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北京麋鹿苑博物馆

北京麋鹿苑博物馆又名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位于大兴区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主要展示内容有“麋鹿沧桑”展览(包括麋鹿与自然、鹿与文化、麋鹿苑)、世界灭绝动物墓区、东方护生壁画等内容。博物馆占地面积64万平方米。其中沼泽300亩,天然草场320亩,池塘60亩,科研、生活管理区60余亩。2001年固定展览“麋鹿沧桑”在科普楼展出。博物馆主要展示内容有“麋鹿沧桑”展览(包括麋鹿与自然、鹿与文化、麋鹿苑)、世界灭绝动物墓区、东方护生壁画等内容。
官网
http://www.milupark.org.cn/cn/index.html
地址
北京市大兴区旧宫镇旧忠路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09:00~16:00
建议游玩时间
2小时
博物馆等级
国家二级(行业)
地址
北京市大兴区旧宫镇旧忠路
目录

发展历史

南苑(Nanyuan)元、明、清三代皇家苑囿,现仅存遗址。位于北京市永定门外永定河冲积扇中部,曾是河湖广布、草木葱郁之地。

元始建时称“下马飞放泊”,是元朝贵族打猎的地方。

明永乐年间扩大,修以围垣,周长60公里,谓之“南海子”。周辟四门,内建衙署,设总提督一人、提督四人负责管理。苑内分为四部分,各有一名提督管理,管辖海户400人。苑内设立二十四园,养育禽兽,种植果蔬,供皇帝和官僚贵族打猎享乐。后日渐荒芜,明隆庆年间,南苑已经很衰败。

清代继续经营,修建4处行宫、若干庙宇,原明朝的两处提督衙门改建为行宫(旧衙门行宫、新衙门行宫),新建团河行宫。南苑一部分作为操兵练武之所,筑晾鹰台,作为检阅台,清帝多次在此校阅八旗军队。平时严禁平民进入,同治间于此设神机营。苑内多獐子、野兔、麋麂(四不象),并圈养老虎,作为狩猎之用。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日军闯入园中焚毁建筑、射杀动物。1901年后荒废,由皇家发行“龙票”,准招佃屯垦,始有人于苑内抢占土地建立庄园。后神机营营房建南苑机场。

辛亥革命后仍为驻兵重地。冯玉祥在1924年建“思罗堂”,又称“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南苑镇福音堂”,位于南苑镇西二道街1号,建筑面积167.1平方米,可容纳500多人聚会,李昌源为本堂首任牧师(1894—1973,山东省泰安人,毕业于北京汇文神学院)。文革期间该房产被北京博兰特食品工贸集团南苑中心占用。

1949年后发展为北京近郊重要农业区和工业区。位于西南隅的清团河行宫遗址已辟为公园,南海子麋鹿苑也建在苑中。

麋鹿1985年回归中国前,国内外动物保护专家为麋鹿回归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其中一项就是选址,为麋鹿选择一个回家的地点,场地的选择对重引进项目至关重要,它既要适合麋鹿生存、繁衍的要求,又要便于项目的实施管理和推广。中外科学家在麋鹿历史分布区域的辽宁、山东、江苏、上海等地考察,最后确定北京南海子,其原因是北京南海子是麋鹿科学发现地、模式种产地、最后灭绝地,野生麋鹿的历史分布地,处在首都,交通方便,研究机构云集等具备多种有利条件。

1993年麋鹿苑的麋鹿已达200余头,1997年苑内建成野生动物散养区、展示区、野餐区、野营区。2000年馆内有麋鹿130余头。苑内还有白唇鹿、马鹿、梅花鹿、狍子等其他鹿科动物和普氏野马等,另有灰椋鸟、大斑啄木鸟等鸟类。

