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南麂岛

南麂岛,别名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的主岛,位于浙江省平阳县的东海海面上,距温州市区50海里。南麂列岛地处亚热带海域,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南麂岛是南麂列岛52个岛屿中最大的岛屿,是一座旅游岛屿,岛上有天然浴场、虎屿、美龄居、蜡烛峰、避风港、国姓澳摩崖石刻、国姓庙、望夫石、猴子拜观音等景观。
所在地/隶属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南麂岛
所在地/隶属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南麂岛
目录

基本介绍

南麂岛为南麂列岛的主岛,位于北纬27°27.9′,东经121°04.2′。隶属于温州市平阳县,位于竹屿西侧,距柴峙岛2.64千米,属南麂列岛,距大陆最近点35.20千米。曾名南麂、南己山、南岐山、南箕山。《中国海洋岛屿简况》(1980)、《浙江省海域地名录》(1988)、《中国海域地名志》(1989)《中国海域地名图集》(1991)和《浙江海岛志》(1998)均称为南麂岛。因从高处俯瞰,岛形似昂首向东方飞奔的麂(一种小型鹿类动物),又位于浙江省南部海域,故名。

岸线长度32.76千米,陆域面积7.6695平方千米,最高点高程229.1米。基岩岛,出露岩石中南部主要为钾长花岗岩,西北部为灰紫色流纹质晶玻屑熔结凝灰岩,火焜岙两侧分布有石英闪长岩。丘陵顶面普遍比较平缓,局部比较陡峭,多石蛋、独立石及倒石堆。岛周围有后隆嘴、大山嘴等5个岬角,有国姓澳、马祖澳、火焜澳3个海湾。

景点景观

天然浴场

大沙澳在南麂本岛的南部,面对东海,三面环山,形成一个冬暖夏凉的大海澳。澳里有大面积的沙丘地,海沙又细又干净,漫步在沙滩上,一直走到潮水边缘,脚步不会下陷。躺在沙上,身上不沾沙民是天然的日光浴场地。大沙澳口宽461米,海水碧蓝澄澈,由浅到深,沙滩一直延伸到海,这又是海水浴的理想场所。起风时,海浪有节奏地拍击沙滩,发出巨响,卷起千堆雪。但此时不能游泳,也不宜在临近海水处步行。海带养殖场在大沙澳,1957年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在南麂岛试养海带6台,获得成功。1958年4月,浙江省在南南麂成立浙江省浅海试验总场,当年养殖海带1500台。1959年,改为国营南麂海水养殖场,温州地区直属县级建制单位。1965年迄今改称国营平阳县海带养殖场。已具有相当规模。养殖的海带供碘厂做原料并大量供应市场。场内设立海洋自然保护区贝藻类标本室,有比类标本卫116种,藻类标本46种。

虎屿

大沙澳口就是南南麂港,海港中有一个岛屿像一头庞大的老虎,正搏击在海浪间、或刚从深山密林中冲向大海,于是获“虎屿”的美称。虎屿后面,靠近海岸这边有一黑色礁石,叫“虎子”或“虎粪礁”。此自然景观的特点是“海中有岛,岛中有港,港中又有岛”,在国内实属罕见。

美龄居

昔日宋美龄在南麂岛的寓所。位在大沙澳东北面山坳里,背山西海,有公路相通,离台湾基隆港只140海里,十分隐蔽,便于防御退却。美龄居建于1954年,当时南麂岛与大陈岛都驻有国民党残部,宋美龄率来两岛劳军,寓所就是专为宋氏到来特建,但因种种原因,宋美龄并未成行,采用大石块、钢筋、水泥结构。

蜡烛峰

南麂本岛门屿尾村东北面有一处海礁,悬崖峭壁的外侧有一对石柱矗立海上,约5米高,看上去如一对蜡烛。这就是蜡烛峰,也叫蜡烛垄礁。

青蛇与白蛇

大山两侧临海滩有一个大岩洞,深莫测。有一条又粗又长的大青石,从洞中弯弯曲曲伸向海滩头,活像一条大青蛇在觅食鱼虾。另一条岩石色白也从洞中潜出,经过滩头,游向海底。其头便成为海底暗礁,天风刮来,白花花的,看去,宛如大白蛇在海上兴风作浪。这就是“白蛇礁”,“蛇”头所成暗礁,危险圈面积达0.061平方公里,过去曾多次发生触礁事故。

避风港

国胜澳在南麂本岛偏北部,澳口宽1000米,澳长1900米,三面环山,是南麂列岛唯一良好的避风港,也是重要军港,不论是东南风、西南风、东北风(只怕西北大风),船只泊在港里都很安全。

国姓澳摩崖石刻

郑成功曾被明朝皇帝赐姓朱,即所谓国姓,郑氏在这里练兵,这个南麂西澳也就叫国姓澳了。澳回北面有个小山丘,叫做国姓山,人们称郑成功为国姓爷。走到澳口海边,可见峭壁上刻石“官澳”两个大字,每个字40厘米见方。右下角还有“虎林”向字.题镌者姓氏及履历诗考。认这个荒岛开发历史推测,这摩崖石刻系郑成功驻军此岛时所作。

