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平安帖

《平安帖》,是王羲之的书法精品力作,曾被乾隆帝盛誉可以媲美“三希堂”瑰宝,《平安帖》可称顶级藏品,《平安帖》最早见于《宣和书谱》著录,四行,四十一字。中国嘉德2010年秋拍夜场上,备受关注的书圣王羲之的草书《平安帖》拍出了3.08亿元的高价。
目录

简介

【名称】平安帖

【摹临】宋代

【材质】绢本墨迹

【规格】纵24.5厘米,横13.8厘米,共4行,41字。

草书《平安帖》因隔水上标题“晋右将军会稽内史王羲之平安帖”而名。绢本墨迹本《平安帖》与北宋《绛帖》法帖第六收刻的《告姜道帖》前半部分内容相同。《告姜道帖》九行七十四字,墨迹本《平安帖》四行四十字。徐邦达在所著《古书画伪讹考辨》一书中认为是南宋勾摹本。金运昌在《管窥草书〈平安帖〉》一文中则认为是北宋王诜临本。

释文

原文:十二月六日。告姜道等。岁忽终。感叹情深。念汝不可往。得去十月书。知姜等平安。寿故不平。复悬心。顷异寒。大意:十二月六日,告姜道等诸人,岁月如逝,转眼又快要到年终了,深为感叹。我很想念你们,但又不能前往见你们。收到你们去年十月的来信,知道、姜等人的近况尚好,只是寿的旧病尚未恢复,令我十分担忧。最近天气异常寒冷。

刻录

刻帖:与墨迹本草书《平安帖》前四行内容相同的草书《告姜道帖》,首见于北宋潘师旦的《绛帖》中。

收刻王羲之的《告姜道帖》,共九行,七十四字;对比刻帖,绢本墨迹草书《平安帖》只留有前四行计四十一个字。南宋《澄清堂帖》亦刻录。草书《平安帖》刻于明代文征明的《停云馆帖》中,草书《平安帖》刻于第四卷,有《平安帖》四行,即从绢本摹出,尺寸大小相同。之后帖石由长洲文氏先后转归寒山赵氏、武进刘氏、常熟钱氏、镇洋毕氏、桐乡冯氏等。逮至晚明,董其昌刻《戏鸿堂帖》,据澄清堂本摹勒了《告姜道帖》。稍后的陈瓛刻《玉烟堂帖》亦然。著录:北宋《宣和书谱》对于《平安帖》的记载只有目录。《宣和书谱》中记录的王羲之帖被分为行书和草书两类。两类中都有《平安帖》。纸本行书《平安帖》摹搨墨迹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与草书《平安帖》内容不同。清代乾隆得到《平安帖》后,将其著录于《石渠宝笈》,并题赞“可亚《时晴帖》”。之后各种影印王羲之法书图录中皆未见此帖。

收藏

草书《平安帖》在元代为柯九思收藏,在绢面左右及宋绫隔水的骑缝上盖有他多方收藏印。明初收藏于李锦之手,之后为文徵明所得,1541年(明嘉靖二十年)文氏父子将其刻入《停云馆法帖》卷四,被文氏认定为唐人所摹。文徵明又将《平安帖》传与长子文彭。后被明代朱忠僖、王世懋、孙鑛等收藏。明末藏于安徽歙县收藏家吴琮生处。清初分别藏于曹溶、李宗孔及梁清标家,梁清标去世时被收入清内府。

拍卖

2010年11月2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嘉德2010秋季拍卖会“秋光万华――清代宫廷艺术集粹”拍卖。绢本墨迹草书《平安帖》以三亿零八百万元人民币成交。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