南海子麋鹿苑位于北京南郊,距天安门直线距离约20km。经过百年的社会巨变,这座历经元、明、清三代的著名园囿,除一个团河行宫尚存外,曾因保存麋鹿而蜚声海外的猎苑几乎荡然无存。就连绵延一百多里的三米高墙也早已消失无痕,只在北京地图上留下几座苑门的名称。然而麋鹿的故事却并未随风飘去,它们不仅记载于宫廷史籍中和镌刻在帝王收藏的麋角上,而且还留在村庄的名称里和村民世代相传的记忆中,就连大红门、小红门、旧宫、鹿圈等地名仍然存在,在这里偶尔还可以挖到埋藏在河边泥沙下的麋角。

建筑布局

博物馆占地面积64万平方米。其中沼泽300亩,天然草场320亩,池塘60亩,科研、生活管理区60余亩。2001年固定展览“麋鹿沧桑”在科普楼展出。博物馆主要展示内容有“麋鹿沧桑”展览(包括麋鹿与自然、鹿与文化、麋鹿苑)、世界灭绝动物墓区、东方护生壁画等内容。

场馆特色

南苑围猎,皇权之争

南苑曾经是元明清三朝的皇家猎苑,地处北京南郊,占地210平方公里,面积相当于老北京城区的3倍。由于满洲是个骑射的民族,所以明清各朝的皇帝,每年春天都要到南苑打猎。这里也因此流传了许多关于皇家争权的故事,咸丰兄弟的皇位之争,就是其中的一个。

清朝前期,从太祖努尔哈赤到康熙皇帝的100多年时间里,是建立政权、平定叛乱、恢复经济的关键时期。皇权斗争也因此而异常的激烈。雍正即位后,他从自己争夺皇位的亲身经历中吸取教训,创建了“秘密立储”制度。就是将立储谕旨秘藏在匣内,放到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直到皇帝驾崩时,才由御前大臣共同拆封,当众宣布由谁继位。

这种方法很巧妙,令所有有心皇位的皇子都心存希望,会努力用帝王的标准来塑造自己的形象,希望赢得父皇的好感。这使争夺皇位的斗争变得缓和了许多。雍正之后,经乾隆、嘉庆,皇位传到了道光。道光共有9个儿子,64岁的时候,九子中三位早逝,一位过继给亲王,三位年纪不到6岁,有能力竞争帝位的只剩下14岁的四皇子奕詝和13岁的六皇子奕欣两兄弟了。

在诸位皇子中,又唯有这两兄弟关系最为密切。他们从小在一起读书习武,兄弟俩不仅成长为熟读经史、兼通诗文、擅长骑射的少年才俊,还共同研创出枪法二十八式、刀法十八式,使得道光皇帝十分欣慰。四皇子10岁时,生母孝全成皇后突然去世,他便由六皇子的生母孝静贵妃抚养。兄弟俩感情更深一层,如同一母同胞。兄弟俩感情很好,但说起来这也是不幸,因为皇位只有一个,究竟谁能成为皇位继承人呢?有关道光立储的故事,民间有多种说法,其中“南苑围猎、藏拙示仁”就是一个。据传说,道光晚年时命皇子们随驾到南苑围猎,检验皇子骑射才干。六皇子武艺超群,在围猎中获得猎物最多。而四皇子却站在一旁,不发一箭。原来,四皇子知道自己骑射不如六皇子,事前请他的老师杜受田出了个高招。善于揣摩道光心理的杜受田说:阿哥千万别发一枪一箭,而且要约束手下人不得捕捉动物。皇上如果问及原因,你便说现在正值春天鸟兽万物孕育的时候,不忍心伤害它们,也不愿用这种方式与弟弟们竞争。四皇子照计而行,果然道光非常高兴,赞叹道:这真是具有帝王心胸的人说的话啊!

