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首页 趣闻 世间百态 核潜艇事故 1963年长尾鲨号核潜艇沉没

1963年长尾鲨号核潜艇沉没

长尾鲨号核潜艇是美国的第十九艘核潜艇,也是长尾鲨级攻击核潜艇的首艇,于1958年5月28日开工建造,1961年8月3日服役。它还是世界海军史上第一艘沉没的核潜艇,在1963年4月10日进行大深度潜航试验时因事故沉没,潜艇已经变成一堆碎片,艇上129人无一生还。
目录

长尾鲨号核潜艇(舷号:SSN-593),是美国海军隶下的一艘攻击核潜艇,是美国的第十九艘核潜艇。

长尾鲨号核潜艇是长尾鲨级攻击核潜艇的首艇,有许多创新,这包括潜艇线型上的缩小的指挥台围壳、围壳舵、十字舵、单轴单桨,减振浮筏静音技术,艇艏球型声呐,计算机控制武器系统,远程反潜武器,以及首次采用的高强度钢板,这些技术很多都被美国核潜艇沿用。

长尾鲨号核潜艇于1958年5月28日在朴次茅斯海军造船厂开工,1960年7月9日命名下水,1961年8月3日服役,1963年4月10日沉没,是世界海军史上第一艘沉没的核潜艇。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也开始加速研制核潜艇,随后研制建造了其第一代627型攻击核潜艇。而当时美国海军的主力鲣鱼级攻击核潜艇虽然航速快,性能优异,但在设计上仍然延续着二战时期潜艇以攻击水面舰艇为首要任务的传统,在静音性能方面并未有所发展,水声侦测设备也不符合攻击敌方潜艇的需求。因此美国海军开始加紧研发全新的攻击型核潜艇,用来“猎杀”苏联的战略核潜艇,并能够在其发射弹道导弹之前就将其搜获并击沉。

新型核潜艇计划在1956年被美国海军上将阿利·艾伯特·伯克提出,称为“诺布斯卡计划”(ProjectNobska),旨在发展出优秀的潜艇静音、潜深以及侦测装备等技术,使用于新一代的美国核潜艇上。依据此计划,新的攻击型核潜艇以反潜为第一要务,而不是如同以往的对付水面舰艇。

建造沿革

1956年10月,长尾鲨级的初始论证工作开始。当时,美国海军第二代核潜艇鲣鱼级已经开工建造,其设计重点是水滴线型艇体及水下高速航行时的操纵性。而长尾鲨级的设计则重点强调综合声呐探测、低噪音、水下高速及深潜等水下综合性能。

1957年5月,长尾鲨级的下潜深度指标被确定,反应堆也采用了与鲣鱼级相同的S5W型压水堆。然而如何在装备相同反应堆的条件下,使长尾鲨级拥有更大的排水量和主尺度,而且比鲣鱼级水下航速要更高成了最大的设计难题。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最新的AN/BQQ-2型综合声呐和“沙布洛克”远程反潜火箭研制成功。为了给这种新型球形声呐留出更多的空间,从长尾鲨级开始美国核潜艇把艇艏的鱼雷发射管全都后移至潜艇的舯部,正式将潜艇的艏端空间全部让给声呐。为了有效的对新型“沙布洛克”远程反潜火箭进行发射和控制,长尾鲨级安装了最新的带有部分数字化的MK113型水下射击指挥系统。

1957年10月,长尾鲨级攻击核潜艇的初始设计指标基本明确,1958年3月,初始设计基本完成,1958年5月28日,长尾鲨级首艇长尾鲨号在朴次茅斯海军造船厂开工建造,1960年7月9日下水。

