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徐州博物馆

徐州博物馆,始建于1959年4月,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和平路118号,是徐州市人民政府,在清朝乾隆皇帝南巡时行宫旧址上建立起来的一座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博物馆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陈列面积6500平方米,馆内基本陈列包括“古彭千秋”、“大汉气象”、“天工汉玉”、“汉家烟火”等七大单元,展出各类文物珍品五千余件,全面地展示了徐州丰富璀璨的历史文化。
官方网站
https://www.xzmuseum.com/
门票参考
免费
所在地/隶属
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和平路118号
开放时间
09:00~17:00(周一闭馆)
适宜季节
全年
建议游玩时间
2小时
旅游景区级别
4A
博物馆等级
国家一级(文物)
所在地/隶属
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和平路118号
目录

基本介绍

徐州博物馆,其前身是成立于1951年的徐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和1956年江苏徐州汉画像石保管组,是展现两汉文化和历史古城——徐州沧桑变化的较为权威、全面的综合展馆。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藏品体系完整,凸显徐州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不仅代表本地区的艺术水准,更有不少还代表国内的较高水平。主要有陶瓷器、陶俑、玉石器、金银器、铜铁器、玺印、书画、杂项等门类。馆藏文物自新石器时代至明清及当代艺术品,内涵丰富。其中以新石器时代、汉代和明代文物较为丰富突出,又尤以汉代文物较具特色,形成完整陈列体系。馆藏文物主体除书画外,绝大多数为古遗址或古墓葬科学发掘出土,时代明确。整座博物馆也为人们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起到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

常设展览

古彭千秋—徐州历史文化陈列

徐州古称彭城,是汉王朝的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是先民理想的生息之地。禹分天下,徐州为九州之一。夏商时期为大彭国。两周时期,先属徐、宋,后归齐、楚。秦汉之际,西楚霸王项羽号令天下,都彭城。两汉时期,中央政权先后封楚国、彭城国、下邳国于此。汉代以降,徐州一直是中国东部区域性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和南北文化交汇之地。徐州文物资源丰富,拥有众多的新石器时代和商周遗址、规模宏大的两汉王侯宗室陵墓、完整的明代地下城以及无数的珍贵文物。它们见证着先祖的劳作、百姓的安康、兵武的豪勇、王侯的奢华。在这里,我们可以抚摸历史,展望未来。

第一部分东方唱晓

徐州位于沂、沭、泗河下游,地处鲁南丘陵与苏北平原的过渡地带。一万年前的新沂何山头旧石器时代遗址就发现有古人类活动遗迹。新石器时代这一区域属于海岱文化圈,经历了北辛、大汶口、龙山文化的演进过程,尤其是大墩子、刘林、梁王城、花厅等遗址发现规模较大的史前聚落或墓地,共同演绎了黄淮流域东夷文化的文明化进程,也是中国史前考古的重要发现。

第二部分彭晖徐曜

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阶段。从夏至商早期,徐州地区为东夷土著岳石文化的范围。尧封黄帝的后裔彭祖建立大彭氏国,禹封伯益之子若木建立徐国,都是东夷土著的重要方国,与中原王朝时战时和,终融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潮流。东周时期,彭城为宋国的东方要邑,先后受到齐、楚等大国的攻伐,楚文化对其影响最深。徐州地区大量商周时期的聚落遗址显示了这一时期多样的文化面貌。

第三部分汉并天下

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起专制集权的中央帝国,彭城设县。秦末,起义风暴席卷全国,西楚霸王项羽不居关中而都彭城,王九郡,号令天下。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终在楚汉战争中战胜项羽,建立西汉帝国。后人所称的“汉文化”、“汉人”、“汉学”,皆源于这个长达426年的朝代。公元前201年,刘邦将故乡这片富庶的战略要地分封给同父异母弟刘交,都彭城,自此,以徐州为中心的楚国建立。西汉时期,先后历十二代楚王,东汉时期,先后历一代楚王、五代彭城王。两汉时期,徐州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得到全面发展。

