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太平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它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南北最长约15900千米,东西最宽约19000千米,总面积为18134.4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957米,最大深度11034米。海洋最深处为马里亚纳海沟(11034米),平均盐度为34.62‰,沿岸国家包括中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
目录

基本介绍

太平洋一词出现于16世纪20年代,由大航海家麦哲伦及其船队首先命名的。1519年9月20日,航海家麦哲伦率领270名水手组成的探险队从西班牙启航,西渡大西洋,他们顶着惊涛骇浪,吃尽了苦头,到达了南美洲的南端,进入了一个海峡。这个后来以麦哲伦命名的海峡更为险恶,到处是狂风巨浪和险礁暗滩。又经过38天的艰苦奋战,船队终于到达了麦哲伦海峡的西端,然而此时船队仅剩下三条船了,队员也损失了一半。

又经过3个月艰苦航行,船队从南美越过关岛,来到菲律宾群岛。这段航程再也没有遇到一次风浪,海面十分平静,原来船队已经进入赤道无风带。饱受了先前滔天巨浪之苦的船员高兴地说:“这真是个太平洋啊!”从此,人们把美洲、亚洲、大洋洲之间的这片大洋称为“太平洋”。

地理环境

太平洋,北到白令海峡,北纬65°44′,南到南极洲,南纬85°33′,跨纬度151°。东到西经78°08′,西到东经99°10′,跨177个经度。南北长约15900千米,东西宽度约19900千米。从南美洲的哥伦比亚海岸至亚洲的马来半岛,东西长21300千米。包括属海的体积为71441万立方千米,不包括属海的体积69618.9万立方千米。包括属海的平均深度为3939.5米,不包括属海的平均深度为4187.8米,已知深度11033米,位于马里亚纳海沟内。北部以宽仅102千米的白令海峡为界,东南部经南美洲的火地岛和南极洲葛兰姆地(GrahamLand)之间的德雷克(Drake)海峡与大西洋沟通;西南部与印度洋的分界线为:从苏门答腊岛经爪哇岛至帝汶岛,再经帝汶海至澳大利亚的伦敦德里(Londonderry)角,再从澳大利亚南部经巴斯海峡,由塔斯马尼亚岛直抵南极大陆。

气候

太平洋由于面积广阔,水体均匀,气候有利于行星风系的形成,特别是南太平洋更为突出。北太平洋情况不同,东西两岸差异悬殊,以俄罗斯东海岸的严冬和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温和的冬季对比鲜明。信风带位于东太平洋南北纬30°-40°之间的副热带高压中心和赤道无风带之间。

中纬度地区、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辐合形成副极地低压带。两个风带气温、湿度相差悬殊,极地东风带锋面甚为猛烈,冬季尤为突出。西太平洋(北纬5°-25°)菲律宾以东、南海和东海洋面上,夏秋之间,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产生超低压中心,形成猛烈的热带风暴,即台风。夏季亚洲大陆为低气压,北太平洋气流向大陆运动,冬季情况相反,形成广大的季风气候区。北太平洋的海水温度比南太平洋高,这是因为南太平洋水域更广阔,并受南极地区冰山及冷水团的影响。信风带的海水含盐度比赤道地带低。赤道附近含盐度小于3.4%;北部海域含盐度,小于3.2%。太平洋的洋流在信风影响下自东向西运动,形成南、北赤道暖流。

南、北赤道暖流之间的中轴线上产生相反的赤道逆流,从菲律宾东岸流向厄瓜多尔西岸。北赤道暖流在菲律宾附近转北流向日本东面的黑潮;北赤道暖流的支流经对马海峡进入日本海,称对马暖流。黑潮在东经160°附近转向东流,称北太平洋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向东运动,到北美洲西海岸转向南流,称加利福尼亚寒流。这样就形成了北太平洋环流。此外,白令海海流向南流,称为堪察加寒流,又称亲潮,流向日本本州岛东面,在北纬36°附近与黑潮相遇。南赤道暖流抵所罗门群岛之后,向南流成为东澳暖流,折向东卷入西风漂流,至南美洲西面、南纬45°附近分为两支,一支向东经德雷克海峡进入大西洋;另一支折向北流,即秘鲁寒流。这样形成南太平洋环流。

地形地貌

安山岩线(Theandesiteline)是太平洋地貌中重要的分界线,将中部太平洋盆地较深层的火成镁铁岩及大陆边沿的半沉降火成长英岩分隔开来。安山岩线沿加里福尼亚州西端岛屿、阿留申群岛南端、堪察加半岛东端、千岛群岛、日本群岛、马里亚纳群岛、所罗门群岛,直达新西兰;亦向东北伸延至安第斯山脉西端、南美洲及墨西哥,再折返加州。印尼、菲律宾、台湾、日本、新几内亚、新西兰等澳洲大陆及亚洲大陆的东部延伸地区全在安山岩线以外。

陆地

处于太平洋海域内的陆地是新几内亚岛——也是世界第二大岛屿。太平洋上几乎所有较小的岛屿都位于北纬30度及南纬30度之间,由东南亚延伸至复活节岛;其余的太平洋海域差不多都全被水覆盖着。

