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抬阁

抬阁又称“抬角”、“抬歌”、“高抬”、“挠阁”、“脑阁”、“高装”等,是传统节庆活动中的一种民俗巡游表演形式。抬阁起源于中原地区的迎神赛会活动,后逐渐传到东南沿海及西北地区,在清代盛行一时,流传过程中与各地具体情况相结合,形成不同的特色。抬阁熔绘画、戏曲、彩扎、纸塑等艺术于一炉,造型优美,画面壮观,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长期在民间盛行不衰。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抬阁活动渐趋式微,农村中出现了抬阁制作技艺后继无人的状况,相关的抢救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遗产项目编号
Ⅹ-87
申报地区
河北省
申报地区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山东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四川省
云南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江西省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山东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四川省
云南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江西省
目录

相关项目

1、抬阁(芯子、铁枝、飘色),编号:Ⅹ-87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廊坊市
(3)保护单位:安次区文化馆
2、抬阁(芯子、铁枝、飘色),编号:Ⅹ-87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
(3)保护单位:宽城满族自治县文化馆
3、抬阁(芯子、铁枝、飘色),编号:Ⅹ-87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隆尧县
(3)保护单位:隆尧县文化馆
4、抬阁(芯子、铁枝、飘色),编号:Ⅹ-87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清徐县
(3)保护单位:清徐县文化馆
5、抬阁(芯子、铁枝、飘色),编号:Ⅹ-87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万荣县
(3)保护单位:万荣县文化馆
6、抬阁(芯子、铁枝、飘色),编号:Ⅹ-87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代县
(3)保护单位:代县文化艺术馆
7、抬阁(芯子、铁枝、飘色),编号:Ⅹ-87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左旗
(3)保护单位:土默特左旗文化馆
8、抬阁(芯子、铁枝、飘色),编号:Ⅹ-87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金坛市
(3)保护单位:常州市金坛区文化馆
9、抬阁(芯子、铁枝、飘色),编号:Ⅹ-87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浦江县
(3)保护单位:浦江县文化馆
10、抬阁(芯子、铁枝、飘色),编号:Ⅹ-87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寿县
(3)保护单位:寿县文化馆
11、抬阁(芯子、铁枝、飘色),编号:Ⅹ-87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临泉县
(3)保护单位:临泉县文化馆
12、抬阁(芯子、铁枝、飘色),编号:Ⅹ-87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
(3)保护单位: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文化服务中心
13、抬阁(芯子、铁枝、飘色),编号:Ⅹ-87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福鼎市
(3)保护单位:福鼎市沙埕民俗文化研究会
14、抬阁(芯子、铁枝、飘色),编号:Ⅹ-87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屏南县
(3)保护单位:屏南县双溪镇双溪社区居民委员会
15、抬阁(海沧蜈蚣阁),编号:Ⅹ-87
(1)批次/类型:2011年(第三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
(3)保护单位:厦门市海沧区文化馆
16、抬阁(芯子、铁枝、飘色),编号:Ⅹ-87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
(3)保护单位:淄博市临淄区文化馆
17、抬阁(芯子、铁枝、飘色),编号:Ⅹ-87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
(3)保护单位:淄博市周村区文化馆
18、抬阁(芯子、铁枝、飘色),编号:Ⅹ-87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章丘市
(3)保护单位:济南市章丘区文化馆
19、抬阁(宜章夜故事),编号:Ⅹ-87
(1)批次/类型:2011年(第三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宜章县
(3)保护单位:宜章县文化馆
20、抬阁(长乐抬阁故事会),编号:Ⅹ-87
(1)批次/类型:2011年(第三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汨罗市
(3)保护单位:汨罗市文化馆
21、抬阁(珠梅抬故事),编号:Ⅹ-87
(1)批次/类型:2014年(第四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涟源市
(3)保护单位:涟源市文化馆
22、抬阁(芯子、铁枝、飘色),编号:Ⅹ-87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中山市
(3)保护单位:中山市南朗镇宣传文体服务中心(综合文化站)
23、抬阁(芯子、铁枝、飘色),编号:Ⅹ-87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台山市
(3)保护单位:广东省台山市文化馆
24、抬阁(芯子、铁枝、飘色),编号:Ⅹ-87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吴川市
(3)保护单位:吴川市文化馆
25、抬阁(芯子、铁枝、飘色),编号:Ⅹ-87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陆河县
(3)保护单位:陆河县河田镇文化站
26、抬阁(芯子、铁枝、飘色),编号:Ⅹ-87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兴文县
(3)保护单位:兴文县文化馆
27、抬阁(芯子、铁枝、飘色),编号:Ⅹ-87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江油市
(3)保护单位:江油市文化馆
28、抬阁(通海高台),编号:Ⅹ-87
(1)批次/类型:2011年(第三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通海县
(3)保护单位:通海县文化馆
29、抬阁(芯子、铁枝、飘色),编号:Ⅹ-87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甘肃省庄浪县
(3)保护单位:庄浪县文化馆
30、抬阁(芯子、铁枝、飘色),编号:Ⅹ-87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湟中县
(3)保护单位:湟中县文化馆
31、抬阁(芯子、铁枝、飘色),编号:Ⅹ-87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
(3)保护单位:隆德县文化馆
32、抬阁(渼陂彩擎),编号:Ⅹ-87
(1)批次/类型:2021年(第五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

