,长期从事高分子化学和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学术上突出的成就是开发了对生产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的不等活性缩聚动力学这一新领域,和以高分子硬弹性的理论研究为基础,研制了取得重大社会效益的人工肺。

其他信息

爱国情怀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1951年于同隐和爱人蔡淑莲冲破重重困难,从美国回国,回国后在浙江大学任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于同隐从杭州来到上海任复旦大学教授,在有机化学教研室工作,后来为配合全国各地的建设,国家决定从复旦大学抽调部分教师支援兰州大学等兄弟院校,有机化学教研室的大部分教授和一部分中年骨干教师被调走,以致造成有些课程停开的局面。这时于同隐出任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在此较困难的条件下,他一方面培养青年教师,一方面整顿和建设实验室,编写了《有机化学》、《有机结构理论》等教材,翻译了《有机化学教程习题》。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开出了有机化学教研室承担的全部课程,以后又带领中青年教师逐步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研究工作

这一时期于同隐的主要研究工作是通过孚兹(Wurtz)反应合成芳基硅烷,如四(对甲苯基)硅烷等,并针对芳基—硅烷容易断裂等问题,成功地进行了它们的硝化、溴化和氧化反应。用硝酸铜和乙酸酐在室温条件下硝化得到三(对甲基间硝基苯基)对甲苯基硅烷,产率接近定量;用N-溴代丁二酰亚胺溴化时,生成三(对溴甲基苯)溴硅烷,水解得出相应的硅醇,其中的溴甲基经索美勒(Sommelet)反应生成醛基;用铬酸酐和乙酸酐氧化时得出四(对羧苯基)硅烷。从对(三甲硅基)甲苯开始,将甲苯基中的甲基溴化成溴甲基,从而制得对(三甲基硅基)苄基取代的乙酰乙酸乙酯等,应用索美勒反应制得醛;将对(三甲硅基)甲苯氧化成相应的羧酸后,用亚硫酰氯和氨水处理,得到对(三甲硅基)苯甲酰,在用亚硫酰氯处理时,克服了硅—碳键的断裂现象。

1958年根据国家迫切需要发展高分子工业的需要,于同隐受命筹建化学系高分子研究所和高分子教研室,一般人往往认为高分子和有机化学差不多,于同隐早就认识到高分子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作为一个教学和科研单位,仅仅只有接近于有机合成的高分子合成是不够的,必须还有高分子物理化学、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工艺才是完整的教学和科研体系。但在那时教研室内连高分子化学都是新鲜的名词,更缺乏高分子物理。于同隐虽然学的是有机化学,为了事业的发展,决心带头去搞高分子物理。经过几年的努力,制造和购置了部分仪器,结合实际选定了课题,在出产品的同时,写出了论文,培养了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也充实了教学内容,自力更生地建成了比较完整的高分子教研室。

学术交流

于同隐深谋远虑地认识到,从国家利益,从今后长远、稳定的发展考虑,加速培养中青年一代是当务之急,因而把培养中青年教师和科研人员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倾注了大量心血。他针对每个教师的业务情况,因人而异提出不同要求,有的放矢地进行培养。他倡导每星期二下午为教研室的固定学术活动时间,要求每个教师轮流做专题报告,介绍高分子学科的新发展,并开展讨论。他不惜花费时间亲自组织、指导,帮助中青年教师定题,提供参考资料。为尽快赶上国际先进水平,于同隐利用他在国际学术界的联系,有计划地派出人员去美、英、西德各国的著名高分子研究单位,在高分子合成、高分子物理、膜科学、核磁表征、高分子结晶等方面进修、研究,并邀请各国著名高分子科学家来校讲学,从而建立起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关系。

在整顿教学的过程中,于同隐有意识地把中青年教师推上第一线,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他鼓励几位中年教师为研究生开课,为他们提供参考书目,一起讨论教学大纲,耐心指导,亲自听课。他组织教师编写《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实验技术》等教材,以提高课程质量。这些教材后来为不少院校所采用。教研室在翻译国外专著如《大分子》等书籍时,于同隐也从培养人的角度出发,让室内20位教师参加,他担任总审校。有些教师从未搞过翻译,问题不少,给总审校增添了不少困难,但他对此毫无怨言。

培养人才

在培养中青年教师方面,于同隐踏实细致,殚精竭虑,提掖后进,甘为人梯。加之他平时谦虚诚恳,平易近人,赢得了广大教师的尊敬和爱戴。1982年,复旦大学根据需要成立材料科学研究所,于同隐出任所长。在此前后,高分子实验室进行了整顿和重建,大规模地更新了仪器设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并接近国外的先进水平。在人才培养和设备更新的基础上,自70年代末组织起较高水平的高分子科研工作。仅就80年代统计,在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两方面,获国家、部委、省市级科技成果奖的项目就有20余项,刊物上发表论文约200篇。

于同隐从事教育、化学工作50余年,在复旦大学创建了在国内外有较高声誉的高分子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他是高分子化学专业的博士导师、博士后研究站站长,由他指导毕业的硕士生有30余名,取得博士学位的有10余名;在读博士生8名;博士后研究人员2名。在培养研究生的工作中,于同隐充分发扬学术民主,鼓励并放手让青年人去闯,这对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成长很有好处。他培养出来的学生中不少人已经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有的已崭露头角。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