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首页 娱乐 艺术表演 相声 游击小英雄

游击小英雄

《游击小英雄》原名叫《铁桶》,改编自1960年马季去承德平泉山区体验生活后的事情。该相声作者用热情、饱满、风趣儿的语言刻画了小牛等儿童团员的英雄形象,显得新颖别致又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中文名
游击小英雄
目录

基本介绍

相声《游击小英雄》原名叫《铁桶》,是抗日战争胜利十五周年的1960年,马季去承德平泉山区体验生活后,根据所采访的真人真事儿编写的,8月初与于世献演出并录音。后来到了1975年,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三十周年之际,他又重新进行了加工整理,这时为他捧哏的演员换成了唐杰忠,相声的名字也由《铁桶》改叫现在的《游击小英雄》。

其他信息

对口相声

这段相声的“垫话儿”也就是开头儿部分改变了传统相声中“垫话儿”的老路子、老套话,而是以回忆、模仿儿童团员练操、站岗、查路条等战斗生活的几个画面与乙产生矛盾纠葛,用“误会”手法抖响开门儿的包袱儿,因而显得新颖别致又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进入正文后,作者用热情、饱满、风趣儿的语言刻画了小牛等儿童团员的英雄形象。比如说“小牛”时,“小牛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执行任务的时候,那牛脖子一梗梗,有股子牛劲儿,那是我们村儿的一头小黄牛。过去给地主家放过牛,正巧他是属牛的”。捧哏的接着说:“好嘛!全牛到一块儿啦!”又比如说儿童团员开联欢会时,“口芹(琴)、二壶(胡)”以及鬼子对“铁桶地雷”的胆颤心惊等内容,写的既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有与鬼子斗智斗勇的战斗乐趣儿,把残酷的战争题材用喜剧的手法表现出来,是这段相声的成功之处,同时节目里始终洋溢着必胜的信念与革命乐观主义。

整段作品把儿童团、八路军巧妙地用铁桶作武器,机智巧妙地消灭敌人的几个战斗画面联结在一起,如:“敲打铁桶伴奏唱凯旋的歌曲、用铁桶造地雷消灭鬼子、用铁桶里放鞭炮装机关枪迷惑敌人”等细节描述的十分真实生动,既写了儿童团员的机智勇敢,也反衬出日本鬼子的狡猾奸诈,但结果日本鬼子还是中了儿童团员与八路军的计策,最后的结尾是“说什么吉田也不敢挑儿童的这桶!他怕里头有咣当雷呀!”这就使作品的喜剧情节达到了高潮,前后呼应,首尾相联,欢畅的笑声中有对敌人愚笨的嘲讽,更多的则是对抗日小英雄们发自内心的赞叹。

歌颂型相声的“包袱儿”不太好出,但《游击小英雄》在安排使用“包袱儿”上合理巧妙。作品结构严谨,语言自然流畅。

词条所在榜单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