抬阁·葛渔城重阁会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廊坊市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的葛渔城重阁会系在清代乾隆年间由山西传入当地,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表演时由上下两层演员组成戏曲人物造型,而以下一层演员为主,故下面的“底座”须选身强力壮、善于表演的男演员装扮男角,上层的“二节人”则选形象好、善于表演的十岁左右儿童扮成女角。托举儿童的道具称为“芯子”,是一种铁铸的双搭肩背架,中间伸出一根铁杆。“底座”背着“芯子”,上面的儿童下半身固定在铁杆上,穿着成人戏服,双臂舞动,风姿绰约。由于要稳住上面的“二节人”,“底座”的身体必须保持平衡,同时还要进行表演,所以其舞步和动作都很讲究,技巧难度极高。两人表演的“芯子”重六七十斤,三人或四人表演时“芯子”更加沉重,难度也相应增大,非大力士无法表演,所以演出时每架“芯子”都有两三个替换演员。

自复兴以来,葛渔城重阁会很好地传承和发展了传统的抬阁巡游技艺,深受当地群众喜爱,所到之处人潮如涌,场面蔚为壮观。现在重阁会共有14架铁芯子,表演剧目有《鸿恋情》、《穆柯寨》、《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猪八戒高老庄》、《画皮》、《桃树枝》、《打渔杀家》、《花为媒》、《唐知县审诰命》、《杜十娘》、《秦香莲》、《吕洞宾戏牡丹》、《白蛇传》、《天河配》等。

葛渔城重阁会集中展示了廊坊地区的民间艺术状况,为地方民俗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目前重阁会的坐唱形式已不存在,坐唱曲牌大部分失传,仅剩下《扬子江》、《吴氏飞霞》、《春景》、《夏景》、《渔家乐》等少量残存曲牌,需要有关方面组织力量进行挖掘抢救。

抬阁·宽城背杆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

宽城背杆俗称“背歌”,主要流传于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的宽城镇北村。据老艺人回忆,宽城背杆始于清代,兴盛于民国时期。

宽城背杆表演者众多,队伍庞大。传统背杆要求表演架次三天内不重样,演出的扭童一日一换。历史上庙会演出的背杆多由官、商、民三方联办,困难时期则通过商会集资和个人集款方式为活动提供资金支持。

宽城背杆道具制作精细,上下角绑缚极其讲究,像《算粮登殿》中的算盘、《火洞天》中哪吒踩踏的风火轮、《麻姑献寿》中鲜红的寿桃等都制作得十分逼真,巧夺天工。宽城背杆的重量平均为26.5至27公斤左右,好背手一副架最多能扛顶三四名扭童,负重达一百多公斤。现在使用的架杆均为铁架,上下角以活动自如、安全可靠为前提,上下杆绑缚要求极高,必须尽量避免摩擦挤压。表演时打叉、挑凳者若干人紧随其后,各尽其职,责任分明。

宽城背杆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目前第十三代老艺人大部分已相继去世,仅剩年近八十岁高龄的一位老艺人传承背杆技艺,亟待保护。

抬阁·隆尧县泽畔抬阁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隆尧县

隆尧县泽畔抬阁是流行于河北省隆尧县的一种群众性民间艺术,它源于元代末年的扛神活动,至今已有五百余年历史。

泽畔抬阁最初以人扛抬神像,后逐渐演变为扛抬活人化装的神,多表现为两个八人抬阁形式。一般的抬阁床长1.5米、宽1米、高1米。表演时,一演员站立或端坐在抬阁床上,另一演员好似站在其手上或肩上。整个表演充满惊险意味和诙谐幽默风格。泽畔抬阁演员选择极为严格,多在农历腊月由班头挑选十二虚岁以下的少年男女上抬阁,一般一抬阁男女各一。入选演员者全家庆贺,村人羡慕。抬阁所表现的情节以戏曲故事和民间传说为主,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穿插具有时代气息的题材,“吕洞宾戏牡丹仙子”、“赵匡胤千里送京娘”、“三打白骨精”、“关公保皇嫂”、“白蛇与许仙”、“哪吒智斗三太子”、“岳飞与秦桧”等都是其中较为常见的内容。