服役历程

1961年8月3日,长尾鲨号服役,美国海军舰船局给予长尾鲨号的编号是SCB188,艇号是SSN593。

1963年4月10日,长尾鲨号在波士顿以东220海里处开始进行大深度潜航试验时,因事故沉没,经过六个月找到时,潜艇已经变成一堆碎片,艇上129人无一生还。

20世纪80年代,海洋学者巴勒德宣称以小型潜艇探测“泰坦尼克”号,但实际上是受了美国海军资助,去详细拍摄长尾鲨号的“陈尸地点”状况。拍摄时发现“长尾鲨”号的残骸分成六大块,各种碎片散布在400平方码的范围。后来调查结论称,可能是长尾鲨号的一根海水管道破裂,导致海水大量涌入舱内,一些电线被海水浸泡和冲刷后又影响了电气系统,从而使潜艇丧失动力,坐沉海底。由于主机舱内海水系统强度不够,造成耐压壳破坏,导致该艇横卧海底,艇员随艇同沉,这是世界海军史上第一次核潜艇沉没事故。

技术特点

设计特点

长尾鲨级攻击核潜艇相比之前美国海军建造的核潜艇,在艇体外型和动力推进效率方面已经基本没有多少提升的空间,因此设计人员选择从减少水下航行阻力入手。潜艇表面的各种附体结构会增加水下航行的阻力,从广义来说指挥台围壳也属于附体结构,为了大幅度降阻,长尾鲨级的指挥台围壳被减小到美国其他型号核潜艇的1/4。同时,指挥台围壳桅杆数量也锐减,只剩下潜望镜、无线电桅杆、VLF通信天线、通气管和ESM组合桅杆及雷达桅杆各一根。由于围壳尺寸减小,为避免排气管的管路设计过长以保证排气通畅,应急柴油机-发电机组只好从机舱移到指挥台围壳正下方,以使应急柴油机的排气管能够直接向上通到围壳内。

艇型结构

艇型

长尾鲨号核潜艇采用了水滴型艇体,与鲣鱼级攻击核潜艇相同,但两者的水滴型艇体有明显差异。鲣鱼级艇身平行中体的范围是从艏鱼雷舱的后隔壁至反应堆舱的后隔壁之间,共有25个肋距,长约20.3米,相当于该级艇长度的26.4%;而长尾鲨级上的平行中体长度为36.9米,相当于该级艇长的43.5%。另外长尾鲨级的艇体外形比较丰满,艇艏为球形,其长宽比为8.8,相比长宽比为7.87的鲣鱼级显得更为苗条。

长尾鲨号的指挥台围壳纵向剖面的面积仅为鲣鱼级面积的1/3,位置更加靠近艇艏并设有围壳舵,由于指挥台围壳相对低矮,因此可以在更小的深度航行。鲣鱼级在水面航行时,其指挥台上部可容纳三名人员,但长尾鲨级的指挥台部位只能容纳一名艇员,必要时,其他人员必须站在围壳舵上执行任务。从长尾鲨级艇身平行中体到艉端是一段十分光顺的艉段艇体,艉部装有十字形垂直舵和水平舵,末端装有一具直径为3.35米的单轴7叶螺旋桨,桨叶呈大弯刀形状,叶片较薄。

结构

长尾鲨号核潜艇艇体为单双壳体混合结构,指挥控制舱至反应堆舱、辅机舱这一段采用的是双壳体结构。长尾鲨级在耐压艇体上开有4个舱口,其中位于艏部和艉部的两个是逃生舱口,另外一个舱口用来连接指挥台围壳与指挥舱,最后一个是位于指挥台围壳后面的“沙布洛克”装填口。长尾鲨级首次采用了HY-80型高强度钢,使该级艇的极限下潜深度可达396米,而在此以前的常规潜艇和核潜艇的下潜深度都是200米左右。潜艇增大下潜深度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所谓天然装甲的不可透视的海水深度,减少了被水面反潜舰艇和反潜飞机搜索发现的可能性,从而增强了潜艇的生存能力,并在实施反潜战时易处于有利战位。

舱室

长尾鲨号核潜艇的耐压艇体内分为5个舱室,从艏至艉的顺序是艏居住舱、指挥控制及鱼雷舱、反应堆舱、辅机舱和主机舱。首居住舱位于耐压艇体内最前部,分两层,上层为艇员居住区,下层为水声电子设备室。二舱指挥控制及居住舱被三层水平甲板分为4层,最上层布置的是作战指挥控制室、总指挥室、通信室、艇长室以及通风机室等。

