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德尔海(WeddellSea),为大西洋最南端的属海,深入南极大陆海岸,形成凹入的大海湾。中心点地理坐标大致为南纬73°,西经45°。南临南极半岛,东为科茨地,最南是广阔的菲尔希纳(Filchner)和龙尼(Ronne)冰棚前方的冰障。海域经常被厚冰覆盖,在初夏时节,中西部的海冰向北漂流,几达南纬60°。
威德尔海是南极的边缘海,南大西洋的一部分。它位于南极半岛同科茨地之间,最南端达南纬83°,北达南纬70°至77°,宽度在550千米以上。威德尔海的南部大陆棚,宽约480千米。大陆棚与大陆坡交界处,海深约500米。海域属极地气候。动物有企鹅、威德尔氏海豹、海燕等。全世界的大洋底部冷水有一半以上源出南极海域,其中大部分即产生于威德尔海。表层海流以顺时针方向运动,沿科茨地西南流,再沿南极半岛北流,最后与西风漂流汇合。
1956-1958年“国际地球物理年”期间,美国、阿根廷、英国等国在其南部、东南部海岸建立一系列科学观测基地。
2005年1月21日,中国极地考察船“雪龙”号在威德尔海域开始沿西经8°线向南航行。22日,载着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队的“雪龙”号首次穿越了南纬70°线,进入了威德尔“魔鬼”海域的纵深之地,创造了中国船舶向南航行的纬度最高纪录。在威德尔海沿南极大陆的弧形海湾里,大大小小的冰块满布于海面。“雪龙”号小心翼翼地躲开大冰山,在这片“魔鬼”海域进行着海洋考察,基本完成了海水取样、生物资源调查等科考项目。24日,中国南极考察队在威德尔海的一座冰山上投放了首枚浮标。这枚由中国自行研制的极区浮标,可以连续不断地从漂移的冰山上,通过卫星向国内发送冰山的温度变化和具体方位。自此,中国终于成为了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战胜威德尔“魔鬼”海域的国家之一。
英国探险家和猎海豹者詹姆斯·威德尔(JamesWeddell)于1823年2月20日乘“珍妮号”帆船,从南奥克尼群岛出发,向东南方向航行,最远到达南纬74°15′,西经34°17′。1900年以发现者威德尔的名字命名该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