泽畔抬阁以对子鼓等打击乐器伴奏,而以马锣领奏,演员服装则根据内容需要选用相应的戏装。按照惯例,逢到龙虎年才能进行抬阁表演。平时抬阁道具均由专人看管,制作工艺保密。

隆尧县泽畔抬阁集戏曲、舞蹈、杂技、美术、音乐等于一体,特色鲜明,造型别致,为河北地区民间艺术及民间风俗的研究提供了鲜活的例证。

抬阁·清徐徐沟背铁棍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清徐县

清徐徐沟背铁棍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流传于山西省清徐县的徐沟镇。这一民间艺术形式系由抬神求雨活动演化而来,其起源可以追溯到金代大定二年(1162)。至明代嘉靖年间,背铁棍活动最终成形,至今已盛行四百余年。

清徐徐沟背铁棍内容上取材于民间传说、戏曲故事及现实生活,以一根棍反映一出戏或一个故事。表演时一支彩枝悬挂一人,一根弓弦站立一人,上下一体,同歌共舞,显示出无限的魅力。清徐徐沟背铁棍吸纳了当地民间手工技艺、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口头文学、民间戏剧、民间杂技等的重要因素,呈现出惊险奇特、灵动优美的风格,被誉为“空中舞蹈”、“无言戏剧”、“活动雕塑”、“流动杂技”,具有很高的民间艺术研究价值。

随着生活方式的变迁,并受现代文娱形式的影响,清徐徐沟背铁棍的艺术特色正逐步淡化和消失,背铁棍制作和表演艺术同时出现传承上的断层,濒临灭绝,亟待抢救。

抬阁·万荣抬阁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万荣县

万荣抬阁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它起源于明末清初,一直在山西省万荣县流传,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万荣抬阁构思新颖,内容丰富,以奇制胜,以险动人,一出折子戏、一个故事、一段传说就是一架抬阁,以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可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万荣抬阁融多种技艺于一体,设计复杂,制作工序繁多,财力物力消耗大,公众参与程度高。

20世纪90年代,万荣抬阁的发展达到高峰。每年正月十五,观看抬阁表演的人蜂拥而至,万荣抬阁由此成为当地广大民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由于抬阁没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所以年轻人不愿参与,更不愿学习传承,目前万荣抬阁已面临后继乏人的局面,急需保护。

抬阁·峨口挠阁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代县

峨口挠阁是一种特殊的百戏杂艺,流传在山西省代县雁门关内外,而以峨口为中心。挠阁由乐队与表演队两部分组成,内容古老而传统,形式独特而别致,道具原始而质朴。乐队有鼓、唢呐、笙等八种乐器,表演队伍一般由六十架(组)左右的挠阁组成,每架(组)两人,成人儿童各一人,特殊架(组)三人。小演员一般要选五六岁的漂亮儿童,装扮成各种各样的古装戏剧人物后站立在特制的铁架上,用宽布带绑缚固定,再由体魄健壮、音乐感强的成年男子挠在肩上。表演开始,原始奔放的乐曲响起,下面的壮汉迈开粗犷沉稳的步伐,肩上的小演员随着翩翩起舞。欢快热烈的乐曲声中,儿童与壮汉舞在一起,演员情绪与音乐氛围融为一体,民众的狂欢达到高潮。

峨口挠阁集中反映了代县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表现出这一地域的文化特色。发掘、抢救、保护峨口挠阁,有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促进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由于时代的变迁,目前峨口挠阁已陷于濒危状态,急需保护。

抬阁·脑阁

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左旗

脑阁是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地区群众喜爱的一种民间社火,内蒙古脑阁系清代中期由晋北地区传入,至今已历经三百多年的发展演变,其中以土默特左旗毕克齐镇的脑阁最为有名。脑阁的“脑”是山西、陕西、内蒙古等部分地区的方言,意为将东西举起扛在肩上。脑阁一般由成人和儿童组合表演,下面的成人上身套上铁架子,称为“色脚”;上面被“脑”的儿童也用铁架子固定起来,称为“色芯”。下方“脑”的人腰要挺直,扭、颤、摆、行走、舞动和旋转是其动作特点,扭动时劲全部用在膝盖以下的小腿上,在进行中要带动上边被“脑”的儿童一同摆动。小演员一般选择三到八岁的漂亮男童女童,穿上色彩鲜艳的服装后扮成各种历史人物或戏曲人物,再以花草彩云加以装饰,由成人“脑”起后头和胳膊,随着铿锵的锣鼓节奏自然舞动,显得活泼可爱、真切动人。按照当地民间说法,凡是上过脑阁的孩子一生都会健康幸福、平安吉祥。

