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乐安花灯会

佛山罗村乐安花灯会起源于明末清初,至今已延续三百多年历史,成为南海区内最大型的新春传统民俗活动之一,是佛山春节盛大的民俗活动。每年春节期间(大年初九),南海罗村都会举办一年一度盛大的“乐安花灯会”,五彩缤纷的莲花灯,吸引了珠三角地区游客前来观赏。每盏乐安花灯都是经过近百道工序纯手工制作而成,已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除了可以看到各色花灯,还可观赏佛山传统民俗工艺。
所在地/隶属
广东省乐安县
所在地/隶属
广东省乐安县
目录

基本介绍

举办日期

“元宵闹花灯”,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灯会多在正月十五。《南海县志》载:“花灯会,每年农历正月初九,乐安圩1.1公里长的大街,挂满各式造型的纸制花灯,各地游客络绎不绝。”

乐安的花灯会选择在正月初九,这和乐安的民间信仰习俗有关。乐安的民间信仰是道教,道教玉皇大帝被认为是天界的主宰,尊贵非凡,其神诞之日为正月初九日,乐安人俗称此日为“天公生”。乡俗对“天公生”的注重,比之庆祝新春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乐安,每年初八晚,新一天来临前夕,乐安圩气氛热烈,家家户户点了灯笼挂在门前,多备清香果品、花烛、斋碗,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在“天公生”这一天乐安还有许多禁忌:早晨起来洗脸后的洗脸水不可倒在地上,恐污了天公的脸;当天露天场所不扫地,屋内扫的垃圾也要放起来,第二天才倒;妇女内衣一律不准晾于外面,要在室内,以免有辱天公;不许宰生畜,因为上天有好生之德。既然上天有好生之德,那么与生育有关的花灯会自然要选在正月初九日的“天公生”了。

举办地点

在乐安的风俗中,由于桥梁具有的联结两岸的沟通功能,它的象征性在许多民俗事象中,自然地被引申到人生礼仪中,比如在我们的日常口语里,常常把帮助男女相识、相交之事,称作“牵线搭桥”。桥既然是人际交往的媒体,那么它在表达男女两性之间的交涉及其相关事象的隐喻方面就具有非常的意义了。

乐安是岭南水乡,桥梁众多,人们深信每座桥都有桥神,灯会选择在大桥下举行,便是由于桥的祈嗣功能。

在乐安还有一个关于桥的故事。大意是说,一个老汉在一座桥上歇脚,抽完一袋烟把烟锅往桥上一磕,不想那桥突然收缩了,他自己也掉进了河里。原来那桥是一个男根,烟锅一烫,它便缩了回去。在这里,是把桥隐喻为男性生殖器,而对男性生殖器的崇拜也是一种古老的生殖崇拜。

乐安人遇到产妇难产的情形,往往会跑到桥头为产妇烧香,祈求桥神开恩放行。

历史沿革

相传当时有一麦姓男子,多年前已娶妻,却一直未能生育,其妻劝说丈夫娶妾氏,以继香火,麦姓男子坚决不允。光绪乙亥年的正月初九,麦姓男子携妻来乐安圩闲游,在此买了一盏“观音送子莲花灯”,累了,便坐在一块石头上休息。意想不到是,在此年年末,其妻竟诞下一子。此后,这对夫妇每年正月初九都到乐安圩一游,并再买一只莲花灯还愿。

此事一传十,十传百,结婚多年没有生育的妇女,竞相效仿,据说结果都颇灵验,遂使乐安圩声名鹊起。精明的商家看到了商机,开始大量制作以莲花灯求子灯为主的花灯在正月初九那天摆卖。不少新婚妇女每逢此日都要去买一盏莲花灯,希望来年也生一个男丁。“正月初九行灯地”的风俗由此传袭下来,形成了百年传统的“花灯会”。

那对逛乐安花灯会的麦姓夫妇,之所以喜得贵子,当地人相信,还有一块石头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是一块翻转了的碓坎(旧时农村用来碾米的工具),那对夫妇正因为坐在石头上歇脚,才因感致孕,人们称这块石头为“生仔石”。

