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闪过之后……》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剧情片,由傅超武、高正执导,赵联主演,于1979年上映。
该片以唐山大地震为背景,讲述强烈的地震发生后,在灾难中失去亲人的干部邢惠明,克服个人痛苦,和庄医生以及采购员石新、王伟老师等同志一起建立育红小学,帮助孤儿们渡过难关的故事。
赵联饰邢惠明
贺朔华饰庄静娴
张伐饰唐辉
冯笑饰石新
李再扬饰王伟
李兰发饰郭志雄
李保罗饰李山
丁嘉元饰小孟
王伟平饰武排长
赵抒音饰董阿姨
演员赵联
燕南市的干部。他在地震中失去了心爱的妻子女儿,万念俱灰,悲痛欲绝,但是为了那些失去父母的孤儿,他把个人的痛苦深深埋在心底,振作精神,投入抗震救灾的斗争中,把对妻女的爱全部倾注在孤儿们身上,用自己火热的慈父之心去温暖孩子们,帮他们驱散心头的阴影,弥补他们脆弱心灵上的创伤。
演员贺朔华
年轻的女医生,她的爱人在地震后失踪。她一边牵挂着爱人的安危,一边跟随邢校长撑起育红学校,竭尽全力照料数十名在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孩子。
演员冯笑
物资局的采购员,机灵、热情、乐于助人。地震夺走了他母亲和妹妹的生命。地震发生后,他被派到育红学校帮助邢校长。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他千方百计为孩子们找到食物和药品。
演员叶敏
邢惠明救出的小女孩。地震发生在她生日的五天前,她的父母都不幸遇难,是母亲用身体保护她免于一死。在她生日那天,邢校长把自己女儿的遗物——红裙子作为礼物送给了她,使她感到重新找到了父爱。
夏夜,公园的露天舞台上正在举办音乐晚会,儿童演员们在歌声中跳跃、轻巧地旋转着,台下坐着热情的观众。音乐会在掌声中结束,人们带着幸福愉快的心情散去。小孟把女友庄静娴送到医院门口,并约定明天还在桥上见面。盛爱萍跟着妈妈回到家里,看到爸爸给她买的生日礼物蓝裙子,非常高兴,爸爸还答应五天后一定赶回来为她庆祝。夜深了,万籁俱寂。突然,大地轰鸣,蓝光闪过,房屋倾斜倒塌,强烈的地震发生了,人们遇到了场空前的大灾难。邢惠明从废墟中爬了出来,呼唤妻子和女儿,却没有一点回音,只拣到女儿的红裙子。庄医生恍惚地奔到相约的桥上,但此时已是桥断人无。盛爱萍被母亲用身体保护着免于一死,但当她被邢惠明救出来时,她的母亲已被压在废墟中。市委书记唐晖爬进废墟救出了一个吃奶的孩子,他遇到了邢惠明。看到啼哭的孤儿们,他委托邢惠明把抚养孤儿的重担挑起来。一所育红学校成立了,庄静娴、石新、王伟等在邢校长的带领下,管起了几百个孤儿,他们相依为命,共渡难关。郭强、郭晓被解放军救出,也来到了这里。他们的父亲为救井下的矿工,第二次下井,但他救出别的同志,自己却在余震中牺牲了。盛爱萍还等着爸爸回来给她过生日,可爸爸妈妈都不在了,她抱着拣回的破裙盒子大哭。邢校长知道后,拿出女儿遗留的那件红裙子。盛爱萍生日那天,她穿着邢校长女儿的红裙子,流着泪水,呼喊着“爸爸”,投入邢校长的怀抱,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唱起了“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的歌曲。在党中央和燕南市委的关怀下,孩子们转移到另一座城市去学习。
制作人金兆元
导演傅超武、高正
副导演(助理)冯笑
编剧高型、孟森辉
摄影彭恩礼、沈妙荣
配乐吕其明
剪辑张驾珊、唐于龙
道具茅善祥
美术设计黄洽贵
造型设计蒋幼安、孙锡九
服装设计张星
灯光陈金奎
录音黄东萍
布景师孙雄飞(绘景)、孙殿林(布景制作)
展开
幻灯江忠耀
烟火王世耕
特技设计
张玉珊、邰旭中
特技摄影戴胜潮、何建华
舞蹈编导邬美珍
舞蹈中国福利会少年宫舞蹈队
演奏海电影乐团
指挥姚笛
合唱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少年儿童合唱团
独唱蔡连贞
获奖时间获奖奖项获奖方结果
1980年第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美工黄洽贵获奖
文化化部1979年优秀影片奖1979年青年创作奖黄洽贵获奖
该片的布景比较真实地表现出震后的景象,特别在拍摄时,布景与镜头的运动配合,在镜头的横移或升降过程中,又倒下一些乱砖瓦砾石块,更显得逼真可信,增强了艺术的感染力。(中国电影美术学会顾问韩尚义评)
该片不以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取胜,而以深刻地描写人物情感见长。它真实、细致、准确地描写了社会主义国家里人与人之间亲密的关系和纯真、动人的感情。影片着力刻划的人物邢惠明不是惊天动地的英雄,而是现实生活中平凡的人,有着正常人的喜怒哀乐之情、悲欢离合之感。文艺的魅力在于以“情”动人,影片始终紧紧抓住这一点,在“情”字上大做文章,这种“情”不是空洞、光秃的说教,而是能过具体感人的情节和细节充分表现出来。(《电影评介》评)
为了再现地震时房屋激烈震动的情况,特技部门用一只汽车内胎,不打足气,上面放块平板和摄影机三角支架,拍摄时用脚踏或手掀,使摄影机随之来回晃动。
为了了解北方的风土人情,剧组专门去唐山考察了好几次,还下煤矿体验生活。每次访问,大家都被灾后人们互相帮助的事迹感动得流泪。
该片的主要布景是在上海江湾机场搭建的。剧组按1:1的比例搭了一条150米长的灾后街道。美工师黄洽贵认为尽管是废墟,也就该让观众看出它是什么结构,于是,他与导演商量,把街道设计成小闹市区,有街口、百货公司、旅馆。置景师诸富祥带领队伍用两个月搭出了布景。在展现几个家庭遇到地震时的晃动情况时,诸富强建议黄洽贵把每个家庭的布景控制在25平方米以内,做一个大平台,下面可以通过手工控制摇动,拍戏时让人在下面晃动平台,天花板不停掉下东西,并采取多机拍摄的方法。
该片中地震的先兆——蓝光是用多次曝光摄影法拍成的。摄影师先拍上海郊区的高压线铁塔,然后在合成室里在摄影机镜头前加一块透明玻璃,在玻璃上把第一次曝光时有景物的地方涂上黑色,只留出天空,再用加蓝滤光纸的照明灯,通过电阻器产生忽明忽暗的效果,进行二次曝光。为了制造大地颤动的效果,摄影师先拍下原野、城市的镜头,用放映机放在银幕,然后根据地震规律,使摄影机上下左右、倾斜移动,同时开动摄影机把银幕上的场景再一次拍下来。
该片中百货大楼倒塌的戏利用了模型摄影。特技师用木料、塑料仿照真楼房做成模型,在需要倒塌的地方用小模型砖砌起来,那种小砖头是用泡沫原料制成的,份量轻而有质感。模型楼房不仅有四壁,还有各层楼板、门窗、隔墙、家具等,但体积只有真楼的四分之一,大约五米高。拍摄时,用气压泵压出高压气流,再点燃烟雾水炮,制造出烟尘弥漫的效果,采用高速摄影。然后把另外拍摄的剧中人物被楼房砸伤的镜头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