内蒙古地区的脑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其中既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白蛇传》、《西游记》等神话和民间传说,也有《昭君出塞》等表现内蒙古地区历史文化的故事。

脑阁是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的结合体,它集戏剧、杂技、美术、舞蹈、音乐于一体,显示出深厚的黄河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多年来,象征吉祥、喜庆、平安的脑阁已经成为内蒙古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重要民俗活动之一,每逢节庆之日,民间艺人便装起脑阁,走上大街,以动人的造型和故事表现出各民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热爱。

抬阁·金坛抬阁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金坛市

金坛抬阁是金坛庙会中的一种大型民俗活动,它兴起于明代,在江苏省金坛市金城镇及周边地区流传。

金坛抬阁造型典雅,内容丰富,吹打乐伴奏铿锵而富于节奏,表演时气氛热烈,场面壮观,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金坛抬阁所用的“阁”是一种六尺长、五尺宽的长方形座架,下面有四条腿的长方底座,底座中以木杆为支架,饰有假山、曲桥、栏杆、花卉、绿阴和亭台等。“阁”以木桩和插销为骨,上下连成一体,由上至下分为五层,上下高达二丈五尺。“阁”上共有五至七个装扮成各种戏曲人物的童男童女,年龄均在十岁左右。出行时由十六个壮汉“八抬八插”,即八人用肩扛抬,八人用杠插撑。抬阁兴盛时,金坛曾有城隍庙、忠佑祠庙、河西庙、李王庙、八蜡庙、殿值祠、河东庙七处“抬阁”同时出会,规模和声势十分浩大。

金坛抬阁是一种与传统戏曲结合较为紧密的杂技表演艺术,属民间艺术中稀有的珍贵品种,在传统戏曲、民间杂技与民俗活动之间关系的研究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抬阁·浦江迎会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浦江县

浦江迎会是一种极富特色的节庆巡游民俗活动,相传它起源于纪念胡公大帝的祭祀仪式,长期流行于浙江省浦江县的黄宅、前吴、通化(今属兰溪)等地。浦江迎会始于宋代,至清代达于鼎盛。清代道光二十九年(1849)十月,通化乡青山岩举行迎会活动,盛况空前。

抬阁巡游是浦江迎会的重要活动之一,因此浦江迎会又称“抬阁”并以奇、险取胜。抬阁由会桌、抬扛、会栅、抬会人、站会小演员五部分组成,每张会桌挑选数名三至五岁活泼秀丽的童男童女扮演传统戏曲故事人物,在会桌上或悬空而立,或凌空飞舞,其造型采用传统戏曲人物形象为主体并进一步加以艺术化设计。会桌由四至十六名青壮年抬着行走,在行走中扮演者还要变换造型。浦江迎会根据“孙悟空借扇”、“劈山救母”、“姜太公钓鱼”、“三请梨花”、“借伞”、“蟠桃盛会”等会桌上的故事情节取会名,一张会桌就是一台戏。迎会时以铜铳、铁铳开路,龙虎旗、长旗、华盖等为先导,大锣鸣道,会桌和什锦班紧接其后,队伍庞大,气势壮观。

随着时代的变迁,迎会的内涵发生了变化,逐渐成为节日及各种民间盛典中的庆贺活动。浦江迎会集中体现了浙中和江南沿海一带以民众信仰为基础的传统民间文化,保留着戏曲、杂技等民间艺术的演出传统,具有不可替代的民俗研究价值。

抬阁·肘阁抬阁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寿县、临泉县

抬阁是一种综合性的民间文艺活动形式,因由人抬着表演,故称“抬阁”。它集造型、彩扎、杂技、戏曲于一体,充满诗情画意。肘阁是抬阁的一种特殊形式,流行于安徽省的寿县和临泉县,因表演者利用肘部力量和技巧进行抬阁表演而得名。

明清时期,肘阁与抬阁自山西、河南传入安徽寿县、临泉等地,至清末民初达于鼎盛。肘阁与抬阁的芯子上均有不同数量的小演员进行表演,其制作巧妙隐蔽,化装和服饰具有很强的故事性,表演中有锣鼓和笙、箫、笛、管伴奏。但肘阁和抬阁支撑小演员的底座不同,肘阁是一人顶,“小抬阁”是二人扛,“大抬阁”则是多人抬,体现出高、难、险、美的特点。