指挥控制及居住舱的第二层布置的是声呐室、军官会议室、军官寝室、士兵居住舱、厨房、餐室以及食品仓库等。第三层被宽大后移的鱼雷舱所占据,指挥控制及居住舱的最下层是专用压载水舱、各种液舱、蓄电池室及仓库等。指挥控制舱的后面是反应堆舱,舱内布置有一座压水反应堆以及一回路系统。反应堆舱后方是辅机舱,内有辅助推进装置,长尾鲨级是美国海军首次采用辅助推进装置的核潜艇。主机舱是耐压艇体内的最后一个舱室,该舱的容积和甲板面积都很大。

动力系统

长尾鲨号核潜艇装备1座威斯汀豪斯公司制造的S5W压水堆,采用三种推进装置,分别为主推进装置,辅助推进装置和应急推进装置。主推进装置为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制造的二级齿轮减速汽轮机,最大功率1.5-2万轴马力,主机带动螺旋桨可以使潜艇达到水下31节的最高航速,由于采用二级齿轮减速,转速被大幅度降低,从而可以降低螺旋桨的空泡噪声。辅助推进装置是辅助推进电机,位于辅机舱内,采用一种收放式结构。不使用时,收在主压载水舱内。使用时,把推进轴和螺旋桨向下放出,使其吊在核潜艇底部,即可在水下旋转360度,使潜艇在不使用主推进装置时可低速航行。此外,当垂直舵发生故障或在进出港离靠码头需要仔细操艇时,可把辅助推进装置作为侧推装置使用。由于长尾鲨级可能到北极海域活动,只装备一个螺旋桨在被冰块碰撞受损后,用辅助推进装置获得4节左右航速,可使潜艇慢慢驶离。应急推进装置主要为应急推进电机,它利用传动装置与主推进轴连接完成对潜艇的推进,所用电源为蓄电池和为蓄电池充电的2台300千瓦的发电机,在反应堆发生故障、主机发生故障或因主机发生故障进行通气管航行及利用艇上声呐在搜索敌人的目标时使用。

武器系统

长尾鲨号核潜艇装备了4具MK63型533毫米鱼雷管,每舷2具,各自向两舷外偏10度角,在艏居住舱与指挥控制舱之间的耐压锥形连接壳体处穿透艇体伸出艇外。可使用鱼雷、导弹、水雷等,包括管内4枚在内可装载鱼雷或导弹22枚。长尾鲨级装备武器的特色之一是首次采用了“沙布洛克”远程反潜火箭,能早期搜索远距离潜艇并对其进行精确打击。

艇电系统

长尾鲨号核潜艇为保证“沙布洛克”的精确远程打击能力,艇上安装了由AN/BQR-7型被动声呐和AN/BQR-6型主/被动声呐组成的AN/BQQ-2型综合声呐,以及先进的MK113型水下射击指挥系统。MK113型水下射击指挥系统可根据潜望镜、雷达、声呐等传感器提供的数据,结合潜艇自身的纵倾、横倾、航向、航速以及下潜深度等参数,经过运算后得出射击数据。攻击模式为,早期利用AN/BQR-7型被动声呐进行警戒,当搜索到敌对目标时,先利用AN/BQR-6型主/被动声呐对目标发射一个探测信号,对其进行定位,然后在一定距离再利用AN/BQQ-3型识别声呐识别目标,随后即可使用MK113型水下射击指挥系统提供的数据对其发起攻击,由于这套系统的存在,确保了“沙布洛克”导弹充分发挥威力。此外长尾鲨级还装有1部AN/BPS-14平面搜索雷达和2部MK-2型诱饵发射器。

