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女娲传说

《女娲传说》,民间文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5月24日,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女娲是古往今来在中华大地流传最广泛、影响力最大的神话人物之一,女娲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作为祖先神的女娲,在竹山的传说家喻户晓,世代相传。女娲传说形式多样、题材丰富、风物互映,留存着显著的早期神话人神一体的特征,彰显着鲜明的竹山地域文化特色。“女娲传说”是指人们讲述以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女娲为中心的系列故事,早在战国时代就有流传。“竹山女娲传说”分为造人补天型、风俗型、风物型等,
遗产项目编号
Ⅰ-158
申报地区
湖北省
申报地区
湖北省
目录

相关项目

女娲传说

项目序号:1375

项目编号:Ⅰ-158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类别:民间文学

所属地区:湖北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

保护单位:竹山县文化馆

历史溯源

“女娲传说”早在战国时代就有流传,五代蜀杜光庭《录异记》明确记载:“房州上庸界,有伏羲女娲庙,云是抟土为人民之所,古迹在焉。”明朝《襄阳郡志》记载:“女娲山在(竹山)县西……,俗云女娲炼石补天即此地也”。乾隆五十年《竹山县志》“女娲山”记载:“县西五十里俗传女娲炼石补天处有女娲庙,宋刘光祖诗女娲山下少人行,洞谷声中一鸟鸣”,并记录“娲山青锁”。新中国成立之后,流传数量众多的“女娲传说”被爱好收集的文化人进行了广泛搜集整理,并且具有新时代特点的“女娲传说”在竹山民众生活中得到了实践和传承。

艺术特色

“女娲传说”是指人们讲述以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女娲为中心的系列故事。“竹山女娲传说”分为造人补天型、风俗型、风物型等。

1、女娲造人补天传说。《抟土造人》讲女娲和泥巴捏出男人和女人;《炼石补天》讲共工和颛顼因言语不和,撞倒不周山而洪水滔天,女娲炼五彩石补苍天。

2、与女娲有关的风俗传说。《搭红盖头入洞房》讲述女娲与伏羲成婚,太白金星从天上撕下红色云彩搭盖在女娲头上入洞房的传说;《闹洞房听动静》讲述太白金星在女娲伏羲洞房外听房的传说。

3、与女娲有关的风物传说。《草鞋垭的由来》讲述王母娘娘让草鞋大仙犒劳女娲丢掉草鞋在山垭的故事;《石头干老》讲述女娲兄妹滚磨订婚的故事。与女娲传说有关的地名还有大席场、九里岗、圣水寺等。

4、与竹山语言有关的女娲传说。竹山人批评不干正经事的人为“不成人形儿”!长辈批评晚辈最狠的话是“坏了人胚子!”这些方言俚语与女娲传说有关。

女娲传说以多种方式融入民众生活,构成了竹山人重要的文化记忆和传统知识。

传承保护

在竹山,在女娲山下,“女娲传说”的力量无与伦比!女娲文化的发掘、弘扬被纳入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新世纪以来,形成了以“女娲传说”为代表的女娲文化热潮,并使女娲文化日趋社会化。它的人类学价值、文化研究价值、社会文明价值等,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体现。

今天人们对“女娲传说”进行系统发掘保护,其表现出来的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女娲传说”对当下社会文明体系全面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词条所在榜单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