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真庆观

昆明真庆观占地2.13公顷,现为昆明市道教协会所在地,是现存昆明市区占地面积较大的古建筑群,是云南建筑发展史的实物例证,亦是宗教文化、艺术发展的实物载体,有极高的原状保护和研究价值。真庆观由前殿、紫微殿、老君殿等建筑物组成,整个建筑保留了明代建筑风格,三殿均坐北朝南,由南至北建在同一轴线上;中轴线两侧是前殿与紫微殿连接的东西回廊。
门票参考
免费
所在地/隶属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拓东路82号
开放时间
8:00~17:30
所在地/隶属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拓东路82号
目录

基本介绍

真庆观始建于元代,由元代宋披云祖师创建,原名“真武祠”,明代著名道士长春真人刘渊然祖师曾经居住在此奉迎朝廷使节。
时至今日,昆明真庆观地处城市中心繁华路段,主体建筑由前殿、紫微殿、老君殿、火神殿等建筑物构成,于2006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昆明市区现存的保存明清两代建筑较多、较完整的古建筑群,对云南的建筑史、艺术史、宗教史及云南与中原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主要建筑

综述

真庆观核心建筑由前殿、紫微殿、老君殿组成,旧塑神像早已不存,据记载,正殿供奉玉皇、左右配以雷神和真武像,两旁各有七八个雷部神像。正殿东西廊为群仙廊,供有60尊各路神仙,后殿供老君和其他神像,各各仪态闲如。三殿均坐北朝南,由南至北建在同一轴线上,中轴线两侧是前殿与紫微殿连接的东西回廊。

紫微殿

1984年,昆明市及盘龙区政府拨款修复紫微殿。修复后的紫微殿面阔三间,土木结构建筑,单檐歇山顶,占地320平方米,正脊中立宝顶,戗脊上置走兽,殿内中顶置有藻井,以斗拱承载,井顶绘有八卦太极图,四周饰以图案,匀称精巧,为国内罕见的道家建筑,保留着明代建筑风格。

紫微殿后面是老君殿(两侧建有相对称的东、西厢房),因历史上多次修葺,现仍保留着元代建筑风格,殿中供奉太上老君。

都雷府

真庆观紫微殿东侧为都雷府,建于清康熙年间,正脊下题有“大清同治十二年岁次癸酉闰六月吉旦会城官绅士庶众善姓仝住持等重修”(即公元1873年)。大门为单檐,四角翘起,斗拱承载。大门内有一方亭,俗称“清风亭”,亭内上方有一雕有龙的精致藻井。

亭后为雷神殿,整个建筑为土木结构,单檐歇山顶,大殿外廊有雕花石栏及一对石狮。都雷府古建筑保留了清代早期的建筑法式特征,较完整地保留了精美的地方风格彩绘。

都雷府系真庆观附属建筑,祀雷神。都雷府大殿北面古建筑为火神殿,供奉火神。

盐隆祠

盐隆祠建于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由清末云南盐商集资兴建,民国时期的盐行也设在这里。盐隆祠位于都雷府北侧,坐北朝南,由戏楼、前殿、前殿东西厢房、大殿、大殿东西厢房、耳房等建筑组成,盐隆祠建筑较好的保存了当时该地区建筑结构特征,各建筑构件雕刻精美细致,外檐彩绘部分贴金,工艺档次较高,也较完整地保留了精美的地方风格彩绘,特别是戏楼,具有较高的价值。

真武殿

其殿由青铜铸建,底座龟蛇拱瑞,殿宇六丁六甲五百灵官护绕,气镇南滇、灵达天地。真武祖师,以仁慈正烈为其德、以孝道其化、以阴阳秉其道、以和融于天地青宇。荡魔护道,提倡立国兴邦的尚武精神;真武祖师又为金阙化身,体现了其在神仙体系中崇高的地位;是誉为治世福神,又体现了其神威统御,而天下太平。

林荫广场

盐隆祠西侧新建了林荫广场,空地上栽植翠竹,其间多立奇石点缀。绿草坪周围种植远道移来的百年滇翠柏、水杉和黄连木等珍稀树木,成为市区内又一个新的绿化点。

白塔

在广场的西北端,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和法国人方苏雅1896年拍摄的昆明老照片中元代白塔的原型,重建起一座白塔。其建筑风格为藏式佛塔,是历史上汉、藏民族团结及文化交流的物证。当年,原址建有万庆寺,故名“万庆塔”。明代寺毁塔存,1911年秋,因扩街修路,塔被拆除。白塔塔基有门洞,是当时过往行人和车辆的通道,故又称为“穿心塔”。塔身之东、南、西、北面,各凿有一道壶门,内雕佛像一尊,塔身顶部为石雕塔刹。白塔塔基南面,东侧石壁镶嵌一块墨石碑记,碑文简述白塔兴废历史;西侧石壁上的玻璃相框内,有法国人方苏雅1896年所摄昆明元代白塔老照片一幅。从照片上可看到晚清时期,经历风雨沧桑的元代白塔,矗立在石板铺砌的街道上;街道两侧店铺林立,人来车往穿塔而过的热闹景象,勾起人们对老昆明历史的追溯,留下强烈的历史沧桑感。

实用信息

开放时间

8:00-17:30

门票价格

免费

交通指南

1、乘坐1路、62路、109路、117路、145路、213路、a1路、a2路到“白塔路口(拓东路)”站下车,步行50米即到;
2、乘坐5路、63路、67路、78路、89路、105路、k1路到“省体育馆”站下车,步行493米即到。

保护价值

真庆观古建筑群囊括了从明代、清代早、中、晚期的建筑,是云南建筑发展史的实物例证,亦是宗教文化、艺术发展的实物载体,有极高的原状保护和研究价值。但由于历史原因,真庆观古建筑群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渐被工厂、居民等占用,对其建筑风貌和布局造成极大破坏,古建筑糟朽、风化和破损严重,到90年代末,该片区已驻有14家企事业单位和493户居民住户。这里生活环境差,居住条件恶劣,尤其火灾隐患严重,抢救和修复真庆观古建筑群,成为了一个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事。

真庆观古建群落的价值超过作为了个别存在的古建,它以一个独立的地理文化单元,给昆明的城市景观带来一定的历史沧桑感,展示了丰富的时代变化,是对昆明历史文化名城形象的极大补充和具化,是昆明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群之一。

历史沿革

明永乐初年,道教长春派创始人,谪滇“高道”刘渊然(1351年~1432年)即居此观阐道。

洪熙元年(1425年),刘渊然被召还京,请求将他在昆明时住过的龙泉道院改名龙泉观,真武祠改名真庆观,刘渊然回京供职后,其弟子蒋日和做了真庆观的住持,并主持了真庆观的重修及扩建。

宣德四年(1429年),黔国公沐晟兄弟出资,刘渊然的高徒蒋日和主持扩建。先后用了六年才完工。蒋日和受封为“明真显道弘教法师”,被褒奖后一直任真庆观住持,在他苦心营造下,真庆观一度成为昆明地区香火最旺的道教宫观。至蒋日和“羽化”后,由师弟徐道广接任道长。传徐有道术,继续把长春派要旨发扬光大。

真庆观自明正统以后嘉靖及清代康熙、乾隆,光绪各朝都有修葺和扩建。

民国36年(1947年)昆明市市长曾恕怀颁保护真庆观的布告,但到民国末年已逐渐衰颓。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真庆观逐渐被工厂、单位和居民占用。及至“文化大革命”,古建筑岌岌可危。

4月9日,原居住在此的马姓市民在家人的陪同下,坐着轮椅来看修复重建好的真庆观。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