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栖原西汉张安世家族墓地的考古发掘工作,从2008年8月至2011年,已历三载,收获丰硕、成绩显著。所发掘的墓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规模大、规格高,主从分明、序列整齐,时代自西汉中晚期延续至王莽时期。墓地核心区域是一平面略呈方形的墓园,由1座甲字形大墓、1座中型的夫人墓、6座从葬坑、高规格祠堂建筑(基址)以及4条兆沟构成。墓园周围陪葬十几座中、小型墓,与墓园一起构成凤栖原西汉家族墓地。截至目前,发掘清理各类遗迹共20余处,包括以墓园为核心的墓葬、从葬坑、祠堂、壕沟、道路、排水道等。出土各类器物3000余件(套),有金银饰件、青铜器、铁器(武器)、原始瓷器、陶器、陶武士俑、玉器、封泥、印玺以及漆、木、织物、皮革等。
2011年4月发掘的编号为M1的墓葬属于张安世墓园的陪葬墓之一,也就是张安世某一后代的夫人墓葬。据史书记载,张安世有三个儿子,其中小儿子过继给了兄长,另外两个儿子生活在他身边,张安世的二儿子张延寿被皇帝封侯。根据两座古墓的特殊位置,M1古墓的主人很可能为二儿子张延寿的夫人。由于种种偶然的原因,该墓葬是十四座墓葬中可能没有被盗的墓葬,其随葬品可能保留着放置时的状态。如果此墓没被盗,将会对列侯级别的葬制礼仪的研究提供重要信息。
2011年04月09日上午,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西汉大司马卫将军张安世家族墓中的M1墓已经开始发掘,根据4月8日下午的“内窥镜”探测,专家发现,墓内精美漆器花纹“有灵动感”,更令人欣喜的是,初步推断该墓室没有被盗过。
9点30分左右,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研究员们陆续将这座墓葬的封门砖依次取下,并且对这些砖进行了编号,这些封门没有像常规墓葬封门用灰浆连接,而是一块块砖摞上去的。打开封门之后发现这个耳室并不大,大概有一到两平米左右。耳室里面瘀土不多,基本没有被盗的痕迹,在耳室里可以清晰看到有两排五组十椭圆形的东西。在靠近封门的地方还有一个长方体的类似于木盒的漆器,色泽非常漂亮。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研究员介绍说,在一般汉墓当中都普遍葬有陶器,但在这个墓葬的耳室里面却没有发现陶器。专家对排列非常有序的这十个椭圆形的东西做了基本的推断,认为这很有可能是汉代的织物品,因为汉墓随葬品的排列会在耳室放一些墓葬主人生前用的东西,但是用的更为频繁的是比如首饰、容器之类的,可能会在主墓室。所以在耳室发现的随葬品规格可能要低一些,但是即便是在耳室里面漆器,也已经是当时老百姓不可能拥有的较为稀有和珍贵罕见的用品了。
外界(氧气含量)是21%,这里面只有19.3%,说明里面是缺痒状态。甲烷(含量)比外界要高很多。
经过现场测量,墓内气体中的甲烷含量是外界空气的1000倍,在这样的空气环境下开启墓门,很有可能造成甲烷中毒。初步检测这些墓室内空气样本中环存在大量的微生物,也将有待实验室的进一步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