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吕端

吕端(935年-1000年5月9日),字易直,幽州安次(现廊坊安次区)人。北宋初年宰相、诗人,后晋兵部侍郎吕琦之子、尚书左丞吕馀庆之弟。吕端生于官宦之家,自幼好学上进。最初以其父的官位荫补千牛备身。后周时为著作佐郎、直史馆。北宋建立后,历知成都府。主要作品:《送英公大师归终南》、《赠李公》。
中文名
吕端
别号名称
吕正惠,吕司空
出生日期
935年
性别
国籍
北宋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幽州安次县(今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
去世日期
1000年05月09日
代表作品
送英公大师归终南
主要成就
扶立宋真宗
目录

主要经历

洊历州郡

吕端的父亲吕琦曾任后晋的兵部侍郎,吕端少年时聪敏好学,最初以其父的官位荫补千牛备身。历任国子主簿、太仆寺丞、秘书郎、直弘文馆,又转任著作佐郎、直史馆。

建隆元年(960年),赵匡胤(宋太祖)建立北宋,吕端调任太常丞、知浚仪县,同判定州。

开宝八年(975年)七月,西上阁门使郝崇信出使契丹,朝廷授吕端为太常少卿,担任副使。同年,吕端出知洪州,还未就职,改任司门员外郎、知成都府,并获赐金紫衣。吕端为政清廉俭约,远方之人得以安宁。

屡遭摈斥

齐王(后封秦王)赵廷美任开封尹时,吕端被征召为考功员外郎,充任开封府判官。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亲征北汉,赵廷美将受命留守开封,吕端对赵廷美说:“主上栉风沐雨,以征伐不义来表明天意,大王您处于近亲且有贤名之位,应当首先跟随护卫。现在由您主持留务事务,这不是您应该做的。”赵廷美于是向赵光义恳请随行。不久后,吕端因受王府亲近官属向管理人员说情违法买卖竹木的案子中牵连,被贬为商州司户参军。后调任汝州司户参军,又复任太常丞、判太常寺事务。

其后出知蔡州,因政绩良好,被官民上奏请求借留一任。后改授祠部员外郎、知开封县,调任考功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曾出使高丽。又调任户部郎中、判太常寺兼礼院,再转任大理少卿,不久后拜右谏议大夫。

许王赵元僖任开封尹时,吕端又任其判官。赵元僖去世后,有人告发他被爱妾张氏迷惑,使其多做不法之事。吕端因辅助有失,被贬为卫尉少卿。不久后,被恢复旧职,又任枢密直学士。一个月后,出任参知政事,成为副相。

荣登相位

吕端历任朝内外官职,虽然并没有重大建树,但他沉稳、镇静、有器量、识大体的吏治才干,已日渐为人所知。宰相赵普就曾称赞吕端说:“我见吕公奏事,得到皇上的嘉许,看不见他显出得意;受到别人的挫抑也看不见他显出沮丧或恐惧。他喜怒不形于言色。真是做宰相的人才啊!”后来,左谏议大夫寇准也升为参知政事。吕端请求让自己位居寇准之下,太宗马上授吕端为左谏议大夫,位在寇准之上。太宗宠待吕端,常常单独在偏殿召见吕端,讨论许久。之后,吕端升任户部侍郎、平章事。

吕端仪表俊秀,处事宽厚忠恕,善交朋友,讲义气,轻钱财,好布施。处事理政才华出众,逐渐为宋太宗所喜爱和重用。早在吕蒙正为相之时,太宗就有重用吕端的想法。在太宗与别人商量,打算任用吕端为相时,遭到部分朝臣反对,他们认为吕端“糊涂”。太宗根据自己多年体察,立即说:“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其实这个时候已坚定了任用吕端为相的决心。当时,太宗还作过一首钓鱼诗,其中有两句是这样写的:“欲铒金钩深未达,磻溪须部钓鱼人。”这诗中的意思是说,对于任用吕端当宰相的事,已无可争议,宰相这个职位非吕端莫属。过后数日,太宗就让吕蒙正改任参知政事,吕端则进官门下侍郎兼兵部尚书,正式出任宰相。吕端拜相时,已年届六十,太宗曾后悔自己对吕端重用太晚。