连接夏威夷、复活节岛和新西兰而成的波利尼西亚大三角包围了不少岛屿,它们分别是库克群岛、马克萨斯群岛、萨摩亚群岛、社会群岛、托克劳群岛、汤加群岛、土阿莫土群岛、图瓦卢群岛和瓦利斯和富图纳群岛。

赤道以北及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有许多密克罗尼西亚的小岛,当中包括加罗林群岛、马绍尔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

在太平洋的西南角则有由新几内亚为首的美拉尼西亚。其他美拉尼西亚的重要群岛还有俾斯麦群岛、斐济群岛、新喀里多尼亚岛、所罗门群岛和新赫布里底群岛等。

太平洋的岛屿类型多样,四个类型的岛屿都有:陆边岛、冲积岛、珊瑚礁和火山岛。陆边岛位于安山岩线以外,包括新西兰的新几内亚岛和菲律宾群岛、台湾岛等,这些岛和附近的大陆相连。火山岛,如布干维尔岛、夏威夷岛和所罗门群岛等,很多还有活火山活动。

岛屿

太平洋约有岛屿一万个,总面积44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岛屿总面积的45%。大陆岛主要分布在西部,如日本群岛、加里曼丹岛、新几内亚岛等;中部有很多星散般的海洋岛屿(火山岛、珊瑚岛)。

太平洋岛屿众多,主要分布于西部和中部海域,按性质分为大陆岛和海洋岛两大类。大陆岛一般在地质构造上与大陆有联系,如日本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以及世界第二大岛新几内亚岛等。海洋岛分为火山岛和珊瑚岛。太平洋中部偏西广大海域,自西向东有三大群岛: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玻里尼西亚。其中美拉尼西亚群岛多为大陆岛,波利尼西亚群岛的夏威夷群岛是火山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几乎都是珊瑚岛。

海底地形

可分为中部深水区域、边缘浅水区域和大陆架三大部分。大致2000米以下的深海盆地约占总面积的87%,200-2000米之间的边缘部分约占7.4%,200米以内的大陆架约占5.6%。北半部有巨大海盆,西部有多条岛孤,岛弧外侧有深海沟。北部和西部边缘海有宽阔的大陆架,中部深水域水深多超过5000米。夏威夷群岛和莱恩群岛将中部深水区分隔成东北太平洋海盆、西南太平洋海盆、西北太平洋海盆和中太平洋海盆。海底有大量的火山锥。边缘浅水域水深多在5000米以上,海盆面积较小。

火山地震

全球约85%的活火山和约80%的地震集中在太平洋地区。太平洋东岸的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和太平洋西缘的花彩状群岛是世界上火山活动剧烈的地带,活火山多达370多座,有“太平洋火圈”之称,地震频繁。

洋流潮汐

太平洋洋流大致以北纬5-10°为界,分成南北两大环流:北部环流顺时针方向运行,由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组成;南部环流反时针方向运行,由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组成。两大环流之间为赤道逆流,由西向东运行,流速每小时2千米。

潮汐多为不规则半日潮,潮差一般为2-5米。

太平洋水温随纬度而异,在极地附近接近冰点,在赤道则大约为25至30℃左右。海水的含盐量则在中纬度较高:靠近赤道的水全年雨量充足,靠近极地则因寒冷而少蒸发,以致这两处的含盐量较低。整体来说,太平洋的海水要比大西洋的温暖。在北半球,太平洋表面海水主要以顺时针方向流动(北太平洋涡漩),在南半球则以反时针方向流动。北赤道暖流沿15°N,受信风带动向西推进,到达菲律宾附近转向北方,与日本洋流(又称黑潮)会合。

在大约45°N,黑潮分成两支。往南的一支重返北赤道洋流。另一支往北形成阿留申洋流,接近北美洲时推动白令海峡反时针方向的水流,往南成为寒冷缓慢的加利福尼亚洋流。

南赤道洋流沿赤道往西流动,在新几内亚往东南一转,在大约50°S转往正东方向。洋流在这段自西沿南太平洋流动,是为南极绕极环流一段。到达智利海岸时,洋流分成两支:一支经合恩角流进大西洋,另一支向北成为秘鲁洋流。

历史沿革

在史前时期太平洋地区发生过多次重要迁徙,

显著的一次是南岛民族(更明确地应是波利尼西亚人)从亚洲海边迁至大溪地,然后到达夏威夷和新西兰,后来还到了复活节岛。

欧洲人于16世纪早期见到了太平洋,曾横渡巴拿马地峡的西班牙航海家巴尔沃亚(VascoNúñezdeBalboa)(1513年)及以后在环球航行中横渡太平洋的麦哲伦(1519年-1522年)。

太平洋之名称起源自拉丁文“MarePacificum”,意为“平静的海洋”,是由一名受雇于西班牙的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命名。麦哲伦于1520年10月,率领5艘船从大西洋找到了一个西南出口(此后称为麦哲伦海峡)向西航行,经过38天的惊涛骇浪后到达一个平静的洋面,他因称之为太平洋。

更多推荐
十大好吃的烧鸡
十大好吃的烧鸡名单如下:道口烧鸡、符离集烧鸡、德州扒鸡、静宁烧鸡、沟帮子熏鸡、马集烧鸡、新乡烧鸡、大名二毛烧鸡、大山烧鸡、凌源烧鸡,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中国最有名最好吃的十大烧鸡排行 全国各地最有特色的十大美味烧鸡盘点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