第四部分锁钥雄镇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徐州作为南国屏藩,北门锁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西晋承三国曹魏建制,设徐州刺史治彭城。南北朝时期,彭城郡“其地倏南倏北,畛(zhen)域靡(mi)定。”隋唐至宋元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进入鼎盛期。隋初置徐州总管府,唐代先后置徐泗濠、武宁军和感化军节度使。五代、北宋置武宁军节度使。元至正十三年(1353),徐州一度改为武安州,彭城县撤并入州。随着京杭运河的开通,这一时期,徐州河山郁盘,汴泗交流,交通和军事地位日益加强。

第五部分史河无尽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巅峰和最后阶段。徐州因其军事位置仍有“屹然重镇”之称。明永乐十三年(1415)京杭运河畅通,“千艘万舸,昼夜罔息”,徐州作为漕运的重要节点,“所关国计民生甚巨且重”。徐州城历来饱受水患之苦,尤其是明天启四年(1624),黄河决口,洪水入城,三年方退,全城尽被泥沙掩没。崇祯元年,兵备道唐焕修复旧城,与明初洪武城雷同且基本重合,清代沿用并进行修缮,民国时期被拆除。

大汉气象—徐州汉代文物陈列

汉高祖刘邦即位第二年(前201年),封其弟刘交于楚国,王东海、薛郡、彭城三郡三十六县,都彭城。东汉时期,这里始封楚国,后改封彭城国与下邳国。两汉时期,这一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得到巨大的发展。西汉楚国和东汉彭城国、下邳国的都城均已得到考古发掘证实,已发现和发掘两汉王侯宗室陵墓近40座,出土文物洋洋大观,精美绝伦。

第一部分明光珍器——东洞山楚王后墓明光宫铜器陈列

1982年,徐州东洞山楚王后墓出土十三件带铭青铜器,均为汉代宫廷用器,有铜鼎、铜锺、铜勺、铜灯、铜盘等,部分有“明光宫”、“赵姬”铭文。明光宫是汉长安城内宫殿之一,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建成,始建国元年(公元8年)王莽将其改称定安馆,前后存109年。《三辅黄图•甘泉宫》载:“武帝求仙起明光宫,发燕赵美女二千人充之。”铭文中的赵姬,即这批铜器的主人,或为其中某一宠姬,后由皇帝恩赐出宫来到楚国彭城。

第二部分浴兰沐芳——沐浴器陈列

西汉时期,在继承先秦时期沐浴礼仪的基础上,沐浴日渐成为王室贵族的社会风尚。狮子山楚王墓西侧第二室是一间沐浴器库,出土有沐浴用的铜鉴、银鋗,烧水用的铜釜、铜鍪(mao),汲水用的铜扁壶,以及各式化妆盒、陶搓石以及沐浴香料等。沐浴器具上铭刻有楚王宫廷官署名称,可见楚国王室沐浴程序复杂而讲究,沐浴早已超出洁身净体的目的,而更加注重美容、保健、养生和礼仪。

第三部分金银辉映——金银器陈列

汉代的金银生产得到政府的重视和垄断,已从传统的青铜器金属工艺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门类,工匠能熟练运用钣金、压模、錾刻、抛光、掐丝、焊接、镶嵌等各种工艺。徐州出土汉代金银器数量虽然不多,但种类齐全,端庄古朴的印玺、严谨规整的货币、造型各异的饰品以及连缀玉衣的金丝银线,处处都显示出那个时代高超的工艺水平。尤其是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金带扣更是目前国内西汉时期精美、先进的带扣。

第四部分镜明日月——汉代铜镜陈列铜镜早出现在距今4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墓葬中,汉代是中国古代铜镜发展史上的高峰期,不仅出土数量多,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多样,而且广泛出现在社会各阶层人群中。两汉时期,徐州铜业发达,在中国辽宁和日本近畿地区出土铜镜中都曾有“铜出徐州,师出洛阳”的铭文,有研究认为彭城是当时国内重要的铸镜中心之一。徐州地区出土大量汉镜,展出的四十余枚铜镜工艺精良、造型各异,其中宛朐侯刘埶墓出土的人物画像镜更是镜中佳品。

第五部分汉代青铜器特点

随着铁器时代的到来和陶瓷业的成熟,中国自商代以来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至汉代逐渐衰落。汉代青铜器开始向生活日用器皿方面发展,更为实用,多素面或有简单纹饰。但在铸造工艺上仍有创造性发展,在中国青铜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徐州地区发现的汉代青铜器以西汉为大宗,造型简洁明快,清新古朴,已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注重“礼”的表现成份中蜕变出来,由厚重而转轻巧,日常生活用器品类丰富,形式多样。