隐身技术

长尾鲨号核潜艇为了降低主机系统,特别是齿轮传动噪声,曾想装备汽轮发电机-电机推进系统,这样可以不经过齿轮减速而直接驱动螺旋桨轴,但需要高速航行的长尾鲨级的推进系统功率必须达到1.5万马力,而相应的装备低速转动、功率为1.5万马力的推进电机的尺寸将十分巨大,根本无法安装在潜艇上。另外美国还使用了当时英国的一种新的降噪途径,即把潜艇的主机安装在一种浮筏减振基座上,虽然没有彻底消除艇上的噪声源,但能够非常有效地减振降噪,只是设计和建造时必须十分谨慎,以防因其失效而导致设备噪声直接传递到艇体上。由于长尾鲨级采用了减振浮筏措施,其辅机舱和反应堆舱的容积增大了大约30%,主机舱的容积增加了60%。

性能数据

艇体参数

艇长84.9米

艇宽9.6米

吃水7.9米

排水量3526吨(水面轻载)

3750吨(水上)

4310吨(水下)

航速约16节(水上)

约31节(水下)

潜深396米

艇员编制127人

传动单轴单桨,7叶大侧斜螺旋桨

动力系统1座S5W型压水堆,三种推进装置

主推进装置为二级齿轮减速汽轮机,最大功率1.5-2万轴马力

辅助推进装置为收放式推进电机,可360度旋转,可作为侧推装置

应急推进装置为应急推进电机,电源为蓄电池及2台300千瓦的发电机

服役动态

沉没过程

1962年7月,长尾鲨号核潜艇到朴次茅斯海军造船厂进行服役后的第一次修理,1963年3月结束,接着转入修后试航工作。试航时,该艇共有乘员129人,其中有本艇12名军官和96名士兵、1名潜艇兵力部的参谋官、3名海军船厂的军官和13名文职人员、1名海军军械工厂的技术员,另外还有3名承包商代理人。修理期间曾发现的故障均已排除。修船期间舰员和厂员之间曾经出现过某种摩擦和不和,但并不十分严重。修后必须进行的上百项检查工作已经完成了10多项,剩下的则有待于潜艇出海时再加以检验。伴随长尾鲨号出海的是由海军少校斯乌海克指挥的潜艇救援船“云雀”号。“云雀”上设有专用的救援设备,其中有一个大型的潜水救生钟,可用来援救在259米深度上的潜艇。

1963年4月10日,长尾鲨号核潜艇在科德角以东200海里威尔金松海沟处进行深潜试验。当时风速3.5米/秒,试验海区海面平静。到发生事故期间的水下电话通话情况如下。

6时23分:“长尾鲨”浮到潜望深度,同“云雀”进行AN/UQC系统的水下电话通话试验之后,开始向试验深度潜航。

7时47分:“云雀”被告知该艇拟开始潜向试验深度。

7时52分:“深度120米,一切正常。”由于要进行例行的水密检查,因而曾暂停继续下潜。

7时54分:“距试验深度差x米。”“云雀”被告知,所有下一步行动均以试验深度作为比较基准,而不再提及深度的准确数字。这种预防性措施是为了避免被其他船只获取电话信息,从而导致泄密。

8时9分:“长尾鲨”报告位于试验深度的一半处(深度198米)。

8时35分:有“距试验深度差91米”的联络。AN/UQC系统的联络状态良好。

8时53分:“正在接近试验深度。”

9时02分“云雀”号询问潜艇的航线。长尾鲨号应答正常,航线均无变动。

9时12分:两船进行了例行的通讯核对

9时13分:“发生小故障,准备上浮。正在向压载水舱供气,请注意。”最后一个完整信号从“长尾鲨”传到了“云雀”。水下电话从来就不太清楚,这最后的信息更加严重失真。海克说是“出现了不大的问题……有浮起角……试图排水”。

9时17分:“……试验深度……”有一种异常声响信号终于传到水面,但由于声音已严重失真,海克船长已无法辨识,但瓦特松确信其中包括有“试验深度”这样的字眼,而且最后的声音曾使他联想到了潜艇的爆炸。这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在大西洋方面反潜作战经验的副舰长兼航海长断言,是潜艇耐压艇体压坏的声音,因为这声响很像是在战时服役期间他所熟悉的水下爆破声。随后,联络中断,“云雀”开始搜索。直到10时58分,当海克船长把命令潜艇立即浮起的手榴弹投入水中无效之后,才发报给位于新伦敦的核潜艇舰队司令部,美国海军当局接到消息后,美下令让深潜器“曲斯特”号参加搜索。

