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得勒支大学坐落在荷兰人文荟萃的重镇乌得勒支市,创办于1636年3月26日,是荷兰第四古老的大学(次于莱顿大学、格罗宁根大学和阿姆斯特丹大学),是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中的三个荷兰成员之一,还是世界大学联盟等组织成员。
2017年在校学生有31142人,教职员工8224人,其中有570位正教授,每年大约有1500名国际学生到乌得勒支大学进行交换与获取学位。乌得勒支大学是荷兰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学,同时也是欧洲最好的研究型大学之一。乌得勒支大学一直以强大的研究实力,高质量的教育水准,和良好的学术声誉而享誉欧洲。
学校宗旨是提供科学与其它各种领域的知识教育;开展科学及各种领域的研究;为社会提供服务。在荷兰除了由专科大学开设的技术与农业工程学方面的课程外,乌大能开设几乎所有知识领域的课程,是荷兰规模较大的大学。
乌得勒支大学共有七大学院,除了法学院、经济学院以及下属的UCU坐落在乌得勒支城市之内外,其余学院包括图书馆全部坐落于城市东边的Uithof区。七大学院又包括不同领域的系所,涵盖所有知识领域的课程,是荷兰课程设置较为全面的大学。
地球科学系,自然地理系,创新、环境与能源科学系,人文地理与城市规划系。
主要开设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地球化学、人文地理以及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等领域的课程。
生物系,化学系,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系,数学系,药物科学系,物理与天文学系。
主要开设分子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化学、政策、数学及计算机科学、免疫药学、天文、气象、物理和海洋学等相关领域的课程。
主要开设医学和医学生物学领域的课程,研究课题有神经肽、大脑功能和行为、免疫学和传染、分子细胞生物学和膜,脱氧核糖核酸、发展生物学与遗传失调,功能形态学和生物物理学诊断法以及生物学、流行病学和癌症治疗。
主要开设兽医学领域的课程。
主要开设一般社会科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教育科学等领域的课程,研究课题主要有感知与认识研究、发展中国家研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研究、机构与政策研究、生活过程与境遇研究、公共卫生研究、教育研究以及解释社会学等。
法学系,经济系,管理系。
主要开设荷兰法、公证法、国际法、管理法、公共管理、工商管理、宏观经济等领域的课程,研究课题有:人权法、社会与经济法、比较法、规划法和环境法等。
艺术与语言系,哲学与宗教研究系,神学系。
主要开设文科、一般语言学、一般文学和比较文学、语音学、荷兰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德语、英语、印度及伊朗语言和文化、土耳其语言和文化、阿拉伯语言和文化、现代波斯语言和文化、历史、艺术史、音乐研究、戏剧研究以及中世纪研究、哲学和认识人工智能、神学及宗教等领域的课程,研究课题主要有:语言、言语和逻辑、中世纪研究,整体编史工作以及20世纪的文化体系、逻辑和哲学史、早期天主教的背景、新教史、哲学神学和古代犹太人文学等。
哥白尼可持续发展研究所(CopernicusInstituteofSustainableDevelopment)隶属于乌得勒支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包括四个多学科研究团队:能源与资源、环境治理、环境科学以及创新研究。主要从事于全球能源环境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包括能源科学、工业能效提升及技术变革、太阳能及生物质能源、创新科学、可持续发展、大气污染物减排、水科学和管理等领域的研究,多次参与IPCC评估工作,为世界能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此外哥白尼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与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awrenceBerkeleyNationalLaboratory),IIASA(InternationalInstituteforAppliedSystemsAnalysis),CML(InstituteofEnvironmentalSciencesLeidenUniversity),弗劳恩霍夫协会(FraunhoferInstitute)以及国际工业环境经济学研究所(IIIEE)等国际著名研究机构保持交流合作,同时也承担乌德勒支大学的教学工作。
德拜纳米科学研究所(DebyeInstituteforNanomaterialsScience)隶属于乌得勒支大学理学院物理天文系,以物理化学领域的先驱:荷兰科学家和诺贝尔奖得主彼得·德拜(1884-1966)命名。包括六个研究团队:凝聚态物质与界面、物理与胶体化学、无机化学与催化、有机化学与催化、纳米光子学(复杂系统中的光物理)和软凝聚态物质与分子生物物理。主要从事于催化、胶体科学和纳米光子学领域的研究,主要涉及半导体纳米结构的合成、胶体合成和软物质的物理描述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构明确的固体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性能和相关功能材料的气体存储和光化学转换过程、均相催化及生物无机化学、纳米材料、复杂系统中的光物理等领域的前沿研究。
弗赖登塔尓研究所(FreudenthalInstitute)隶属于乌得勒支大学理学院数学系,以国际上极负盛名的荷兰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皇家科学院院士弗赖登塔尔(1905-1990)命名。FI致力于在科学教学实验室的物理和虚拟环境中整合教育以及高质量的科学和数学教育,其数学教育的课程重点是使参与者更新数学教育领域的设计与研究理念,涉及课程开发,课堂实验,建模及评估等。
2022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69名,2022Q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110名,2021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世界第50名。
2021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75名,2021Q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121名,2021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54名,2020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世界第52名。
2020莫斯科国际大学排名:世界第84名。
2020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75名,2020Q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120名,2020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55名,2019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世界第49名。
2019莫斯科国际大学排名:世界第76名,2019莱顿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72名。
乌得勒支大学在自然科学领域颇负盛誉,涵盖几乎所有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几乎所有相关学科都普遍位列世界top50的名次。
在药理与毒理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地球科学及公共卫生领域尤其享有盛名。
2016年,乌得勒支大学地球科学院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在泰晤士高等教育评选的“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研究”专项领域,排名世界第一。
在世界大学排名中心(CenterforWorldUniversityRankings,CWUR)发布的2017排名中,乌得勒支大学地球科学院的自然地理学,位居世界第一。
380多年来,乌得勒支大学的教师和学生中涌现许多著名人物,其中包括1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包括:
伦琴(WilliamConradRontgen),物理学家,因发现X射线而于1901年获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
范托夫(JacobusHenricusVan’tHoff),德国物理化学家,因在反应速度、化学平衡和渗透压力方面的研究工作而于1901年成为第一个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埃因托芬(WillemEinthoven),荷兰生理学家,因发明心电描记仪并用以发现了心脏的电特征而获1924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埃克曼(ChristiaanEijkman),荷兰医师和病理学家,研究证明脚气病是由一种食物因素缺乏而引起的,这一论证导致营养缺乏性疾病概念的形成和维生素的发现,因而与F·霍普金斯共获1929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卢齐卡(LeopoldRuzicka),瑞士化学家,因研究环状分子和萜烯(多种植物油中的一类烃)而与德国的A布特南德共获1929年诺贝尔化学奖。
德拜(PeterJ.W.Debye),物理化学家,因对偶极矩、X射线和气体中光散射的研究获1936年诺贝尔化学奖。
布洛姆伯根(NicolaasBloembergen),荷兰出生的美籍物理学家,他和美国的A.L.格拉肖和瑞典的K.M.B.西班格因革新了研究电磁辐射和物质相互作用的光谱学方法而共获198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沃雷尔(ErnstWorrell),荷兰能源环境学家,长期致力于工业能效提升和气候环境变化问题,作为IPCC主要成员获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
杰拉德·特·胡夫特(Gerard'tHooft),荷兰理论物理学家,1999年与韦尔特曼阐明物理学中弱电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以上信息源自网络,数据截止至2021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