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宾阳酸粉作为爽口消暑的夏日食品,以其特有的嫩滑、酸甜可口、香脆诱人而闻名遐迩。酸粉是一种凉拌粉,把酸甜的酱水拌到蒸粉托里,加以红烧肉、腊牛肉巴、油炸肉、酸豆芽、花生米、蒜末、生辣椒等佐料,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酸粉便呈现在你的眼前。
相传,北宋皇祐五年(1053),朝廷派枢密副使狄青率部南征侬智高来到宾州(今宾阳县),而侬智高则在距宾阳县城以西19公里的昆仑关凭险固守。狄青于元宵之夜在营中张灯结彩、欢宴过节以迷惑对方,暗中却派出两千轻骑从背后偷袭昆仑关,而后突然前后夹击。侬智高措手不及,大败而逃,遁往云南大理,狄青大获全胜。在宾阳居留期间,狄青部下多为北方人,不喜欢吃米饭,提出要吃面条,而宾州盛产大米,没有面条,难以满足要求。但是,再难也难不倒精明的宾州人。人们用大米浸泡后,磨浆蒸成米粉,配以卤水肉片等作料送到营中。将士食后,对米粉啧啧称赞。时逢南国早春,气温骤升,闷热如夏,北方将士不服水土,出现了拉肚、发痧、不思饮食等现象。宾州人又精心将米粉再度改造,蒸成薄薄的粉片,配以米醋、酸黄瓜、香菜等调料让将士食用。想不到,这种酸粉真神,将士们食后顿觉胃口大开,神清气爽,拉肚和发痧竟也不治而愈。将士都称这种有提神、消暑、止渴、开胃、祛湿除热功效的粉为酸粉。从此,宾州酸粉成了当地一种奇特的小吃,代代相传,经久不衰。
1990年,在南宁举行的全国第四届民族运动会,宾阳酸粉被指定参加食品小吃一条街展销,由于其风味独特,运动会期间每天早上8、9点钟众多食客排长队等候品尝,会后统计平均每天售出七百多斤。1995年,在南宁南方大酒店举行的全区名菜、名点、名小吃评比活动中,宾阳酸粉荣获"优秀小吃"称号,2000年,又被授予"名小吃"称号。
宾阳人爱吃酸粉,粉店食者如云,加上络绎不绝慕名而来的外地食客,使得宾阳县城的宾馆酒楼和小饭店、大排档,到处都有酸粉供应。而满街的酸粉摊中,要说历史最久、味道最佳的,当首推芦圩南街酸粉了,这里的颜家、关家、邹家、老扁酸粉世代相传,历久不衰。南街酸粉选料上乘,手工制作,别具一格。
关于可口的宾阳酸粉,还有一段美如其味的传说呢。传说有一孝顺的媳妇对家婆特别好,家婆生病了,不能吃硬的食物,没有胃口,媳妇看着家婆日渐消瘦,心里着急,就变着法子给她做好吃的。可是炎炎夏日,家婆又吃不下油腻的东西,媳妇就把米磨成粉,和着水蒸得酥软酥软的,加以糖醋、佐料,使家婆的胃口大开。经过媳妇的精心侍候,家婆的病很快好了,酸粉也就随着媳妇孝顺的佳话传了下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宾阳酸粉历史悠久,它以特有的民间风味闻名县内外。盛夏、酷秋时节吃上一碗,顿感凉爽透体、心旷神怡、精神倍增,具辟邪祛暑之奇效。宾阳酸粉作为冷盘小吃,它粉质雪白幼嫩,配料金黄喷香,上面放上几片清脆的酸黄瓜和少许鲜红的辣椒末,令人垂涎欲滴。加上其爽滑可口、酸甜适中、柔滑香脆兼而有之的口感,使人胃口大开。1990年,在南宁举行的全国第四届民族运动会,宾阳酸粉被指定参加食品小吃一条街展销,由于其风味独特,运动会期间每天早上8、9点钟众多食客排长队等候品尝,会后统计平均每天售出七百多斤。1995年,在南宁南方大酒店举行的全区名菜、名点、名小吃评比活动中,宾阳酸粉荣获"优秀小吃"称号,2000年,又被授予"名小吃"称号。
宾阳酸粉制作工序讲究而复杂:
一、磨浆及蒸制:要精选上好二春米,经24小时泡浸并淘洗。磨浆要用土制的石磨(机器磨制的米浆粗糙不幼嫩),米浆要经过7天反复的漂浆,漂浆期间要根据气温的不同进行不定时的换水。蒸制则采用大铛木盖浮托蒸法,蒸熟一条折叠一条并抹上一层花生油。
二、制作配料:配菜有叉烧、炸波肉、炸牛肉巴、炸灌风肠、炸花生或黄豆并腌制新鲜黄瓜。
三、煮卤水、调糖醋:将陈皮、八角、葱条等十多种香料用纱布包好,加水、盐、蚝油味精等加温煮制卤水。再用糖、盐、米醋调制糖醋至酸甜适口。
切好米粉放在碗内,将切好的叉烧等配料平摊在米粉上,再放些鲜红的生辣椒和蒜茸、香菜,浇上卤水以及糖醋,加些花生油,一碗爽滑可口的宾阳酸粉就可摆在你的面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