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品介绍
“兴山白茶”产于美人之乡昭君故里—湖北省兴山县。以其独具特色的小气候给予了她良好的自然生长条件,魅力无穷的昭君文化赋予她渊源深厚的文化内涵。兴山白茶属感温性茶树变异良种,主要分布于水月寺镇、峡口镇、高桥乡三个乡镇,海拔600-800m区域,其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大气、水质、土壤纯净无污染,适宜白茶良好生长。全县白茶种植面积1400公顷,产量500吨,“十三五”期间,规划每年新建高标准白茶基地400公顷,打造湖北白茶第一大县。兴山白茶产品既传承了传统炒青绿茶制作工艺,又创新采用了轻炒轻揉、恒温烘焙新工艺。其产品色泽翠绿间黄,香气持久清新,滋味鲜爽甘甜,汤色鹅黄透亮,叶底玉白脉绿。产品荣获“湖北十大特色名茶”、“湖北省名牌产品”、“国饮杯”特等奖、“中茶杯”优质奖、2015年获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气候:兴山县地处三峡库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白茶产区在海拔600-800米之间,森林覆盖率80%以上,年平均气温15.3℃,最冷的元月份平均气温5.5℃。
2、水文:年降雨量在1000mm左右,相对湿度73%,无霜期292天,年均日照1881.1小时。兴山县境内河流水系发达,地表水资源丰富,域境内共有大小溪河156条,河水年平均总量41.5立方米/秒,平均流速为1.93立方米/秒,历史最大流量高达3920立方米/秒,年均产水总量9.33亿立方米。
3、地形地貌:兴山的地貌区划属秦岭大巴山体系,山脉走向从东向西伸展,总地势为东西北三面高,南面低,由南向北逐渐升高。东北部群山重叠,多山间台地,向南逐渐降低,西北部山高坡陡,沟深谷幽,水流湍急。县境内有大小山头3580座,最高点位于与巴东交界处的仙女山主峰,海拔2426米;最低点位于与秭归接壤处的游家河,海拔109.5米,垂直高差达2317.4米。兴山县西部、北部有华中第一峰神农架、仙女山、万朝山等海拔2000米以上的大山阻挡冷空气入侵,同时暖空气进入因为高山阻挡不能北进,形成了独特的兴山白茶产区小气候,春季气温回升缓慢,日均气温15-25℃之间持续时间长,一般在3月10日-4月30日,近50天。独特的气候使兴山白茶良好生长,鲜叶自然白化,比其他白茶产区白化期长7-10天。
4、土壤:兴山白茶产区土壤有黄壤、紫色土二种类型,质地疏松,透气性能好,富含磷、钾等矿物质,pH值大部分在4.5-6.5之间。土壤化验结果,有机质含量一般在15-49g/kg,碱解氮含量为110-210mg/kg,速效钾65-143mg/kg,速效磷12-45mg/kg。
5、生态兴山县为典型的山区县、农业县,白茶产区植被好,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四面环山,山青水秀,受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水源地保护,工业以环保型工业为主,白茶生产、加工区内环境无任何工业、农业污染源,为兴山白茶的良好生长提供了优越的环境。
三.地域范围
兴山白茶主产于兴山县的水月寺、峡口、高桥三个乡镇,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东经110°25′-111°09′,北纬31°08′-31°25′。涵盖范围东至水月寺镇的马粮坪,南至水月寺镇的野竹池,西至高桥乡的贺家坪,北至水月寺镇的洪水河。生产面积1400公顷,年产量420吨。
四.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感官审评标准:执行GB/T23776-2009《茶叶感官审评方法》。条索匀齐、完整,色泽绿润,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醇、甘爽,叶底完整、显玉色。
2、品质指标:水浸出物≧35%,茶多酚≧12%,游离氨基酸≧3.5%。
3、安全要求:农药残留物含量标准不得超过国家对食品的规定标准。产品质量按GB/T8312.8-2007《农药施用准则》、NY5244-2004《无公害食品茶叶》的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