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屈原传说

屈原传说是湖北省秭归县地方民间传说之一,秭归人民将屈原与境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相互联系起来而创作和传承的以抒情和表意的民间文学。2008年6月7日,屈原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华夏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遗产项目编号
Ⅰ-47
申报地区
湖北省
申报地区
湖北省
目录

屈原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华夏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汨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

传说特征

屈原传说作为独特的文化事象,孕育于秭归的壮丽山川和灿烂的巴楚人文环境之中,独具魅力,富有个性。其基本特征主要有五个方面:

独特的地域性

汉代班固《汉书·地理志》记载:“置南郡,领县十八,一曰秭归。”晋代文学家袁山松《宜都山川记》说:“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喻令自宽,全乡人冀其见从,因名曰秭归。”晋代庾仲雍《荆州记》曰:“(秭归)县北一百里,有屈原故宅,方七顷,累石为屋基,今其地名乐平。”秭归乐平里是屈原的诞生地。屈原于秭归而生,秭归因屈原而名。秭归是屈原的故乡,屈原是秭归的名人。因此,秭归人们对屈原情有独钟。从古至今,秭归父老乡亲口耳相传的故事和传说密切联系着屈原,或颂扬屈原,或怀念屈原,或推介屈原。“屈原传说”可以说是秭归这块古老而又文明的特殊区域的“传家宝”。

独特的艺术性

屈原及其作品享誉世界,其作品的艺术特色独步肇开,璀璨耀眼。秭归的“屈原传说”也许是受到屈原作品艺术特色的熏陶,传说故事均具有较高的艺术性。从现已搜集整理的91则屈原传说故事来看,有的情深意切,撼人心魄,如《我哥回》、《三个端阳》等,将姊弟情、故乡情表现得酣畅淋漓;有的神奇浪漫,想象独特,如《神鱼》、《女·砧》等,将秭归人们美好的愿望和对屈原的思念之清表现得心沸神怡;有的借助山川,点化神灵,如《灵牛》、《双泉寺》、《濯缨泉》等,将山川神灵与屈原巧妙糅合,将屈原的忧国爱民之情表现得栩栩如生;有的以物喻理,发人深省,如《读书洞》、《金粳稻》等,将屈原的求索精神与正道直行的人格情操表现得至善臻美。这些传说故事的语言通俗易懂,比拟恰如其分,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

独特的传承性

屈原的一生是伟大的,虽然逝世2000多年,但他的形象、精神却永远铭刻在世人心中,特别是秭归的父老乡亲,不仅以口耳相传这种特殊传承方式广泛传承屈原传说故事,而且利用秭归独特的端午习俗、龙舟竞渡、骚坛诗会、屈原文化研究会等传承方式彰扬屈原传说。同时,由于秭归屈原传说的传播,国内外专家学者在很多学术宏文巨著中大量引用屈原传说,如郭沫若的《屈原研究》、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屈原与宋玉》等。近几年来,秭归公开出版的“屈原传说”读物也大量面世。因此,可以说屈原的传说故事既跃然纸上,又大量跃然“口”上。

独特的历史性

从现存的古籍文献来看,能追溯最早记载屈原传说信息的史料是东汉文学家应劭的《风俗通》,其曰:“五月五日,以五采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亦因屈原。”《汉书·地理志》称述这种“因屈原”的风俗传说为“习以相传”、“南郡尤甚”。秭归于汉时即属南郡。由此说明,汉代已将屈原与端午风俗传说结合在一起而广为流传。但是,从传说故事的发展规律来看,“屈原传说”应该在屈原辞世之后或在屈原晚年即已产生。因此,“屈原传说”大约产生于2200年前。汉代以后的历史文献也有大量记述,南北朝时期的梁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说:“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命,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至今为俗。”其后,南朝吴均《续齐谐记》、隋代杜台卿《玉烛宝典》、清同治三年《宜昌府志》、清光绪八年《归州志》均记述有屈原传说。秭归屈原传说中的《龙舟竞渡》与古籍文献的记述吻合。这些记载充分说明“屈原传说”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2200年余年的历史长河中,秭归人们以传说的特殊方式颂扬屈原的人格、精神,嫉恶扬善,激励世人。这种传承方式不论是在过去还是将来,都起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独特的思想性