肘阁多表演“水泊娘娘震四洲”、“群仙赴羊石”、“卧冰求鲤”、“弃官寻母”、“扼虎救父”等传统民间故事的内容。肘阁抬阁技巧与难度并重,保留节目有《刘全进瓜》、《孙悟空盗桃》、《天女散花》等。在流行地的年节、传统祭祀和大型群体性喜庆活动中,肘阁抬阁是最受人们欢迎的表演形式。

肘阁抬阁积淀着古老淮河文化,它反映了沿淮流域居民的生活风俗、审美情趣和价值观、美学观,具有民俗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抬阁·大坝高装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兴文县

大坝高装是一种特殊的民间造型艺术,它源于清代康熙年间,流传于四川南部兴文县境内的大坝苗族乡。

大坝高装游街表演于每年农历二月初一、初二举行,游行队伍前有二十八宿开路,神童骑马领队,高装、古董抬架、龙灯、狮灯、芦笙队(苗族)、锣鼓、唢呐等紧随其后,一路锣鼓喧天,炮声震耳,热闹异常。

高装装架为四柱铺板的木制高台,台高二米,台面四平方米。平台中竖有一根四至六米的铁杆,称为“装亭”,装亭上端打铸成“ㄣ”形弯曲。办装一般需备四架,每架装为一出戏,处于装亭上端顶装的为女主角,站在平台上的则为配角,角色全由十二三岁的儿童装扮,他们手执道具,做出各种造型。每架装以两根大夹杠夹牢,由八人抬起沿街缓缓而行,一般十六人一台,互相轮换。高装的特色之处在于“掩头”和“假脚”,“掩头”是高装演出的主要道具,它被巧妙地安排在铁亭中部、顶装演员脚下。顶装演员穿绣花鞋的假脚站在“掩头”上,另一只同样的假脚则向后翘起,在袍服的遮盖下看不出任何伪装的痕迹。

大坝高装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深受兴文县人民的喜爱,成为研究当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生动资料。

抬阁·青林口高抬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江油市

青林口高抬戏又称“飘色”、“抬阁”,是一种民间乔装戏表演样式,流传于川西北地区江油青林口古镇。清代乾隆年间,青林口古镇即已出现了高抬戏。每年农历二月初一,青林口都要举办传统庙会,其间便有高抬戏的表演。

高抬戏表演无需舞台戏楼,全靠传统绑扎手段将民间传说故事化作鲜活的艺术形象,呈现为高台之上定格的戏剧片段,以人力托起以供大众观赏。高抬戏的绑扎十分复杂,前后要经过11道工序。人物形象基本采用传统民间年画的构图方式,造型十分夸张。高抬戏最为突出的特点是能巧设机关,将剧中人物悬于空中,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抬阁·庄浪县高抬

申报地区或单位:甘肃省庄浪县

庄浪县高抬是一种民间造型艺术样式,往往以民间故事或传统戏曲中的某个情节作为表现内容。它历史悠久,主要流传在甘肃省庄浪县的水洛、朱店、南湖等乡镇。

庄浪县高抬构思奇巧,造型独特。它在木台上安装铁柱,称为“铁芯”,根据情节需要将铁芯加以弯曲,形成高抬的主体框架,而后依附铁芯扎绑人物、动物和道具,再用彩条、绸布伪装铁芯,并以假山水、花草树木和禽兽等烘托人物和故事情节。高抬制作完成后,用人抬或车载着行进,在高抬设计制作者的指导下表演,显示出奇、险、俊、巧的艺术特色。

庄浪县高抬既有民间手工制作工艺精细、造型美观、色彩鲜明的特点;又有杂技表演奇、险、巧的特征,在陇上闻名遐迩,广受群众欢迎。它是庄浪社火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代表着庄浪社火的最高艺术成就,为庄浪人民的节庆生活增添了色彩。

抬阁·湟中县千户营高台

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湟中县

千户营高台是流传于青海省湟中县的一种艺术样式,主要于在春节期间展演,湟中县城每年春节的文艺社火调演中以千户营高台的演出规模最大,艺术性也最高。千户营高台的起源可追溯到明代洪武年间,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千户营高台集当地绘画、刺绣、木雕等民间艺术于一台,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它制作绝妙,不但能塑造传统的戏曲人物,还能不断创新,表现现代人物和现实生活。千户营高台是青海民间艺术的突出代表,是研究西北高原地区文化渊源、民族历史、民间艺术的珍贵材料。

