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首页 趣闻 《楞严经旨要》

《楞严经旨要》

《楞严经旨要》是宋代时期王安石创作的书法作品,为国宝级文物,第二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此卷纵29.9厘米,横119厘米,纸本楷书,为王安石去世前一年亲自校正楞严经卷文字,内容摘录《楞严经》中《观世音发妙耳门》一节,正书中间有行书,淡墨疾书,笔画清劲,虽行次紧密,少有空白,然无缭乱之感。卷后有南宋牟献之、元王蒙、明项元汴等人题跋。这幅书法作品是王安石存世最佳作品,也是目前公认的2件王安石传世真迹之一。
目录

《宋王安石书楞严经旨要卷》是宋代时期王安石创作的书法作品。

作品简介

《楞严经》唐般刺蜜帝译,十卷。王安石摘录其中观世音发妙耳门,从闻思修,以“三十二应”随机变化,现身说法,获得“十四种无畏功德”一节,卷前录有此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经名一行,以此定名为《楞严经旨要》。

卷末自题:“余归钟山,道原假楞严本,手自校正,刻之寺中。时元丰八年(1085年)四月十一日,临川王安石稽首敬书。”其时王安石正退居金陵钟山,率弟子谭掞、蔡肇等人编纂《字说》。元丰七年,王安石自钟山上奏箚,乞以所居园屋为僧寺,并乞赐额,有旨赐名“报宁”。自题中谓将楞严经“刻之寺中”,此寺院可能即“报宁禅院”。

艺术赏析

王安石以治政和文学名世,书法亦颇有造诣,时人评他的书法近学五代杨凝式和北宋沈辽,得沈之清劲,远绍晋宋。《宣和书谱》记他“凡作行字,率多淡墨疾书”,“美而不夭饶,秀而不枯瘁。”此卷于正书中间有行书,结字修长紧聚。字势于端庄中有奇纵的变化,左俯右仰,上下揖让,横笔逸出,孤撇出挑,颇有奇逸之趣。用笔清劲,起笔轻按,导送收放,使转灵活,颇得杨凝式的笔法。全篇行次紧密,少有空白,然字行间错落参差,并不板滞,有“横雨斜风”之势,得萧散简远的意韵。

卷后南宋牟献之题跋:“霜筠雪柏钟山寺,投老归欤寄此生。王介甫既赋此诗,元丰八年四月,竟罢政而归,书经乃其时也。继遂为元祐矣。假本道原即刘秘丞恕也。经中十二者,欲令法界众生,求男得男。是时雱已卒,介甫之意端有所为。后舍半山所居为寺,申其荐拔。可叹也。作字有斜风疾雨之势,亦其性卞急使然,然不妨妙得书法。陵阳耄叟牟献之书。”又元王蒙题跋:“观世音菩萨发妙耳门从闻思修人三摩也,与眼鼻口舌身意日?相倍,此一节楞严经之法髓也。荆王暮年深悟佛理,故特于是经提出而亲书之。所以深警禅学之士,岂复有心较世间之荣辱是非及字画之工拙也哉。后学王蒙叹慨而敬书之。”接后又有明项元汴、周诗临题跋。

王安石自题中的“道原”,牟献之跋中以为即刘恕,非是。经考,道原应为沈道原,名季长。

是卷经明项元汴,清安岐、曹溶等收藏,俱钤有收藏印。卷上所钤元赵孟頫之“赵氏子昂”、“大雅”、“松雪斋”诸印俱伪。著录于明汪珂玉《珊瑚网书跋》、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安岐《墨缘汇观》等书。

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老人,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生于北宋天禧五年(1021年),卒于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执政期间,推行新法,熙宁七年因新法受挫而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曾受封舒国公,后改为荆国公,世称荆公,身后谥曰文。

展出信息

2022年3月9日,王安石《行书楞严经旨要卷》在上海博物馆展出。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