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首页 娱乐 艺术表演 戏剧 仲夏夜之梦

仲夏夜之梦

《仲夏夜之梦》,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喜剧。《仲夏夜之梦》是一部富有浪漫色彩的喜剧,讲述了一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故事发生在古希腊的雅典,年轻的赫米娅与拉山德相爱,可是赫米娅的父亲却希望她嫁给狄米特律斯,为此赫米娅与拉山德逃到城外的一片森林里。此时,为了给雅典公爵提修斯和美丽的希波吕妲的盛大婚礼助兴,一群演员也在森株里排练一出喜剧。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
中文名
仲夏夜之梦
外文名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类型
戏剧小说
作者
威廉·莎士比亚
资源网址
http://dushu.qq.com/intro.html?bid=917772&sword=仲夏夜之梦
目录

内容简介

《仲夏夜之梦》讲述了一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故事发生在古希腊的雅典,年轻的赫米娅与拉山德相爱,可是赫米娅的父亲却希望她嫁给狄米特律斯,为此赫米娅与拉山德逃到城外的一片森林里。此时,为了给雅典公爵提修斯和美丽的希波吕妲的盛大婚礼助兴,一群演员也在森株里排练一出喜剧。赫米娅的好友海伦娜爱着狄米特律斯,所以她把消息透露给了狄米特律斯,于是她们两个人也先后来到森林里。森林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小精灵,仙王奥布朗和仙后蒂泰妮霞正在闹别扭。为了捉弄仙后,仙王命令一个叫浦克的小淘气去采一种花汁,拿来滴在仙后的眼睛里,那么她醒来就会狂热地爱上第一眼看到的人或动物。正巧仙王还无意中得知海伦娜爱着狄米特律斯,所以他让浦克将一些花汁滴在狄米特律斯的眼里,可是浦克把拉山德误认为狄米特律斯。结果,拉山德醒来看到的是海伦娜,便不停地向她求爱,而把赫米娅忘掉了。仙王发现后。赶忙把花汁滴入正在熟睡的狄米特律斯的眼中。狄米特律斯醒来,看到正被拉山德追赶的海伦娜,于是两人争先恐后地向海伦娜求爱。看到这样的情景,海伦娜和赫米娅都很生气。与此同时,仙后也中了计,爱上了一个排戏的演员波顿。最后,仙王给所有人解除了魔法,大家如愿以偿都得到了属于自己的一份爱情。

创作背景

该剧创作于16世纪90年代,正是英国历史上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这一时期政权相对巩固,社会比较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英国文艺复兴运动和人文主义运动也进入繁荣昌盛阶段。古希腊、罗马作品的手抄本和艺术品的发现使沉闷的欧洲忽然发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古希腊、罗马文中所描绘的人、神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世界和人们对现世幸福的不懈追求,饱受教会压制的人们产生了强烈的冲破中世纪精神枷锁,粉碎所有清规戒律的欲望。文艺复兴使人们开始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人权、人性、人道逐渐代自了神的统治。

《仲夏夜之梦》便是一部集中体现文艺复兴精神和人文主义思想的喜剧。虽然剧中的故事发生在古希腊时代,但人物的思想感情、道德标准却完全是以当时英国现实生活为依据的。莎士比亚在剧中满腔热情地描绘了资产阶级新女性争取自由恋爱和婚姻自主的权力、反抗父权制的斗争,并通过现实与自然的对比,表达了人与人平等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文主义理想。

赫米娅是莎士比亚笔下资产阶级新女性的代表,她对父权制的勇敢抗争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对于女性地位和权利的重新考量。中世纪的教会对塑造社会的价值取向具有权大的影响力,在妇女的社会地位问题上也不例外。教会声称女人是夏娃的后代,只会诱惑男人走向堕落,这一观念在整个中世纪时期都占据着统治地位。亨利八世继位后,发动了宗教改革运动,改革者们对罗马教会的信仰提出了质疑。1534年,亨利八世宣布自己为英国教会的最高统领。从此,教会对英国的统治告一段落,教会对妇女的不公正态度也受到了极大地动摇。