抬阁·隆德县高台

申报地区或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

隆德县高台是由祭神活动演化成的一种社火形式,每年正月初九定期举行表演。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境内的温堡、峰台、山河、沙塘等乡镇几乎都流行高台马社火。

隆德县民间文化源远流长,社火类型繁多、品种齐全,高台马社火、狮子、高跷、推推车、赶毛驴、花船、秧歌队、竹马、彩车、腰鼓队、喜人等民间社火表演形式,包含着表演、造型、语言、彩绘、手工制作等多种艺术内容,成为六盘山区民间艺术的活化石。

随着时代的发展,隆德县高台的制作日趋精巧细腻,更加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内容情节的展现,在装饰、技巧和高度等方面也有了很大发展。设计者利用力学原理为高台装上滚珠、齿轮,又开发出升降、旋转功能,再以高科技材料进行装潢,使高台表演达到了一个更高的艺术境界。

隆德县高台是隆德人民世代传承的珍贵传统艺术,具有较高的民俗学和民间艺术研究价值。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隆德县高台日益受到冷落,发展空间不断缩小。目前众多老艺人年事已高,后继乏人,隆德县高台濒临消亡,亟待保护。

抬阁·阁子里芯子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

芯子又称“抬阁”、“高台”,是山东一种深受群众欢迎的传统民俗活动。阁子里芯子流传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南王镇南仇东村,它源于明代正德年间,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在传承过程中,经过老艺人不断创新,阁子里芯子逐渐成为了一种地方文化实践方式。它利用铁质支架将装扮成各种戏曲人物的儿童表演者稳定在高竿或其他造型上,以演绎各种故事。因铁支架如灯芯般在内支撑,故称“芯子”,一个芯子一般表现一个故事情节。远远望去,表演芯子的儿童如同悬在空中,显示出神奇、惊险的特点。

阁子里芯子构思奇妙,装饰华美,置景独特,布局高雅,芯子上所装的花卉盆景和五彩缤纷的植株用器等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表演时,男女儿童在绽开的荷花或一条弓弦、一根花枝、一支竹笛上轻身而立,奇异的景象令人叹为观止。阁子里芯子融民间舞蹈、音乐、美术、传说于一体,具有一定的艺术学、民俗学和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抬阁·周村芯子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

周村芯子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至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传说泰山碧霞元君为山东周村常山人,农历三月初三是她的生辰。每逢碧霞元君诞日,周村人会以一系列仪式迎请她回家乡。每年三月初三至三月十五,周村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社火祭祀表演。周村人从高跷和蜡烛台得到启发,依靠发达的织机技术,创造出别具一格的周村芯子并使之成为迎接碧霞元君社火中极为重要的一项表演形式。后来周村人又将芯子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搬到元宵节进行表演,为周村元宵节增添了一个亮点。成形后的周村芯子传至博山并波及淄川、张店和临淄等地,长期流布不绝。

芯子有“抬芯子”、“车芯子”、“撅芯子”之分,又有单人芯子、双人芯子、多人芯子之分。周村芯子历来多是“双人芯子”,由上下两人组成。表演时,两位小演员化装为戏曲和历史故事中的人物,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张生与崔莺莺、许仙与白娘子等等,而后扎缚在铁芯上,先将一根钢筋(铁筋)一端固定在牢固的基座上,紧贴着下面一人的身躯通过,再从手部或其他部位伸出,延伸至上面一人的腿和腰背部;然后再将底部装饰为花草或神台,看去恰似上面演员站在下面演员的手掌或其他景物上,奇妙无比,趣味盎然。缚在铁芯上的演员身形稳固,动作轻俏,随着锣鼓的伴奏翩翩舞动,将故事中的人物表现得栩栩如生。

抬阁·章丘芯子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章丘市

章丘芯子是一种特殊的民俗表演形式,它起源于明代,系在颤轿的启迪下创制而成。起初人们为了驱逐邪魔祈求吉祥,将男女儿童装扮成神话中的天神形象,在扎制的平台或方桌上移动,后逐渐演化成一种表演形式。章丘芯子流传于山东省章丘市文祖镇的三德范村及辛寨乡等地,在当地的春节民俗活动及大型群众集会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经过几代民间艺人的创造革新,章丘芯子在人物造型、制作工艺、演出内容、表演技巧等方面日趋丰富完善,深为观众所喜爱。章丘芯子的表演内容多取材于传统戏曲或神话故事,按人物的多少和造型、表演方式的不同,又分为桌芯子、转芯子、单杆芯子、扛芯子、车芯子等。

