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首页 趣闻 动物 蜂类 黑盾胡蜂

黑盾胡蜂

黑盾胡蜂最典型的特征是中胸背板全呈黑色,而腹部几乎全为黄色。黑盾胡蜂的毒性在大型胡蜂中排名靠后,大致与黄脚虎头蜂不相上下,但不管如何黑盾胡蜂都属危险蜂类,被其蛰伤后也绝不是闹着玩的,轻者疼痛难忍且被蛰处肿胀、瘙痒,重者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加速、头晕头痛等,最严重可能导致急性肾衰竭、休克甚至致人死亡。
中文学名
黑盾胡蜂
拉丁学名
Vespa bicolor
别称
洋鬼子,黄胡蜂
动物界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亚门
具颚亚门 Mandibulata
昆虫纲 Insecta
亚纲
有翅亚纲 Pterygota
膜翅目 Hymenoptera
亚目
细腰亚目 Apocrita
胡蜂科 Vespidae
亚科
胡蜂亚科
胡蜂属 Vespa
黑盾胡蜂
分布区域
中国,印度,越南,法国
目录

基本介绍

黑盾胡蜂主要分布在河北、陕西、四川、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印度,越南,法国。雌蜂体长约21毫米,头部宽略窄于胸部。两触角窝之间整个隆起,黄色,额沟不明显,布有棕色较长的毛,刻点浅细,除两复眼内缘凹陷及下侧为鲜黄色外,额部及颅顶部均为黑色。雄蜂:近似雌蜂。唇基端部无明显突起的两个齿;腹部7节。在田野和林间较为常见,寄生菜青虫、棉铃虫等。

生长与分布

河北、陕西、浙江、四川、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西藏;印度,越南,法国。

形态及特征

雌蜂:头部宽略窄于胸部。两触角窝之间整个隆起,黄色,额沟不明显,布有棕色较长的毛,刻点浅细,除两复眼内缘凹陷及下侧为鲜黄色外,额部及颅顶部均为黑色。刻点细密,布棕色较长毛,额部单眼区略凹陷,棕色单眼呈倒三角形排列于两复眼顶部之间。颊部鲜黄色,刻点浅细,覆棕色毛。触角支角突黑色,柄节背部黑色,腹面淡黄色,鞭节背面黑色,腹面锈色;端部数节背面亦呈锈色。唇基鲜黄色,略隆起,布有细浅刻点及短毛,基部中央有小凹陷,端部呈2钝圆形的齿状突起。上颚鲜黄色,稀布浅刻点,覆短毛,端部齿黑色,下部1/2有3个齿,上部呈刃状,最上1个齿短而宽,极不明显。

胸部:前胸背板中部呈圆形隆起,两肩角可见、全呈黄色,布有细线刻点,并覆较长的棕色毛。中胸背板全呈黑色,略隆起,中央纵隆线明显;刻点浅细,覆棕色较长毛。小盾片全呈黄色,中央有1深色纵沟,刻点浅细,覆较长棕色毛,隆起状。后小盾片五边形,端部中央角状突出,刻点细浅,全呈黄色,向下垂直状。并胸腹节亦全呈黄色,但与后小盾片相邻处为黑色,中央纵沟亦为黑色,形成1“Y”状黑纹,刻点细浅几不见,覆棕色较长毛。中胸侧板不隆起,全呈黄色,刻点细浅几不见,覆棕色较长毛。后胸侧板全呈黄色,较窄,下侧片后缘与并胸腹节几愈合,光滑。翅基片黄色,外缘略呈棕色,光滑。翅呈棕色,前翅前缘色略深。前、中、后足均呈黄色,唯各足跗节略呈棕色,胫节距及各足爪的端半部、爪垫近黑色,爪均无齿。

腹部:第1节背板全呈黄色,仅基部细柄处黑色,垂直截面处中央及背面中部横向各有1棕色线,刻点几不见,覆棕色较长毛,腹板黄色,横宽而短,呈扁三角形,覆短毛。第2节背板黄色,基部有1黑色窄线,近基部略呈棕色横带,光滑无刻点,覆棕色较长毛,中部两侧各有1略呈棕色的小斑,第3至5节背板,全呈黄色,中部两侧各有1略呈棕色的小斑,光滑,覆较长棕色毛。第2至5节腹板全呈黄色,仅于中部两侧各有1略呈棕色的浅斑,光滑,覆较长棕色毛。第6节背、腹板均呈黄色,近三角形,光滑,覆棕色较长毛。

体长约21毫米。

雄蜂:近似雌蜂。唇基端部无明显突起的两个齿。腹部7节。

体长约24毫米。

生活习性

在田野和林间较为常见。据在广西钦州三十六曲林场观察,蜂群在挂放鸟箱内过冬,根据这一特性,可采取保护过冬措施,有利次年繁蜂。此蜂喜食多种植物的花蜜和松毛虫幼虫。

价值及其他

寄主

菜青虫、棉铃虫等。

词条所在榜单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