屈原传说中,内涵深邃,蕴含着丰富的积极向上、开拓进取、团结拼搏、正道直行、清正廉洁等方面的思想内容。如《楚王井》中与民同苦抗旱打井的故事,感天动地;又如《米仓口》中“哀民生之多艰”(《离骚》)恤民济困的故事,感人肺腑;再如《菖蒲剑》中插菖蒲保护屈原墓的故事,感人至深。在这些传说中,即便是对色彩缤纷的花草树木以及形体各异的飞禽走兽,屈原均博爱有加,而且爱憎分明,放射出人性的光芒。屈原不懈的求索精神与炽热的爱国情感,更是贯注其中,读后令人顿生慨然之气。屈原传说故事的思想特征,具有警世、励人、兴国、恤民的深远意义。

传承价值

屈原传说主要表现形式虽然是口头语言传承,其次是书面文字传承,但是具有较高价值。这种形式是文化艺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秭归千古流传的精神食粮。其价值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醇厚的文学价值

秭归屈原传说故事把握文学的本体,以情动人,以理励人,以事感人。同时,以景寓情,以事寓理,以虚寓实,以实寓虚。情感浓烈,内涵深邃。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更是难能可贵。如《三星照半月》的星月彻夜伴读、《照面井》的井水明照忠奸、《挂艾嵩插菖蒲》的艾蒲驱魔除贼等传说,通俗易懂,喻意深刻。又如《神鱼》的夸张手法、《红漆棺材》的讽喻手法、《我哥回》的抒情手法、《雷劈石》的比兴手法等等,使屈原传说故事的文学艺术价值得到进一步深化。从中不仅可以总结出有益的文学创作经验,而且能推动民间文学理论的研究。

优美的欣赏价值

现有的91则屈原传说故事可分为四大类,类类优美妙趣,脍炙人口。“景物传说”虚实相间,使人如临其境,如《玉米三丘》、《伏虎降钟》等;“地名传说”惟妙惟肖,令人留恋忘返,如《乐平里》、《九畹溪》等:“人物传说”贬恶褒善,致人赏心悦目,如《马桑树》、《易服救主》等;“习俗传说”雅俗共赏,惹人心旷神怡,如《三闾风》、《纱帽翅》等。这些屈原传说,听之,回味无穷;读之,爱不释手;论之,妙趣横生。予人以美的亨受。

浓郁的社会价值

屈原传说溶及文化教育、科学理论、人生道德等社会生活领域,最大的功能是启迪人的思维、浸润人的心灵、活跃田园文化。促使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人生价值观念、文化科学观念。对文化人类学、民俗学、心理学、语言学及美学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屈原传说中自然流露的民族情、爱国情、亲情、民情、乡情,沁人心脾,造化心灵。同时,屈原传说的特殊传承方式能使人们更加热爱社会、热爱人生、热爱文化、热爱屈原。

深远的珍藏价值

屈原传说中,对于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运用与点化,蕴含着上古巴文化、楚文化的事象与神韵,而且饱含着当代与未来都需要继续传承和发扬光大的文化传统和精神,如屈原精神、文学艺术等。它不仅是民间文学财富,而且是人们物质文化生活不可缺失的精神富矿,有的传说故事甚至可称谓中国民间文化珍品。因此,它具有较大的收藏、传承价值。从田野调查情况来看,其空间仍很宽泛。对屈原传说的进一步搜集、整理、出版、收藏和保护,使之成为不朽的文化遗产,是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

丰富的旅游价值

秭归地处长江秀丽的西陵峡畔,与巍峨的三峡大坝相连,境内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是旅游胜地。特别是遍布秭归乡村的屈原古迹及建筑,婀娜多姿,丰富多彩。如屈原村的屈原诞生地乐平里、屈原八景、女·砧、屈原故宅、屈原庙等,水田坝乡的独醒亭,两河口镇的屈公笔,小新滩的屈子桥,沙镇溪镇的楚王井,周坪乡的九畹芝兰,归州镇的屈原祠、屈原纪念馆、屈原墓等等,这些景点均有各具特色的屈原传说,将这些屈原传说故事集存并传承,对旅游开发会有锦上添花之功效,既能丰富乡村文化和旅游文化,又能为秭归旅游事业增添更多的经济价值。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