在民俗学中,许多事物因为谐音的好意头而广受人们追捧,例如“枣子”被视为“早生贵子”,“莲子”被视为“连生贵子”,“筷子”被视为“快生贵子”(佛山有条小街名“筷子路”,是新婚花车的必经之路)等。麦姓夫妻所坐的“石子”,在这里则被翻译为“拾子”,即“拾一个儿子”。所以祈盼早日添丁的妇女,正月初九买完花灯后,必到传说中的“生仔石”上一坐,力图交个好运气。

至于原来的“生仔石”,因文化大革命时修整道路,将此石另作他用而不知所踪。2001年离花灯会集市不远的江氏宗祠重修,按原石复制了一块安放于后花园中以作纪念,前来祈嗣的人依然热情不减。

荣誉及其他

地方习俗

乐安的习俗中,碧霞元君、送子观音、金花夫人等在民间都是极受推崇的神祇。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使得社会对于祈嗣习俗极为重视。一些带有多子多孙意义的吉祥物也颇受青睐,比如茨菇,因为其形状酷似,小男孩的小弟弟,人们多以之比作男丁。乡俗新嫁的女子母亲多以茨菇相赠,并祝愿:“来年生个茨菇丁。”古往今来,彩灯一直被人们视为喜庆节日如意吉祥的饰物。

发展前景

传承主题

一年一度的花灯会如期举行,700多个摊位热闹非凡,10多万民众使乐安成了灯的世界,人的海洋。“乐安花灯会”虽然容颜尚在,魅力不减,吸引着佛山、广州,还有港澳乡亲、外国游客。然而,繁华背后,似乎又不能不多少有些感叹时代的变迁与无奈,花灯的扎制好似越来越成了老年人怀念旧日时光的情感寄托,而更多的年轻一辈则有兴趣观灯却无意于做灯。多少年后的正月初九,是否还会有赏心悦目的莲花灯承接百年传统留给我们的赏灯习惯?

作为传统民间工艺深厚的佛山,其实这不应该成为问题,佛山民间艺术社是中国首批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完全有能力传承这一传统工艺。问题的关键是把花灯放在一个什么样的背景与主题下进行传承。

文化内涵

恩格斯曾说过,人类的生产包括物质的生产和人种的繁衍。只要人类生生不息,与生育有关的习俗就不会消亡。在更广阔的文化视野里,发掘乐安花灯会本来就蕴含着的文化内涵,那就是它美好的祈嗣祝愿。在乐安还广泛保存着这类习俗,诸如饮灯酒:若生男丁,来年正月初九就要在祠堂挂上花灯,上写名字;父母还要拿一埕酒,煮一些茨菇蚬肉、咸榄酸萝卜等放在祠堂,村人共同饮酒庆祝,称为“饮灯酒”。乐安还有句俗语“拜了金花才有得添”:乐安有个金花庙,想去添丁的人去都去拜。以前小孩贪吃,吃完了又要,老人便开玩笑,问有没有拜过金花,即“拜了金花才有得添”;做生意的商人在讨价还价时,卖方要求添高一些价,买方则会说“再添得先去拜金花”。花灯会附近的江氏祠堂,还高悬着“世代源流长,宗枝奕叶长”的牌匾。

和谐发展

长年以来,乐安花灯会由村民自发举行。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满足本地居民的精神需求,实现和谐发展,则需要地方政府的协调引导。现代冲击着传统,却也孕育着传统的复苏。百年“乐安灯会”的内在价值取向正呼唤着传统、回归着传统,留恋着传统。

花灯构造

乐安的花灯有别于元宵花灯,是因为它是“观音送子莲花灯”一统天下。莲花灯以竹篾、铁线、丝绸、花边、彩穗等为主要原料,配上各种衬色剪纸、图案制作而成,造型美观,富丽堂皇,玲珑纤巧,着色鲜艳,象一朵盛开的莲花。莲花灯虽然貌似简单,但其制作都是纯手工的,完成一盏需要近百道工序。而无一例外的是,每一盏莲花灯上总带有两颗茨菇,当地人俗称“生仔灯”。有的花灯还加上纸扎的石榴莲藕,所谓“流连富贵代代传”。在乐安桥的桥头,还有摆摊卖生菜、桔子、茨菇的摊贩,据说买了茨菇,也能够早生贵子。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