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首页 趣闻 动物 蜂类 金环胡蜂

金环胡蜂

金环胡蜂是世界上最大的胡蜂,别称中华大虎头蜂、人头蜂、葫芦蜂等,为攻击性极强的危险性蜂类。金环胡蜂是毒性最大、最凶猛的一种胡蜂,毒针长6.25毫米,如果有20只金环胡蜂同时蜇一个人,那么就可能致人死亡,蜂毒肽是其毒性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干蜂毒的50%,这一成分也是人类被蜇伤致死的罪魁祸首。
中文学名
金环胡蜂
拉丁学名
Vespa mandarinia
动物界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亚门
具颚亚门
昆虫纲 insecta
亚纲
有翅亚纲
膜翅目
亚目
细腰亚目
胡蜂科
胡蜂属
金环胡蜂
分布区域
湖北
湖南
江苏
浙江
四川
广西
江西
福建等
目录

基本介绍

为膜翅目,胡蜂科。体长竟达40毫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胡蜂。头部:宽较胸部窄,但略宽于前胸背板前缘;胸部:前胸背板前缘中央略隆起,被中胸背板端部分开,肩角明显,前缘两侧黄棕色,其余均呈黑褐色,但有的个体肩角处各有1棕色斑,刻点几无,但布有棕色毛。腹部:除第6节背、腹板全呈橙黄色外,其余各节背板均为棕黄色与黑褐色相间。捕食多种昆虫,在生物防治上有较大利用价值,同时亦会吸食成熟水果,带来一定害处。属东洋、古北区系共有种。

生长与分布

属东洋、古北区系共有种。

国内分布面较广,北起吉林(长白山),南至台湾及广东、广西、云南南缘,东接国境线,西向沿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延安)、甘肃(庆阳、陇南地区)西斜,折入四川、云南,止于盆地西缘和横断山系东侧,是胡蜂科中常见种类之一。

国外分布于朝鲜、日本(北海道一九州)及欧洲(法国)。

形态及特征

雌蜂

头部:宽较胸部窄,但略宽于前胸背板前缘。两触角窝之间三角状平面隆起,隆起端部伸达唇基基部,额沟明显,整个头部桔黄色,额部及颊部较稀的布有浅刻点,仅沿后头边缘布有棕色毛,颊部宽,棕色单眼呈倒三角形排列于两复眼顶部之间,每个单眼周围略呈黑色。触角支角突深棕色,柄节棕黄色,鞭节黑色,唯基部数节的腹面及端部数节呈锈色。唇基略隆起,宽大于高,全呈桔黄色,密布刻点,沿端部布有棕色毛,基部中央凹陷,端部两侧齿状突起。上颚基部宽,近三角形,桔黄色,端部处呈黑色,端部下半部有3个齿,上半部刃状,最上端有1短齿,上颚布有刻点和极短的毛。颊部明显超过复限宽。

胸部:前胸背板前缘中央略隆起,被中胸背板端部分开,肩角明显,前缘两侧黄棕色,其余均呈黑褐色,但有的个体肩角处各有1棕色斑,刻点几无,但布有棕色毛。中胸背板略隆起,中央有细纵隆线,刻点细浅而稀,布有稀的棕色毛,全呈黑褐色,但有些个体于前缘两侧及近翅基片处各有l条状棕色斑。小盾片矩形,略隆起,光滑,稀布棕色毛,全呈黑褐色,或棕色。后小盾片向下垂直,五边形,端部突出,光滑、无刻点,稀布棕色毛,全呈黑褐色,有时于两侧各有1点状棕色斑。并胸腹节全呈黑褐色,稀布浅刻点,布有棕色毛,中央自浅沟,背面平。中胸侧板黑褐色,布有浅刻点及棕色毛。后胸侧板黑褐色,光滑、无毛及刻点。翅基片棕色,内缘色暗,光滑,后缘稀布短毛。翅呈棕色,前翅前缘色略深。前、中、后足之各节均呈黑褐色,仅膝部及前足胫节背面呈棕色。爪光滑无齿。

腹部:除第6节背、腹板全呈橙黄色外,其余各节背板均为棕黄色与黑褐色相间。第1节腹板全呈黑褐色,第2至5节腹板均为黑褐色,仅于端部确1棕黄色窄带。第1节背板与第2节背板两端橙色,中间黑褐色。第3至5节背板仅于端部边缘为橙色,基部为黑褐色,两色横带相间之宽窄,个体间常略有差异。各节均较光滑,仅能略见浅细的刻点,均布有棕色毛。

体长约30至40毫米。职蜂较小。

雄蜂

近似于雌蜂。棕色毛较密,体上常有些棕色斑。

体长34毫米。

价值及其他

经济价值

捕食多种昆虫,在生物防治上有较大利用价值,同时亦会吸食成熟水果,带来一定害处。

猎物

鳞翅目幼虫。

词条所在榜单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