搜救调查

1963年6月27日,“曲斯特”号第3次潜到距海面2560米的海底处搜索时,收集到大量的纸片和碎物。在杂物中搜救人员发现有一只黄颜色的橡胶套鞋,这种套鞋只有在核潜艇的反应堆隔舱工作时才会使用。由于这种套鞋平时锁在一个箱子里,因而决不会自动跑到海里来。搜救人员还发现,用漏模印刷在套鞋上的号码是SSN5……终于使这最后一批证物被确认为是长尾鲨号的遗物,最终确定长尾鲨号核潜艇连同129名乘员一起横卧在2560米的海底。

每类舰艇事故都带有本身特有的原因,但大致可分为二类:一类是舰船结构和技术上的原因,一类是在航行条件和紧急情况下出现的原因。结构和技术上的原因是在舰船设计和制造的过程中产生的,如设计水平低就往往会使舰船的平稳性,机动性和结构强度不够,或抗爆和防火性能差。造舰中不合要求,材料、工艺等不过关,都会留下后患,导致严重事故。航行条件下发生事故,则多是舰员对舰船的性能、使用掌握得不够,或对航区的水文气象和水道测量的条件不甚了解等。紧急情况下发生事故,往往是由于舰员对具体救护措施不清楚,消防技术器材欠准备等。

关于长尾鲨号失事的详细调查显示,其根源可能是当时疯狂的美苏军备竞赛,建造潜艇时采用了较快速便捷的方式,牺牲了质量管理,最终造成了悲剧性的后果。美国核潜艇的安全标准向来极端严格,但是“长尾鲨”号的艇内管路设施并未以超高安全标准加以建造,艇内直径四英寸以上的水管路采用焊接来接合,但是四英寸以下的次级管路则采用溶银衔接,也就是将银环放在管路接口加热,使其以毛细原理渗入管路接合处细缝;虽然溶银衔接较焊接方便省时,但是管路没有确实接牢的机率较高。同时由于长尾鲨号的建造时程紧凑,导致这些管路的质量检测工作没有确实执行,工作人员仅仅检验了容易接近的接点,而被对象挡住的接点就不予检查。当时“长尾鲨”号有145个压载水舱管路接受检查,其中20个通过了简易的净力检查,但未通过昂贵耗时的超音波检查,其它还有几百处管路根本未进行超音波检查。

长尾鲨号的沉没使美国海军发展核潜艇的锐气受到了挫折,推迟了长尾鲨号同级艇的研制进度,美国海军重新检查其它该级潜艇后,果然发现许多采用溶银衔接的管路没有确实接牢。在深海中,这些压载水舱管路内流动着高压海水,一旦有了裂缝,海水就会迅猛地灌入艇体。此外,负责将海水引入反应器冷却系统的海水阀也可能是罪魁祸首,因为这个阀门在电力中断时无法关闭,万一遇到这种情况也会造成大量进水。此外,长尾鲨号虽然能潜至以往潜艇无法到达的深度,但其压载水舱仍采用旧式设计,灌气速率太慢使得出水速率不足,无法配合“长尾鲨”号能够抵达的深度;如果“长尾鲨”号在以往美国潜艇抵达不了的深度遭遇大量进水,就算压载水舱全力排水以进行紧急上浮,其出水速率也抵不过船身在该深度的进水速率,使得潜艇无可避免地沉往海底。长尾鲨号的压载水舱灌气筏上有过滤器以防外物损坏,但灌气时会在过滤器上聚集大量水气,快速降压时水气就有可能结冰,造成阻塞进气,使其无法有效地灌气排水。

调查结论

1963年6月,美国海军部长弗考斯公开了调查委员会有茉“长尾鲨”失事的调查结论:“机舱内突然地大量进水,被认为是核潜艇"长尾鲨"号于1963年4月10日沉没在科德角以东200海里处的最为可能的原因。”

