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首页 趣闻 动物 蝶鱼 多鳞霞蝶鱼

多鳞霞蝶鱼

多鳞霞蝶鱼又称银斑蝶鱼,俗名霞蝶、印度霞蝶、钻石蝶,为蝴蝶鱼科霞蝶鱼属一的热带海水鱼,产于太平洋中西部,活动于珊瑚礁丰茂的地区,会自然形成群落。本鱼吻略尖突,体型甚高,略呈正方形,其最显著特征乃身体上有块极大的银色区域;此外其他部位均为鲜黄色,背鳍和臀鳍亦为黄色;有些个体的头部颜色较深呈棕色。
中文学名
多鳞霞蝶鱼
拉丁学名
Hemitaurichthys polylepis
英文名
Pyramid butterflyfish
别称
银斑蝶鱼,霞蝶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硬骨鱼纲
亚纲
辐鳍亚纲
鲈形目
亚目
鲈亚目
蝴蝶鱼科
霞蝶鱼属
多鳞霞蝶鱼
目录

基本介绍

多鳞霞蝶鱼(Hemitaurichthyspolylepis),又称银斑蝶鱼,俗名霞蝶,为辐鳍鱼纲鲈形目蝴蝶鱼科的其中一种。

多鳞霞蝶鱼(Hemitaurichthyspolylepis)又称霞蝶,印度霞蝶,钻石蝶,属鲈形目,蝴蝶鱼科,霞蝶鱼属,为一类活动与珊瑚礁区的热带海水鱼。多鳞霞蝶鱼产于太平洋中西部,活动于珊瑚礁丰茂的地区,觅食各类有机物碎屑及海藻等,会自然形成群落。可作为观赏鱼。

常见种类

霞蝶鱼属的种类并不多,目前记录的有三个品种,全部分布在太平洋到印度洋地区,最常见的是我国台湾海峡地区盛产的一个品种。它们身上的图案由黄和白的色块组成,也是本属汇总最美丽的品种。

生长与分布

分布

本鱼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包括斯里兰卡、缅甸、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琉球群岛、中国沿海、台湾、菲律宾、印尼、新几内亚、澳洲北部、新喀里多尼亚、帕劳、密克罗尼西亚、所罗门群岛、马绍尔群岛、马里亚纳群岛、斐济群岛、夏威夷群岛等海域。

深度

水深5~40米。

形态及特征

本鱼吻略尖突,体型甚高,略呈正方形,其最显著特征乃身体上有块极大的银色区域,它起自背鳍基底中央,分别向喉部及尾柄处扩展而尾柄及尾鳍亦为银色;此外其他部位均为鲜黄色,背鳍和臀鳍亦为黄色;有些个体的头部颜色较深呈棕色。背鳍硬棘8枚、软条23~26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20~21枚。体长可达18厘米。

生活习性

本鱼栖息在沿岸珊瑚礁区,常数尾或数十尾一起在水域的中层或下层活动,非常害羞不易亲近,以摄食动物性浮游生物为生。

饲养方法

从分类上霞蝶和关刀类很接近,因而并不难饲养。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单纯饲养一条,则很难适应新环境。它们是群居动物,需要彼此的安慰才能消除紧迫。虽然刚到水族箱时,霞蝶会十分胆怯,但适应环境后则变的十分活跃。至少要给这种能长到450px的鱼400L水的生活空间,当然越大越好。丰年虾和虾肉都是很好的饵料,如果你饲养一群,它们抢食的速度会很快,但若单独饲养一条则十分羞涩。

价值及其他

经济利用

属于高价值观赏鱼,不供食用。

编号:7652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目名:鲈形目

中文科名:蝴蝶鱼科

拉丁科名:Chaetodontidae

中文亚科:蝴蝶鱼亚科

拉丁亚科:Chaetodontinae

中文属名:霞蝶鱼属

拉丁属名:Hemitaurichthys

拉丁种名:polylepis

定名人:(Bleeker)

年代:1857

中文名:多鳞霞蝶鱼

ogenus:Chaetodon

原始文献:ActaSco.Sci.Indo-Neerl.v.2:54

模式产地:Amboina

俗名:银斑蝶鱼

国内分布:台湾

资料来源:台湾鱼类志:404.

食用

虽然东南亚地区沿海每年都能捕获很多霞蝶,但被成功运输到零售地点的并不多。一般我们可以从菲律宾进口到250px以下的幼体,而我国南海捕捞的多半为完全成熟的个体。很多地区将这种鱼作为次经济鱼类,在我国广西、广东,它们时常廉价地出现在餐桌上。

词条所在榜单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