人物介绍

赫米娅

《仲夏夜之梦》跳过了赫米娅爱情的觉醒,开场就交代了赫米娅和拉山德是热恋中的男女,她深情专一,性格爽直,有非凡的胆识,公然反抗父亲伊吉斯给她安排的婚姻。面对父亲的指责谩骂,甚至状告于雅典公爵跟前,用法律的专治威力来胁迫她,赫米娅也没有丝毫的畏惧。为了争取婚姻自主,她敢于对簿公堂,违抗父亲的意志和雅典的法律,不怕封建舆论的非议、责难,哪怕是面临违抗父命依法处死的命运,哪怕是不死也要在神坛前立誓严守戒律,终身不嫁,她也绝不屈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和拉山德一起控诉摧残自由恋爱的罪恶,对爱情道路坎坷不平做好了准备。

浦克

浦克是英国民间传说中半夜出现的小精灵,专爱恶作剧。仲剧中他仍不改其本性,而且它的行为既诉诸机巧,又施以种种伎俩。《仲夏夜之梦》一开始是一场两男共追一女的闹剧,然而由于浦克误点鸳鸯,使这场闹剧乱上加乱。恋人们相互恶语中伤,于是昔日的闺中密友一下子成为情敌,互相指责谩骂。男人们则争风吃醋,怒火中烧,欲拔刀相见。浦克一面快意地欣赏着自己一手导演的闹剧,一而又巧用伎俩将决斗的男人拉开,使他们“东走西奔”直至筋疲力尽,昏然睡去。这才为拉山德解除了花汁的魔力。而狄米特律斯则靠着花汁的魔力永远爱着海伦娜。可以说正是浦克的恶作剧重组、修正了两对恋人的爱情秩序,成就了他们的美满姻缘。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回顾《仲夏夜之梦》全剧,莎士比亚对人性的深度顿悟像座庄严奇掘的大厦一样慢慢地显现出来了。受到摹仿性欲望威胁的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以为自己的欲望是真实的,都认为是他人有意与己为难,于是人与人毫无必要地竞争,造成了现实危机,难以化解。于是,莎士比亚构造出一座神奇的仲夏夜森林,让饱受摹仿性欲望之苦的人进入其中看看人性的真实。梦幻中,人终于认识到摹仿性欲望的真实存在,开始认识到所有赋予欲望客体的神话般的色彩,只是摹仿性欲望的投影。摹仿性欲望是虚幻的,归根到底,现实世界中,人们为了争夺欲望客体而彼此恶语相向,乃至兵戎相见,并不是因为欲望客体的稀少,也不是因为欲望客体的崇高价值,乃是因为人人总是互相摹仿彼此的欲望,乃是因为人人互为主体和客体,乃是因为人人厌弃自我而规避他者的存在。当人能够认识清楚摹仿性欲望的虚幻,能够正视自我接受自我,人就能够超越随之而来的攀比、嫉妒、虚荣乃至竞争,人就能够如实地接受欲望的客体,人就能够返回现实世界,和平相处,各归其根,备得其所,乐天安命。

艺术特色

《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亚所有戏剧中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戏剧。它的思路特征主要是为了反抗封建婚姻,追求自由恋爱,实现人世间普遍的和谐以及幸福。莎士比亚以多种修辞的运用、模糊词和双关语的使用、语言具有浪漫色彩、独白和歌唱的大量使用、表达手法的奇特等艺术表现手法,既展现了幻想世界的生活又展现了现实世界的图景。通过这种手法,作者将其追求自由和人人平等等一些思想加入了作品中。

首先是超越时空。莎士比亚将整个故事安排在古希腊时代,但是可以很容易看出《仲夏夜之梦》其中人物的思想和他们语言的特色都是属于伊利莎白文艺复兴的时代,当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不触犯封建统治者又能表达作者的理想主义思想。这种构思使得作者在写作中更能尽情发挥。还有一点就是,作者在剧情中也增加了属于不同国家与时代的一些仙人和精灵,使得整个剧情更加传奇和浪漫。

