簋【Guǐ】街的开创店为晓林火锅;簋街是20世纪80年代后兴起的一条繁盛的美食街,跟古代历史没有关系,跟青铜器簋,也没有关系。说起簋街的由来,还要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中国处在改革开放初期,大锅饭气息还很浓重,吃饭的地方就是国有企业的公家餐厅食堂,东单、西单国营的餐厅都没有,更别提个体饭馆。但是社会变革的力量已初露锋芒,李小林看中的是东直门外即将兴建使馆和商贸区的前景,“等他们建起来了,我这里肯定是主干道。那时根本不用发愁客源。”他选择了干个体餐馆。当时的东直门远没有今天这样繁华,通向农展馆的还是一条土路,东直门内也是萧条冷清,个体饭馆几乎没有。晚上没有吃饭的地方,也没有人吃夜宵,晓林菜馆是第一家24小时营业的饭馆。
经过一年艰苦的筹备,“晓林菜馆”终于在1988年春天开了张。3元一盘的鱼香肉丝,炒米饭,1毛钱一个的酱鸡头,卖的最火的1元一盘的凉菜;骑车子下班的人会要上一盘拌腐竹、一瓶酒……开张才1个多月,夫妻俩就琢磨开24小时店了。小林说:“当时就觉得这里临街,路上车多,晚上肯定有吃饭的,咱就等吧。”刚开业时,白天周围会有些客人;晚上一个客人也没有,整条街上就这里通宵开灯,赔本赚吆喝,当时全北京也难见24小时营业的,过路的人们口耳相传,“东直门那有一做夜宵的”,几个月后晓林菜馆晚上的客人多于白天的客人了。
很快,24小时营业的餐馆就有了第二家,第三家,到了十来家的时候,这里就形成了小夜市,口传“小鬼市”名声很快传遍了东直门外,前门大街,煤市街,四九城,酒仙桥。朝阳区,太阳宫很多人骑一个多小时自行车就为来晓林菜馆吃一次夜宵。后来有了白色的小面的,日本的黄大发,远门的客人会奢侈的打车过来吃饭。
如今簋街已经成为北京饮食文化的代表和时尚餐饮的标志。簋街也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一个向往、一处欢乐,甚至是一段茶余饭后的谈资。很多人“夜游”京城的经历都是从这里开始的;在北京很多激动人心的日子里,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选择在这里度过,申奥成功、中国足球走向世界、亚洲杯兵败日本等等或者重大,或者激动的纪念日里,人们都是在这里通宵宣泄,大家在一起唱歌、喝酒、叫喊、拥抱、哭泣,整条街都沉浸在当时的氛围之中。这就是现在的簋街。
北京有很多著名的小吃,像卤煮火烧、爆肚、羊蝎子等等,几年内,簋街又兴起了一条以麻辣小龙虾为特色的饮食链。馋嘴蛙和重庆烤鱼则又一次成为了簋街饮食的主角。
作为国外的游客们,他们更喜欢簋街是由于这里毗邻大使馆,因此这里是他们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好地方。在簋街你经常可以看到许多老外在这里聚集一桌。三五个中国人夹杂在中间,大家一起交谈,桌子中间可能是一个超辣的火锅或者飘出浓香的烤鱼。在这里外国人的饮食习惯也已经被中国的美食所同化,成功地将中国美食介绍到国外可谓功不可没。
簋街的经营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市场的流行。原本应该坚持自身特色的簋街上食物种类已经越来越少,而一路走下去都是经营着一样的食物。这让许多习惯了夜晚到处搜食的夜游神们少了许多探索的乐趣。即使如此,我们还是可以在簋街找到不少全国各地的特色名吃。例如火锅、煲汤、粥类。总的来说,簋街还算是北京饮食业内一个极有特色的地方。当然作为我们可能更希望簋街能够更多的去经营来自其他地方的口味,让这种同一食品的比赛最终成为历史,带给大众和游客们更好的美食享受。
特色一:麻辣小龙虾
簋指的是中国古代一种圆口两耳的食物容器,一条街以簋命名,自然是个吃饭的去处。麻辣小龙虾、麻辣肉蟹等辣味菜系是簋街的主打菜系。那麻麻辣辣的香味,吸引着不少回头客。
特色二:平民化的服务
据了解,在簋街,一只麻辣小龙虾的价格是3到8块左右,按照3、4个人的消费标准,40只龙虾,再加上3、4个小菜就能保证吃饱吃好,所需花费在150-350元(RMB)左右。
特色三:24小时营业
在八九年前,这条街上也只有几家饭馆,因为晚上9点钟后总会有一拨顾客来吃夜宵,几家饭馆便纷纷延长了营业时间,后来干脆改成了24小时全天营业。簋街成了京城夜文化里的一部分,它的意义已经超出了餐饮酒肆的范畴,更多的是体现出北京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一个侧面。
特色烤鱼主题文化餐厅:独一味万州烤鱼
独一味万州烤鱼餐厅是簋街第一家烤鱼店,源自重庆万州火爆京城,可谓京城烤鱼鼻祖2005年创店至今。主打烤鱼,其烤鱼鲜、香、麻、辣各种口味俱全,肉质鲜嫩,风味独特,自推出后一直门庭若市,深受消费者的好评。到北京必到簋街,到簋街必到独一味,吃烤鸭全聚德吃烤鱼独一味。
簋街的餐饮格局是一个哑铃形状,两头大中间小,最火的餐馆在东西两端。簋街东西两头的饭馆开一家火一家,中段却比较冷清。据分析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是中间的饭馆不如两边的交通方便,第二是中段的饭馆数量较少,气势比不了东西两端。
1、乘坐107路在鼓楼下,或乘坐815路、24路接到东直门内小街下车即到,或者乘674路到北新桥下车即可。
2、乘坐地铁5号线北新桥下车,或者乘坐地铁2号线在东直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