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马村煎包

马村煎包是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特色小吃,现已覆盖鲁西南。马村煎包皮薄、馅丰、油多,薄而不漏,油而不腻,刚出锅的是最好吃的,时间稍长色、香、味均逊色很多。马村煎包经过了战争的峥嵘岁月,伴随了新中国的诞生。改革开放的今天已由原来的地方小吃,逐步变为响边大江南北的嘉祥名吃。目前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已享有较高的声誉,且愈来愈高。
目录

基本介绍

马村煎包始于30年代初,正宗传人闫会平(1908年1月—1984年4月)系嘉祥县马村镇人。马村煎包,经不断改进、加工、完善,逐步形成了独特的一套调面、调料及其他配方、配料技术。致使马村煎包的声誉80多年一直昌盛不衰、倍受青睐。

40年代中期,“天津狗不理”高老板,曾专程来到马村,品尝煎包后赞誉:“马村煎包于狗不理包子相论,有过之而无不及”。解放战争时期,杨勇、田英、曾之尚等老一辈革命家都对马村煎包高度赞美。

在解放初期,嘉祥县马村公社驻地每十天有两天集。集市上有一位有绝顶手艺的老人叫闫会平。他制作的水煎包名振四方,具有相当的名气。当地有句口头禅:“白白胖胖、肉丸当当、老少不欺、公公道道一毛钱。”他发面的手艺特别好,包子出锅后又白又胖;羊肉馅儿不仅口味奇特诱人,而且肉馅上劲包团,用口咬开,正中间是一个奇香爽脆的肉丸(肉丸当当);老少不欺是讲他诚信经营,公公道道一毛钱是指物美价廉的大包子每个仅售一毛钱。精巧的制作工艺,诱人的形态和口味,使他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可是他平时不卖,只有到了马村集这一天,他才拉上大篷,支上两口大锅,轮番煎烹,买包子的人排成了长龙。挑拣的不卖,包圆的不卖,也就是说排队买包子轮到我了,这一锅我全要,对不起,不可以,后面排队的人吃不上要落抱怨的。雪白油亮、金黄色的疙瘩、咬开奇香流油,真乃诱人食欲。十里八乡的人去赶集,为的是到集上能吃上让人回味无穷的“闫家水煎包”。

马村煎包经过了战争的峥嵘岁月,伴随了新中国的诞生。改革开放的今天已由原来的地方小吃,逐步变为响边大江南北的嘉祥名吃。目前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已享有较高的声誉,且愈来愈高。

马村煎包属速食类食品,若三人操作,5-10分钟便可煎出60-150个煎包,可供5-15人食用。煎包分为羊肉馅、牛肉馅、素馅等种,热吃口味较佳,外观呈椭圆形。肉馅煎包(纯精肉调馅)每个抱有深圆肉团,香味宜人。素馅煎包皮松亮白,味鲜色清。其特点为:馅香而不腻,油大而色清,面白揉和,个大且实惠。

迄今,马村煎包已被《嘉祥县志》、《嘉祥石记》列入名吃,载入嘉祥史册。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闫会平老人过世。他有四个儿子,其中有两个从政,只有老三和老四继承了父业,那煎包做得的确叫绝。

于闫家煎包的名气越来越大,改革开放以后,从事煎包营生的人也越来越多。从乡镇到嘉祥城,再从县城到济宁市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有“正宗的马村煎包”,其经营的目的是在用闫会平老人的品牌。笔者问过这些经营煎包的人,就连马村镇的人都很少,这说明一个问题,人人都在注重品牌效应。

菜品特色

为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特色小吃,现已覆盖鲁西南。

马村煎包皮薄、馅丰、油多,薄而不漏,油而不腻。

刚出锅的是最好吃的,时间稍长色、香、味均逊色很多。

词条所在榜单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