章丘芯子丰富了当地群众的精神生活,为广大民众提供了一种表情达意、自我调节的有效形式。

抬阁·霍童铁枝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

铁枝是“抬阁”的一种表演形式,霍童铁枝流传于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其历史可追溯到隋代。据当地史料记载,隋谏议大夫黄鞠为避炀帝迫害,徙家咸村,后与早年定居石桥村的姑丈朱福易地而居。为报答姑丈情谊,黄鞠于每年农历二月初一姑丈诞辰之日都要举办灯会活动,白天表演高跷,傍晚举行纸扎、铁枝、线狮、舞龙等游艺表演。后来灯会传播到霍童四境,每境一个晚上,共需演出四晚,称为“小迎”。灯会五年一轮,各境重复举行一次,共八晚,称为“大迎”。

霍童铁枝是霍童“二月二”灯会精彩的项目之一,为整个活动增添了热闹气氛。其表演内容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观音佛与金童玉女”等多取自传统文学作品和民间故事。霍童铁枝制作综合运用铁枝、美术、灯光等技术手段,采用锻铁、铁条等为骨架,按情节需要将化装的儿童演员安排在铁架上,形成或立、或悬、或卧的静态和动态人物造型,然后再配置场景、彩灯等,进行景物造型。霍童铁枝技艺巧妙,制作精巧,具有隐蔽、惊险、生动的特点,被誉为“东方的隐蔽艺术”。

霍童铁枝是宁德地区民间节庆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反映着当地民俗风情的重要特点,为福建民间艺术的研究提供了鲜活的材料。

抬阁·福鼎沙埕铁枝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福鼎市

流传于福建省福鼎市沙埕镇的铁枝俗称“杠”、“阁”,是沙埕渔家元宵节传统的民俗活动之一。它早期为竹木结构,单层高二至三米,表演时用人抬扛,称为“平阁”。后发展成钢管或铁条焊接的树丫枝状,经过艺术加工和装饰后固定在车辕上,在车辆的行进中表演。

福鼎沙埕铁枝多层的高达七八米,层与层之间称为“过枝”,简称“枝”。一台铁枝中部以一根钢条为杆,从底盘分两根钢条通往上层,根据铁枝内容的需要将钢条制作成各种形状,而后将人物、道具分层固定。演员坐在扶枝位置上,手持道具,表演简单情节或杂技动作,铁枝车在推行中前进,乐队随后伴奏,谓之“搬铁枝”。铁枝表演精彩纷呈,光芒闪耀,在夜幕的映衬下形成一派壮观景象。

搬铁枝闹元宵是沙埕人民难以割舍的传统民俗,在当地已延续了几百年。福鼎沙埕铁枝吸收了传统戏曲、舞蹈、杂技等的艺术因素,成为福鼎众多民俗活动中最具地方特色的一种民间艺术样式,可以为民族艺术学、民俗学等的研究提供参考。

抬阁·屏南双溪铁枝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屏南县

铁枝又称“抬枰”、“彩枰”,是闽东一带节庆巡游活动中的一种民俗表演形式,与“抬阁”、“飘色”相类似。屏南双溪铁枝主要流传于福建省屏南县双溪镇,表演时以数名儿童扮演古装戏剧人物,或坐或立,固定在木台铁架上,根据剧情组成各种精彩的造型,由人抬着行走。双溪铁枝造型每一架高3至5米,三层或五层不等,由8至16名青壮年扛着前行,此外还有乐队、鼓手、灯光、指挥等,共同组成一支巡游队伍。

双溪元宵灯会以铁枝表演为主体,同时还有舞龙、舞狮、花灯、鼓亭音乐等表演,游行队伍声势浩大,前呼后拥,观者如潮。过去双溪民间的铁枝表演一般在节日、庆典、神诞、庙会时举行,现在多数地方将表演日期固定在每年正月十三至十五日。

屏南双溪铁枝是屏南县乃至闽东民俗文化的集中体现,具有独特的历史学、民俗学和社会学研究价值。

抬阁·南朗崖口飘色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中山市

飘色是流行于广东的一种民俗表演形式,与北方的“抬阁”、“芯子”相类似,均以童男童女饰扮历史故事中的人物,在一个色柜上造型定格,再由人扛抬上街进行巡游表演,表演过程中辅以乐曲伴奏。

流传在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崖口村的南朗崖口飘色又称“出会景”、“枭色”,它源于唐代耍菩萨的祭祀习俗,后逐渐发展成现在的表现样式,每年农历五月初六龙王诞时,崖口村都要举行飘色表演。