结果可想而知,咸丰顺利地继承了皇位,成了九五至尊。

南囿秋风

2005年8月24日是我国珍稀鹿科动物麋鹿从英国乌邦寺回归祖国20周年。北京南海子麋鹿苑为此在麋鹿苑中兴建了一处“麋鹿回归纪念园”,近日落成的燕京十景之一“南囿秋风”纪念碑为麋鹿回归纪念活动拉开了序幕。

“南囿秋风”指的是明清时期的南海子,位于北京南郊,占地210平方公里,面积相当于老北京城区的3倍,是古代北京地区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皇家游猎场所。古代南海子内泉水、湖沼星罗棋布,河道纵横。如小龙河、凤河、凉水河以及一亩泉、大泡子、双泡子、后泡子、三海子等河流、泉、湖一直保留到今天。丰富的地下水源,适中的水、热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古代南海子地区成为京城近郊水草肥美,景色秀丽的旅游佳地和狩猎场所。为什么叫做南海子呢?在我国北方,人们常把大片积水的湖沼叫做海子,如北京城内的三海,紫禁城北的北海子(即积水潭)等。明朝永乐年间在扩充元代下马飞放泊辟建皇家苑囿时,为了与城北的北海子区别开来,就把这一带叫做南海子。

明永乐帝迁都北京后,每年都要在南海子里进行大规模的狩猎和练兵活动。之后100多年间,明代诸帝在南海子内大兴土木,先后修筑了旧衙门提督官署、新衙门提督官署以及关帝庙、灵通庙、镇国观音寺等建筑。并按照二十四节气修建了“二十四园”,派1000余名海户放养和守护麋鹿、黄羊等禽兽。经过明代历朝的多次营建修缮,南海子已经成为北京南郊著名的皇家苑囿。海子里绿草如茵,百花争艳;鹿鸣双柳,虎啸鹰台。每到秋季,晴云碧树,果红叶黄,别有一番特色;被誉为“燕京十景”之一,其名曰“南囿秋风”。明朝大学士李东阳《南囿秋风》诗中有“落雁远惊云外浦,飞鹰欲下水边台”的诗句,形象地描绘了南海子的优美景色。

作用价值

北京南海子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南海子麋鹿苑位于元明清三朝皇家猎苑的核心,也是麋鹿模式标本产地和公认的本土最后灭绝地。1865年法国传教士就是在这里发现的麋鹿,并将一部分标本运回法国巴黎自然博物馆。因此将麋鹿准确地重引进到它们百年前栖息的地方,成就了麋鹿兴衰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为物种重引进项目增添了光彩和魅力。

经过了百余年的历史变迁,南海子皇家猎苑虽已旧貌难寻,但在遗址的核心地区尚存一个地势低洼,杨柳拂岸,芦苇丛生的海子,这里仍然保存当年麋鹿生息所需要的湿地环境。

南海子位于北京郊区,便于得到国家主管部门和权威人士的持续支持,保证项目能够最终完成不致半途而废。

更为难得的是南郊农场的领导出于对自然保护的支持,对麋鹿还家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的理解,同意将包括海子在内的近千亩土地无偿提供给该项目使用。

麋鹿苑处在首都,与国家和地方的研究院所联系、合作都极为方便,便于得到国内外保护机构和专业人士的帮助指导,保证项目的正确方向。

基于上述原因,麋鹿的回归首选北京南海子。麋鹿回归以来,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与中科院动物所、中科院植物所、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理化测试中心等进行了多方面的麋鹿基础科学研究,为麋鹿保护的成功提供了科学保障。

十九世纪初,被掠往欧洲一些国家动物园内的中国南海子麋鹿,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而临着灭绝的威胁。这时,英国有一位热心动物保护事业的贝德福特公爵十一世意识到这种鹿科动物正处于濒临灭绝的危险境地,于是就出高价钱,把散居在巴黎、柏林、科隆、安特卫普等地动物园内的18头麋鹿全部买下运回英国,放养在他家景色秀丽、水草丰茂的乌邦寺庄园内。到1913年,麋鹿的数量就增加到75头;到1948年乌邦寺庄园里的麋鹿已经有255头。据1982年调查,全世界各国动物园中的麋鹿总计约1100多头。所有这些麋鹿,都是原来生活在乌邦寺庄园那18头麋鹿的后代。

