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
攻击性强,有毒。栖息于山区森林中,夜间活动,很少咬人。
吞食其他小蛇。
体形特征大者全长561毫米。有前沟牙。头背眼后有一黄白色“∧”形斑;背面紫褐色,有黑色横带,在躯干部有19~21条,在尾部有3~4条;背鳞光滑,通体15行;腹鳞176~198;肛鳞二枚;尾下鳞30~36对。小型前沟牙类毒蛇,最大全长/尾长:雄630/65mm,雌710/65mm。头背色黑,有两条黄白色横纹,前条细,横跨两眼,后条较粗,呈倒“V”形。背面红褐色,有1枚鳞宽的黑横纹17~22+3~4条;腹面白色,各腹鳞无或有长短不等的黑横斑。没有颊鳞,眶前鳞1,眶后鳞2,颞鳞1+2;上唇鳞7(2-2-3式),下唇鳞6或7,前4枚或前3枚接前颌片;颌片2对。背鳞平滑,15-15-15行;腹鳞185~197;肛鳞二分;尾下鳞27~36对。前沟牙之后没有普通上颌齿。
本属蛇类含神经毒,导致反射失调、痉挛、惊厥、麻痹,最后死亡。虽然这些症状可能是几种蛇毒组分协同作用的结果,但很明显是以损坏神经机能,主要是神经肌肉传递为主的神经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