崖口飘色多采用民间传说故事为表现题材,而以最具当地特色的“秋千色”为重要组成部分,在下的演员称为“色脚”,在上的演员称为“色芯”。出巡时“色脚”、“色芯”不用固定在“色梗”上,可随秋千上下飘动,还可以随时更换。崖口飘色绚丽多彩,灵动飘逸,故事性强,动作富于节奏感。除此以外,出巡时所用的头牌、罗伞和彩旗上均选用精致的粤绣,这成为崖口飘色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崖口飘色曾先后到香港、澳门表演,造成了一定的影响。1998年,中山慈善万人行新民俗活动创办,崖口飘色由此得到新的发展。

抬阁·台山浮石飘色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台山市

台山浮石飘色是一种具有传统特色的民间造型艺术,它始于明末清初,在广东省台山市的浮石村一带流传,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每台飘色以两个俗称“色仔”的八到十岁儿童扮成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由村民用“色柜”抬着出游。站在色柜面上凌空而起的色仔称为“上色”,也叫作“飘”;坐在色柜面上的色仔称为“下色”,也叫z“屏”。“飘”与“屏”互相辉映,靠一条“色梗”即精心锻造的纤细钢枝支撑,构成完美的飘色整体。飘色的迷人之处在于“飘”,色仔左足立于一根桃枝上,右足摆动,身体凌空,若无凭依,令人称奇。

台山浮石飘色的造型内容有“赵子龙拦江截斗”、“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吕布貂蝉”、“平贵别窑”、“穆桂英挂帅”、“杨金花争帅印”、“木兰从军”、“劈山救母”、“白蛇青蛇”等。每年农历三月三的北帝诞日,台山浮石村的村民便组成游行队伍,部分人抬着北帝塑像在前行进,而以头牌、色标、罗伞、飘色、舞龙、舞狮、高跷、八仙、八音锣鼓等后随,遍游全村十坊。

1996年浮石村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飘色之乡”,1999年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飘色之乡”。

抬阁·吴川飘色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吴川市

流传于广东省吴川市的吴川飘色是集戏剧、音乐、美术、魔术、杂技于一体的综合造型艺术,以“高、精、险、奇、巧”的特点闻名于世。它造型独特,艺术形式多样,内容以历史故事和神话故事为多,一台飘色就像一座活动的小舞台。

吴川飘色在每年农历正月十六、十七日闹元宵时表演,巡游队伍长达数里,场面十分壮观。飘色人物靠一根隐蔽的“色梗”支撑,演员年龄一般在六到十二岁之间。在柜台上的小舞台上或坐或立的人物称为“屏”,凌空而起的人物造型则称为“飘”。吴川飘色过去多为一屏一飘,现在则发展为一屏多飘甚至多屏多飘。

吴川飘色曾先后到广东省的茂名、中山、江门、深圳、广州及海南省的海口和云南省的潞西等地参加文化展演,以强盛的艺术生命力带动和促进了周边地区飘色创作与表演水平的提高,给外省市民间艺术的发展以深刻的启迪。1992年和1997年,吴川飘色两次晋京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2003年,吴川飘色造型作品荣获中国首届文物仿制品暨民间工艺品展金奖。

抬阁·河田高景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陆河县

高景是“飘色”的另一种称呼。河田高景是流传于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河田镇的一种传统民俗,客家先民南迁到粤东山区以后,在交通相对闭塞的环境中形成了这种带有明显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河田高景表演定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九、二十两天,时间、路线和基本仪式都比较固定。

河田高景由景床、景梗、景物三部分组成,景床是个长1.2米、宽1米、高0.8米的粗木架,用以固定景梗和景物;景梗是根长六到八米的锻造小钢条;景物由景童、景旦和道具组成,景童由十三四岁以下的少男少女担任,景旦由五六岁的小童担任,道具包括服装、饰品等。

高景出游时,除景童、景旦外,每架景一般要配备四至八人负责抬景,六至八人负责导景,另有三四人担任护景,一两人担任监景。整架高景由四至六人抬着,在众人的严密监护下前行。高景之后跟随着众多的狮班、乐队和旗仗,共同组成一支庞大的游艺队伍,载歌载舞,欢快异常。

河田高景具有“高、险、巧”的突出特点,“高”是指景旦所处的位置高,一般在空中七到八米的地方;“险”是指整台高景仅由一根六到八米长的不规则小钢条独立支撑,景旦立于景梗正上方,看上去毫无依托,令观众提心吊胆;“巧”是指高景的各有机单元巧妙组合,奇特考究,绝对不暴露景梗的脉络,留下悬念让观众猜测。

河田高景历史悠久,题材广泛,文化积淀深厚,在启迪民智、传承民间文化等许多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客家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一手材料。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