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史简介
馆址利用清代建筑护国寺、忠义词改建,占地面积3950平方米,建筑面积2975平方米,分为三个陈列室。
历史沿革
南宋以前的钓鱼山是没有城的,自南宋末,蒙古时时攻宋,残破巴蜀,为了保有上游这块战略要地,嘉熙四年(1240年),彭大雅任四川安抚制置副使,驻守重庆,派部将甘闰主持重庆门户合州防务,在钓鱼山修筑城寨。淳佑二年(1242年),余介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事,他针对蒙古骑兵机动性强的特点,采纳播州(今贵州遵义)人冉进、冉璞兄弟的建议,“守蜀之计在于守合州,守合州之计在于守钓鱼城”。充分发挥四川大山深谷,激流险滩的优势,依山为垒,修筑钓鱼、天生、云顶等十余座山城,将有关府、州、县治迁徙其上。最重要的山城共有八座,号称“八柱”,大小山城星罗棋布,形成了以钓鱼城为中心的全川防御体系。淳佑三年(1243年),钓鱼城正式修浚,宝佑六年(1258年),大汗蒙哥分三路南下,欲一战灭宋,以忽必烈攻襄阳、潭州,以另一支军攻淮南。蒙哥自率军4万,号称10万,由陇州(近陕西千阳)入大散关,一路南下,势如破竹。蒙军从利州(今四川广元),仅仅10个月,攻陷成都以及川西北全部府州。开庆元年(1259年)二月初二,蒙哥汗亲督全军攻城,一直到是年夏七月,竟然不能入鱼城一步。蒙军大将汪德臣反而战死,蒙哥痛心愤怒之余,命人在新东门对峙的脑顶坪筑台楼以观虚实,被当时城中主将王坚发现炮击,大汗竟为炮风所中。王坚又命人以鲜鱼面饼投掷城下,并致书蒙哥“尔北兵可烹鲜食饼,再守十年,城亦不可得也。”蒙哥得书后,伤痛迸发,愤激道:“我之婴疾,为此城也,不讳之后,若克此城,当尽屠之。”随后死于军中,当他殒亡消息传到欧洲,欧洲人奔走相告:“上帝之鞭折断了!”(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第三册)此战也使南宋延缓了10余年的生命。
钓鱼城在元代被毁,今天只能从它的遗址想见当日情景了。钓鱼城的城墙(包括南、北两道一字城),总长约8公里,它沿着陡峭的山岩,用巨大的条石垒砌而成,许多地段建在悬崖峭壁之上,易守难攻。城墙顶部,是石头砌成的跑马道,宽3.2米,可以同时通过三匹马或五位战士。城墙之上,有高约2米的雉堞,城上还有不少墩台和炮台,墩台用来放哨巡逻,长2米,宽0.5米。炮台用来发射滚木擂石和火药武器,宽达2.8米。除主城墙外,在钓鱼城的东部和南部,还采取了内外城的构建,以两道城墙构成了双层防线。除主城墙外,钓鱼城还修筑了两道一字城,从主城墙延伸到山脚下的嘉陵江岸边。北一字城从出奇门往北伸入江,已经湮灭为良田。南一字城从飞檐洞经小东门延伸。两道一字城和主城墙联成一体,将鱼山分为东、西两半,高峻的城墙曾使蒙古丞相史天泽仰望高城哀叹:“云梯不可接,炮失不可至。”
钓鱼城门有八座,分为:护国门、始关门、小东门、新东门、青华门、出奇门、奇胜门、镇西门。护国门是最大的一座,两面都是悬崖峭壁,当年鱼城军民在这里是以栈道出入,因此相当难攻。现已成为重要景点之一。新东门就是炮打蒙哥的地方,也是保存最完整的城门。镇西门则是击毙汪德臣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