国姓庙

明末清初为纪念郑成功所建;在南麂国姓岙底部小山坡上。据云,当时有屋数椽,庙貌颇雄伟,庙里供有国姓爷塑像。到南麂的渔民、客商,无不前往瞻仰。王理孚开垦南麂时,“延平之庙在焉”。台湾渔民到此避风,登岸后都以一睹国姓庙为快,找到遗址者,往往献上一柱香,聊表心意。当地居民亦有意重建国姓庙。

注:南明唐王隆武帝赐国姓朱,更名成功,故又称郑国姓、国姓爷;南明桂王永历帝封他为延平郡王,故又称郑延平。荷兰等西洋国家根据“国姓爷”的闽南语发音Kok-sèng-iâ,称之为“Koxinga”。

斩断尾门

在国姓山与龙头屿之间有一水道,长阔各100米左右。如被仙人宝剑斩断一般。潮落时,行人可涉水而过,潮平时,船只可以航行,通过大门。据说,原先两个山屿连在一起。郑成功部被清兵围困在国姓澳内,澳口严密封锁船只无法通过。为了突围,郑成功一怒之下,抽出宝剑向龙头屿尾部斩下去,顿时山崩地裂,出现斩断尾门这条大水道。于是战船就冲出重门顺利航行到福建继续坚持抗清。

三盘美景

南麂山向东南延伸有头屿、二屿、三屿,按山丘高低层次来分,有头盘、二盘、三盘,一直延伸到南麂岛东南之尾部。三盘尾之名称由此而来。它是南麂岛自然景观中.观望海景最佳之处。春夏秋冬、晴雨晨昏,在这里欣赏景物,兴味迥异。

望夫石

三盘尾的后村东北向山背上,最立着一尊人岩石,像一个渔妇,披着长发,朝向南方,聚精会神地凝望大海,殷切等待出海捕鱼的丈夫安全归来。“脚踹船板三分命”,渔民的妻子,谁都有这种共同心声。月明星稀时,这望夫石又成为老母亲在招唤儿子,嘶哑的喊声被海涛淹没了,她噙着满眶热泪盼望海峡彼岸游子早日归来。

地理环境

南麂列岛远离大陆,海水清澈,含沙量低,海域底质以粉砂质粘土为主,海底地形自西向东南下倾,水深一般在15-25米之间,南麂岛东北和西南两侧为深水通道,其水深在30米以上,最深处达45米。该区域以海蚀地貌为主,岸线曲折,岬角丛生,海湾众多,礁石密布,沙滩多样,是浙闽沿岸流与台湾暖流交汇和交替消长的区域。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16.5℃,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南麂列岛受海浪和潮汐的侵蚀和冲击,基岩裸露,且多呈陡崖峭壁。列岛岸线曲折,岬角丛生,海湾众多。地貌形态以海蚀地貌为主,海积地貌不甚发育。

历史沿革

明代万历十年(1582),为加强海上防卫,始设南麂副总兵。清初,郑成功坚持海上抗清,曾驻军南麂西岙。岛民以郑成功赐姓为朱,封延平王,遂称西岙为国姓岙。

岙的山巅昔有一祠,祀郑成功神像。又在大沙岙的石壁上,旧镌有"石首呈珠"4字,下署"虎林",据说是郑成功手迹。顺治十八年(1661)清廷厉行海禁,将岛民驱逐一空,致数百年荒悬海上。民国初年(1912年8月),王理孚创办成立南麂渔佃公司,招渔民上岛垦殖,应募者开始仅数十人,但数十年间即聚集居民万余人。抗日战争期间,日军两次占领南麂,复为海盗"乌军"和大刀会轮番迭踞。建国初,浙南国民党残部退守南麂,1955年2月继大陈岛撤退后,岛上居民均随军裹挟去台湾。此后,由平阳、瑞安和文成等县移民岛上,隶洞头县,1957年划归平阳县。

南麂列岛不仅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套保护区网络的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又是浙江省级风景名胜区。

据史载:“明万历十年(1582)设有南麂副总兵,清顺治十八年(1661)迁移”。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以南麂岛为据点,多方经营,谋复明室,留下不少人文景观。

据《平阳县志》载:南麂列岛旅游资源丰富,环境优美,特别是花岗类基岩、节理发育,受到海浪侵蚀,风化崩塌,形成了岩滩、港湾、岬角、水道、沙滩、砾石、海浪、气象、生物等550多种景观。现有大沙岙、国姓岙、三盘尾、大擂山、竹屿等五大景区。

平阳县南麂岛海洋投资有限公司于1995年成立之始,即将开发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对风景旅游资源进行了全面开发,先后建成防波堤、环岛公路,购进70座豪华快艇一艘,并兴建了俄罗斯式木屋、山地别墅、海滨竹制长廊等为特色的度假村。大家追求海底潜水、水下婚礼、荒岛探险、滩头篝火、沙滩排球、堆沙碉、冲海浪、赛帆板等丰富多彩的新项目,招徕国内外游客。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