吕端任宰相后,办事持重稳当,公道而廉洁,深得朝中朝外各方面的好评。使太宗听到的奏章多是褒奖之辞,对吕端的印象当然就更好了。

太宗为了平衡各方面的关系,特别是对寇准的使用,恐有吕端官居相位以后在寇准之上,使寇准心中不平,就采取了一个临时过渡的办法,作为权宜之计。太宗让时任参知政事的寇准与宰相吕端“分日押班知印,同升政事堂”。也就是说,让吕端和寇准隔日轮流执掌相府大计,他俩平起平坐,太宗则从旁加以观察。

当时送到朝中的奏折很多,而朝中也有各种各样的意见,但是众说纷纭,没有决断性的意见,“惟端罕所建明。”经过一段观察之后,宫内付出太宗的亲手戒谕:“自今中公事必经吕端详的,乃得闻奏。”这一道谕旨,无疑是太宗对吕端的更大信任和重用。吕端感到事已至此,再谦让也就不妥当了,于是他未加推辞欣然从命,履行公事。实际上这时吕端才真正成了名副其实的、有职有权的当朝宰相。以致数年后吕端的名声远扬,而且传至后代,被称为一代名相。

拥立真宗

至道三年(997年)二月,太宗病重时,宦官王继恩暗中串联参知政事李昌龄、殿前都指挥使李继勋、知制诰胡旦等,并与太宗妻李皇后一起谋立太宗长子赵元佐,企图发动政变。

三月二十九日,吕端入宫问疾。这时太宗已危在旦夕,吕端见太宗左右只有王继恩和李皇后,却不见太子赵恒。他担心事情有变,于是在笏上写“大渐”二字,让亲信交给赵恒,让他赶快入宫。

待到太宗驾崩后,李皇后让王继恩来到中书省告知吕端。吕端知道有变,抽身出阁,反手将王继恩锁在中书画阁中,并派人予以看守。他从中书省来到万岁殿,以太宗的生前意愿为依据和李皇后理论,使其默然无言,最后拥立赵恒即位,是为宋真宗。赵恒即位后,垂帘引见群臣。吕端平立殿阶,请求侍臣卷帘,他登殿审视,确认是赵恒后才退降殿阶,率群臣拜呼“万岁”。

咸平元年(998年)夏,因吕端久病不僡,真宗下诏免去他每日朝拜的礼仪。有事靠书信沟通视事。十月,真宗授吕端以太子太保致仕。告假三百日后,真宗仍命有司供他俸禄。之后,真宗亲自探望吕端,当时他已病重,真宗对他倍加抚慰。

病逝汴京

咸平三年(1000年)四月初三(5月9日),吕端逝世,享年六十六岁。朝廷追赠司空,谥号“正惠”,并追封其妻李氏为泾国夫人,任命其子吕藩为太子中舍人、吕荀为大理评事、吕蔚为千牛备身、吕蔼为殿中省进马。

主要作品

《全宋诗》录其诗2首:《送英公大师归终南》《赠李公》。另有残句1句。

贡献影响

在宋太宗传位真宗的过程中,吕端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真宗即位之初的稳定政局也离不开吕端,他在对待拥立赵元佐集团的人的问题上,很稳健老练。他首先让李皇后之弟李继隆为使相,表示尊崇,出镇陈州。接着,吕端以王继恩、李昌龄交接请托“泄露宫禁语言”的罪名,对王继恩较重处分是(安置均州),对李昌龄只是以大幅度贬官(贬为忠武军司马)了事。处理秘书监胡旦,只说他起草诏书“颇恣胸臆”,有诽谤言辞,除名流放浔州,处理也是偏重的。但在处理时,吕端都没有指明他们是因拥立赵元佐而得罪的,而且除王继恩以外的诸人,也都得到了从宽处理。

人物评价

赵普:观吕公奏事,得嘉赏未尝喜,遇抑挫未尝惧,亦不形于言,真台辅之器也。

赵光义:①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②简直夷旷,宣慈惠和。挺王佐之伟才,负人伦之硕望。顷自擢参枢轴,再历炎凉。运奇兵于庙堂,询谋惟允;贡昌言于帷幄,謇谔可嘉。适当求理之辰,益见匪躬之节。矧又周知大体,多识旧章,用晦而明,中立不倚。王商厚重,既远慑于羌戎;谢傅元虚,可坐镇于雅俗。宜践公台之位,允符师尹之瞻。