1979年以来,我国著名动物学家谭邦杰等呼吁把流落国外的麋鹿引回中国,恢复我国的麋鹿种群。他的倡议,得到了英国乌邦寺庄园的主人塔维斯托克侯爵的热烈响应。1984年11月,英国塔维斯托克侯爵决定,将22头麋鹿无偿赠送给我国。我国有关方面对此做了可行性科学论证后,一致认为,无论从文化历史意义,还是从自然生态环境考虑,北京南郊明清皇家苑囿南海子旧址是麋鹿重新引回中国的理想地点。塔维斯托克侯爵在来信中充满友好情谊地说:“对我和我们家族来说,能与中国合作将麋鹿重返故园,的确是一件极为令人振奋的事情。”1985年5月,位于北京大兴北部的南海子麋鹿苑开始兴建。这一带是明清皇家苑囿南海子里的三海子,900余亩的湖沼荒原还保留了原来的自然地理景观。“蒲苇戟戟水漠漠,凫雁光辉鱼蟹乐。”湖岸四周垂柳成荫,碧野铺芳;湖滨芦苇摇曳,野鸭、灰鹤等10多种水禽在湖面嬉戏。风光秀丽,景色优美,是麋鹿繁衍和栖息的理想环境。

1985年8月24日,22头麋鹿(其中两头转送上海市动物园)从英国乌邦寺安全运抵北京,当晚便转运到南海子麋鹿苑,实现了麋鹿重返家园的夙愿。11月11日下午,中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负责同志与英国塔维斯托克侯爵在南海子麋鹿苑举行了隆重的放鹿仪式。20头麋鹿满怀着对故土的眷恋之情踏上了故园的土地,欢快地奔驰着,逐渐消失在草场深处。此情此景,令人万分激动。是啊,望着麋鹿那活泼可爱的身姿,回想起它们近百年来的不幸遭遇,使人深切地感受到,麋鹿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清朝末年,国运衰微,天灾人祸,致使麋鹿流落异国他乡;今天,饱经忧患的祖国,政通人和,百废俱兴,麋鹿重返家园的夙愿才得以实现。这是一件多么具有历史意义、值得庆贺的事啊。

为了加快南海子麋鹿苑内麋鹿种群的繁殖和复壮,1987年9月8日,英国乌邦寺公园又赠送给南海子麋鹿苑18头雌麋鹿。80多年前,英国贝德福特公爵十一世收集了18头麋鹿,精心饲养,才挽救了这一濒临灭绝的珍稀物种;今天,他的曾孙塔维斯托克侯爵为发展中英两国人民的友谊,恢复南海子麋鹿苑麋鹿种群,又做出了新的重大贡献。“麋鹿还家”是一项重要的自然保护项目,这是拯救濒危物种的一个创举。对此国际上曾评论说:“将一个物种如此准确地引回它们原栖息的地方(北京南海子),这在世界上的重新引进项目中堪称独一无二。”麋鹿重返家园,不仅有助于这珍稀物种的保护,也是加强中英两国人民友好关系的一篇友谊佳话。

参观信息

公交路线

可乘公交车至旧宫、亦庄、德茂庄后换乘其它交通工具延路标指示方向到达。

可乘开发区6路(泰河一街西口—泰河一街西口)到南海子公园站下车即到。

可乘兴专3线(贵园南里—德茂)到南海子郊野公园站下车即到。

可乘兴16路(贵园南里—黄村火车站)到南海子郊野公园站下车即到。

可乘453路(开发区交通服务中心—南小街西里)到南海子郊野公园站下车即到。

行车路线

旧宫十字路口向南3.5公里。

亦庄镇政府西南约4公里。

最佳行车路线:五环路亦庄桥向南,沿路标指示方向前行即可。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