“海军深信最可能的原因是长尾鲨号的海水系统的某个局部出了毛病,且很可能在机舱范围。潜艇周围的海水在巨大压力作用下涌入舱室时会造成猛烈的水雾。进入舱室的海水使输电网络失效且导致潜艇失去动力。长尾鲨号航速下降之后开始下沉,片刻便超越它的临界深度,最后停在2560米的海底上。”

改进措施

长尾鲨号沉没之后,美国海军采取了一系列善后措施:

——对已服役和已下水之各艇(长尾鲨号失事时,其同级艇2艘已服役,7艘已下水)强度进行仔细的检查。——对按原计划已经制成的所有耐压部分,均加大其安全系数,减少试验试航深度,降低试验压力,对各型潜艇的潜航深度作"了限制。如设定压坏深度为396米、安全系数取1.5时,则试验深度大致为270米。

——由于以上处置将显著地限制本级艇的效能,为力求维持住史无前例的396米的试验潜航这一记录,决定对“三叶尾鱼”号、“小鲨鱼”号等实施特别的改型工程。

——改进应急主压载水舱吹除系统。原来的吹除系统继续用作正常情况下的吹除而予以保留,附加一段应急旁路,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加大空气的供给。在美国国会关于该艇沉没作证时,提到主压载水舱吹除系统的设计概念是个薄弱环节,从而限制了潜艇从进水事故中恢复生命力的能力。根据一是整个系统的设计概念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潜艇抄来的,吹除速度没有增加到足以应付大深度时的能力,从而发生的高速进水导致了事故;二是管路长度的计算和控制装置的复杂性使得主压载水舱的吹除系统成了薄弱环节。

——1964年3月,美在新伦敦潜艇基地新设了潜艇安全计划中心,其任务是:对正在服役、建造和设计中的全部潜艇从设计蓝图到实艇的全部装置和结构的强度进行验核,对已有的舰员编制和部署进行调研和修订,对包括核武器、核动力装置在内的潜艇总体安全问题经常予以密切注意,发现问题可向海军作战部长、舰队司令或潜艇纵队司令部提出建议。

根据长尾鲨号事故详细调查的结果,美国海军对长尾鲨级后续艇的设计都做了若干修正与强化,同时开始彻底检讨潜艇的建造流程、安全措施以及后勤保养,并做出了许多改进。这包括潜艇的管路建造工程全面采用焊接,彻底放弃溶银衔接。压载水舱的紧急灌气管路的口径加大,灌气速率较以往增加七倍左右,可以使潜艇在较大的深度时也能快速上浮。反应器冷却系统海水筏增加了液压辅助机械,在失去电力时能从控制中心直接关闭。压载水舱紧急灌气时的空气要尽量保持干燥,以免水气结冰。在指挥控制室安装用于紧急上浮的备用机械控制装置,并清楚标示在明显的位置上。

鉴于苏联核潜艇力量的不断增强,美国海军为了保证核潜艇的优势,针对长尾鲨号沉没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建造了第四代鲟鱼级攻击核潜艇。之后美国海军又推出了一系列加强潜艇安全的措施,但是当时仍处于与苏联疯狂军事竞争的状态,不惜牺牲船只的状况与安全性,也要让核潜艇出航,因此工作并不细致,许多安全考虑还是被忽略。除了其他若干安全强化措施外,美国海军还修正了当时为了增加潜艇出勤而忽略安全维修的态度,为救援可能遇难的潜艇还专门发展了深海救援载具DSRV。此外从1960至1980年的数次海底采样显示,沉没的长尾鲨号并没有造成辐射污染。

总体评价

长尾鲨号核潜艇与美国先前建造的核潜艇甚至全世界各国的潜艇相比,无论是在外型还是内部设计上都有极大提升。虽然长尾鲨号是美国海军史上第一艘意外失事沉没的核潜艇,但由于它的革命性新设计是往后所有美国潜艇的原型,因此其地位不容抹杀。

词条所在榜单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