除此之外,作者讲剧情中的主要情节在仲夏夜的森林中展开,仲夏夜的森林代表了整个自然界的生命力。以此为背景使得作者的浪漫主义情怀和其幻想得到充分的发挥,强烈的表达了作者的生活理想。以此可见这种手法使整部剧更玄幻但又更能表达作者的思想。

第二是混淆物我。莎士比亚在《仲夏夜之梦》中将普通人的思想感情注入贵族、精灵、仙人、蛛网、飞蛾等生物中。以此为基础塑造了善良、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这种表现方法不仅增加了整部剧本的传奇色彩,也增加了表现人生。在全部剧情结束时,精灵浦克在谢幕时对观众说的话意味深长,在这里可以看出,《仲夏夜之梦》中出现生物,他们不属于超现实的仙灵,但是是属于人生的仙灵。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出,剧中出现的仙灵都是人生的影子,而“梦”则是人生的缩影。这部剧表达的实质其实就是人生的诗意升华。在剧中因淘气的浦克错点“爱微花”花汁,拉山伯和狄米特律斯一同热烈追求海伦娜,并且背弃了前爱赫米娅。这些剧情更加增添了喜剧色彩,并且为最终美好的结局埋下伏笔。

第三是巧设情节。开始在戏剧最初,讲的是有四位男女之间的爱情纠葛,正在这时候公爵和女王的婚礼也将举行。我们可以看出如果剧情开始的时候没有他们的婚礼,不会有郝米娅为自由爱情斗争的胜利。其次,如果没有浦克的错误,他没有将花汁错误的滴入狄米特律斯的眼中,当然也不会有最后的大结局。最后是支部匠被浦克的玩笑中变成了驴首人身的怪物。这些种种巧合都让整个剧情增加了喜剧色彩。作者这样安排的原因无非是为下一次的情节做铺垫。正是这种巧设剧情的手法,让整部剧看起来自然发展,剧情连贯,易于读者的接受。

第四是制造悬念。莎士比亚的讲整部剧情立足在现实生活基础之上的,同时他也加入了自己的想象。这样达到了将现实和幻想统一的效果。本剧主要有四条线索,使得剧情以此展开,这些线索相互关联但又独立的展开;情侣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爱情故事。除此之外文中的次要线索是公爵和女王的结婚,还有一条就是仙王和仙后的争吵以及他们最后的和解。次要线索的展开是要服从主要情节的,不能偏离主要线索。这样以来这四条线索最终达到了相互映衬的效果。增添了全文生动性和逼真性。在剧情中开始观众会为海伦娜担忧,因为赫米娅受到了拉山德和狄米特律斯的爱慕,但是巧合的是由于误打误撞两个男主受到花汁的魔力,转向去追求海伦娜的时候,读者们又开始为赫米娅担心。这样反复的剧情安排使得读者们措手不及,难以预测最后的结果。

作品影响

《仲夏夜之梦》被公认为是莎士比亚的第一部杰作,是莎士比亚演出次数最多的喜剧,也是最受观众喜爱的喜剧。

作者简介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Shakespeare1564-1616)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莎士比亚于1564年4月23日出生在英国中部斯特拉福德城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幼年在家乡的文法学校念过书,学习拉丁文、文学和修辞学。后来家道中落,曾帮助父亲经商,1578年左右只身到伦敦谋生,据说从事过马夫或仆役一类当时被看作“最下等的职业”。后来当了演员和编剧,随着剧团到各地巡回演出,与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有比较广泛的接触。他在剧团里扮演过像《哈姆莱特》中的鬼魂之类的配角,也担任过导演,但主要是编写剧本,开始时不过是给旧剧本加工,逐渐由加工而改写,或自己创作.他后来成了剧团的股东,1613年左右从伦敦回到家乡,1616年4月23日逝世。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