赵恒:朝之隽老,人所具瞻。茂同寅亮,采之勋罄。

曾巩:端姿表瑰秀,器识和裕,屡遭摈斥,未始经意。

张鎡:吕正惠公端姿仪瑰秀,有器量,宽厚多恕,善谈谑,意豁如也。虽屡经摈退,未尝以得丧介怀,深为当世所服。端善与人交,轻财好施,未尝问家事。

吕中:①吕端持重识大体,锁王继恩于阁内而大计以定。真宗即位,掷帘升履,审视然后降拜。其胆略如此,此皆得人之效也。②在真宗之初则有吕端,在仁宗之初则有王曾,其皆安国家、定社稷之名臣欤。

脱脱:吕端谏秦王居留,表表已见大器,与寇准同相而常让之,留李继迁之母不诛。真宗之立,闭王继恩于室,以折李后(明德皇后)异谋,而定大计;既立,犹请去帘,升殿审视,然后下拜,太宗谓之“大事不糊涂”者,知臣莫过君矣。

薛应旗:申屠安坐而邓通稽首,宋璟庭立而昌宗(张昌宗)匍匐,吕端锁阁而继恩彷徨,韩琦出檄而守忠(任守忠)黜贬;王嘉发愤不能去一佞幸,杨震连疏不能去一乳媪,萧望之以师傅困于石显,赵汝愚以贵戚阨于侂胄(韩侂胄),此无他,权之所在,有重轻也。

归有光:君德赖以培养,生民赖以滋息,社稷赖以镇定,此忠厚之臣也。其在于古,若偿金、脱骖、翻羹、唾面之类,皆可以言忠厚也。其大者,则如曹参、周勃、丙吉、狄仁杰、郭子仪、裴度、吕端、王旦、韩琦之徒是也。

王夫之:①德昭(赵德昭)之死,廷美(赵廷美)之窜,大乱之道,太宗之巨慝也。立其廷者,以刚直称,则窦偁、姚坦;以昌言称,则田锡、张齐贤;以方正称,则李昉、吕端;皆所谓贤臣也。而俯首结舌,听其安忍戕性以行私,无敢一念开国之先皇者。②宋自雍熙以后,为平章、为参知、为密院、总百揆掌六师者,乍登乍降,如拙棋之置子,颠倒而屡迁。夷考其人,若宋琪、李昉、李穆、张齐贤、李至、王沔、陈恕、张士逊、寇准、吕端、柴禹锡、苏易简、向敏中、张洎、李昌龄者,虽其闲不乏侥幸之士,而可尽所长以图治安者,亦多有之。

朱轼:当太宗晏驾,事几不测,虽有宏才远略、文武兼资者,未必能定之。俄顷也,端决机于始,而坚持于后,升阶审视,然后下拜,非器识凝定,其孰能之?迹其洊历州郡,所在着声,周旋同列,群而不党,小事糊涂,岂笃论哉!

爱新觉罗·弘历:吾读《宋史》至吕端闭王继恩于室,入立真宗,然后升殿审视以拜,未尝不贤其能定大计而想见其为人。当太宗升遐,李后方异议,主幼时艰,而端乃从容定计,沮其邪谋,扄其羽翼,顷刻之间,嗣君以定。……宋初清明,信任贤相,端能不动声色,处之晏如,可谓善于应变矣。端器量宽(阙),英才表表,真宗雅重之。……太宗尝称“吕端大事不糊涂”,可谓知端者矣。

于敏中:至于宋初,五窦、二宋、二扈而外,文则赵普、吕余庆、吕端、边归谠、赵上交、刘载剧可久,武则赵赞、刘廷让、高彦晖、李怀忠、田重进、刘重进、李琼、张晖、马全义、刘审琼、张藏英、董遵诲。燕之人才,亦可谓盛矣。

毕沅:端有器量,虽屡经滨退,未尝以得丧介怀,平居不蓄资产。及为相,持重识大体,以清净简易为务。

恽毓鼎:宋代宫闱之事,大臣皆得与闻。如王文正(王旦)、吕正惠、吕文靖(吕夷简),遇大事极能匡正。

蔡东藩:若夫建储一事,为君主国之要典,太宗年近周龄,犹未及此,且怒斥冯拯诸人之奏请,何其疏也?幸寇准片言决议,主器有归,于是王继恩不得逞私,吕端得以持正,闭寺人于阁中,觐真主于殿上,人以是美吕司空,吾谓当归功寇莱公,曲突徙薪,应为上客,若迟至焦头烂额,不已叹为无及乎?

南怀瑾:所谓“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这是一副名联,也是很好的格言。吕端是宋朝一个名宰相,看起来他是笨笨的,其实并不笨,这是他的修养,再处理大事的时候,遇到重要关键,他是决不马虎的。

词条所在榜单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