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苍杜仲,中药材品种,四川省旺苍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旺苍县人工栽培杜仲历史悠久,适宜的土壤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水资源,使旺苍杜仲资源丰富、品质高,杜仲皮和叶里有效成分含量居中国之首,为旺苍赢来了“林荫药乡”的美誉。
生物特性
旺苍杜仲属杜仲科落叶乔木。又称丝棉木。高可达15米—20米。树皮入药,以杜仲为主要原料的中成药在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地区很有声誉;叶子可制保健茶,外销日本,也可提取杜仲胶。品种有粗皮杜仲、光皮杜仲。四川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全省120个县(市)有公布,主要公布在广元、绵阳、成都、万县、巴中等市地。
杜仲的干燥树皮,常用川产道地中药材。又称思仙、思仲、丝棉皮、扯丝皮。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性温,味甘、微辛,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血压等功效。主产于巴中、达川、绵阳、青川、平武、温江、彭州、都江堰等地。栽培或野生于山地林中,春、夏两季剥取种植近10年的树皮。皮厚,块大,去净粗皮,面丝多,内表面色暗紫为佳。主要药用成分为杜仲胶。
生产情况
旺苍县是川北革命老区,山地面积占了全县的99.96%,地理条件决定了旺苍是以林业为主的山区县。旺苍杜仲人工栽培历史悠久,为该县传统的重要出口药材。
资源分布
2008全县有杜仲3006.6万株,分布在三十五个乡(镇),有九个乡(镇)在百万株以上,集中成片的区域有英萃片区(包括英萃、正源、鼓城、檬子),有杜仲1259.1万株,占全县41.9%,五权片区(包括五权、水磨、大河)有杜仲373.6万株,占全县12.4%,木门片区(包括木门、九龙、化龙、龙建)有杜仲389.2万株,占全县12.9%,杜仲最多的乡镇有英萃600万株、正源397万株。全县涉及杜仲大户5114户。其中10000株以上有286户,占5.6%;5000-10000株的有1013户,占19.8%,1001-5000株的有3815户,占74.6%。全县出现了檬子乡张尚凯、化龙乡刘枝坤等杜仲大户,每户均在五万株以上。根据单株生物量测算,全县干皮贮量为36630吨,枝皮24930吨,叶86670吨,每年产籽10吨。成片造林2085.6万株,占全县总株数的69.4%,“四旁”载植达921万株,占全县总株数的30.6%。
经营管理
秦巴山区的旺苍资源丰富、品质高,素有“林荫药乡”之美称。1984年四川省中药材生产规划会把旺苍列为杜仲生产基地县。1988年四川省科委把旺苍建设10万亩杜仲商品生产基地,列为“星火计划”项目,1996年四川省科委把旺苍列为天然药材杜仲产业化示范工程,2000年国家林业局把旺苍县命名为中国特优经济林杜仲之乡。1998年,该县被列为中国第二批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标准化杜仲示范区,也是中国惟一一个杜仲栽培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为此,旺苍县制定了《旺苍杜仲》、《旺苍杜仲优质丰产技术》、《旺苍杜仲剥皮再生技术》等地方标准,编写印制了《杜仲全年管理技术工作历》、《杜仲林间管理技术》等技术资料,举办各种培训20余期,培训人员1000余人,召开技术现场会20次,农民受培训面达85%以上。按照示范区项目的要求,示范区全面实施了“公司+基地+农户+标准”的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建立了育苗、建园、栽植、施肥浇水、整形修剪、采摘、加工等环节的一系列控制措施。
2000年,示范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同年,国家林业局命名旺苍县为“杜仲之乡”。到2006年,产值过亿元;开发出杜仲酒、杜仲茶、杜仲叶粉等多种产品,不断销往中国各地,杜仲茶还远销日本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