天工汉玉—徐州汉代玉器精品陈列

玉器厅的序厅照壁设计采用重要展品的图形放大样式,给人以视觉冲击且直切主题。展厅空间回旋通透,环绕展厅中间陈列的玉棺、玉衣,一种神秘、空灵的感觉油然而生。独立展橱中的特展文物和壁龛式展橱中按4个单元陈列的展品,经过色彩与光线的映衬,精美的汉玉在整体氛围中闪烁着灵光,观众的心灵随着视觉的引导,对“天工汉玉”发出由衷的赞叹。

第一单元遵礼仪俗——礼仪用玉

礼仪玉器主要用于祭祀、朝聘、会盟、丧葬等礼仪活动。汉代礼仪用玉的使用延续了周代的传统,这个单元的重点展品有玉戈、蟠龙玉饰等。

第二单元幻灭不朽——丧葬用玉

丧葬用玉是为保护尸体而制作的殓尸玉器。汉代是中国丧葬玉器完备、兴盛的时期。汉代人认为“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只要将玉器覆塞于人体各窍便可防止尸体腐朽。汉代葬玉主要有玉璧、玉棺、玉衣、玉面罩、玉枕、九窍塞、玉握等。1995年狮子山西汉楚王墓出土的金缕玉衣,是迄今所发现的年代早、玉片多、玉质好、制作工艺精的金缕玉衣。陈列在展厅中心位置的是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玉棺,玉板均为新疆和田青、碧玉。玉棺由棺身和棺盖组成,棺体木质髹漆,出土时棺木已朽,玉板散乱。复原玉棺长280厘米、宽110厘米、高107厘米,使用2095块玉板(片)镶贴,玉板(片)组成几何纹图案,硕大的体量,甚是壮观。

第三单元温其如玉——装饰用玉

主要陈列佩玉及器物上的装饰用玉两类。主要展品有S形玉龙佩、蝉形玉佩、韘形玉佩、玉剑饰等。

第四单元莹润华贵——生活用玉

展出了包括成套的酒卮、杯,盒、带钩、镇、管形器和印章等。1995年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一组玉酒具由卮、耳杯和两件高足杯组成,形制纹饰各异,华贵精美异常。

点击查看更多>>

交通指南

1、从徐州站乘坐2路、11路、11路附线即可。

2、徐州东站乘坐10路至文化宫转11路、11路附线,到中山南路中医院站下车,步行至和平路118号即可到达。

3、市区内乘坐12路、35路、38路、69路、604路、608路到中山南路中医院站下车,步行至和平路118号即可到达。

馆藏文物

陶俑

陶抚瑟女俑

抚瑟陶俑头发后挽垂髻,身着右衽曲裾深衣,双膝着地,上身前倾,双臂曲肘前伸,左手作抚弦状,右手作弹拨状。陶瑟与抚瑟俑同出。陶瑟中空,瑟面略作拱形。首部有25个弦孔,尾部有4个弦枘,枘有半球形帽,其内侧有外、中、内3条尾岳。内、外尾岳均长4.8厘米,各有8个弦孔,中尾岳长5.5厘米,有7个弦孔。根据俑和瑟的形制分析,弹奏时瑟应置于地面。

陶瓷器

绿釉纪年陶亭

陶亭上下两层,上层一侧拱门内上方墨书“万善堂”三字,另一侧拱门内右壁墨书竖题“香首邓爱泉等仝远”,左侧壁上墨书有“万历二十六年八月十五日立”,上方横书“吉祥如意”等字。明万历二十六年即1598年。

玉石器

谷纹玉璧

玉璧青白色,用名贵的新疆和田玉制成,玉质温润。玉璧正面满饰谷纹,排列有序,背面素面。谷纹玉璧在战国时期就很流行。战国玉璧上的谷纹,谷粒似旋涡,排列紧密。汉代的谷纹璧则不同,谷粒小而圆,为较高的凸起,且排列稀疏。这类谷纹玉璧,最初出现于战国时期长沙地区楚墓,由于楚文化对汉代艺术的巨大影响,致使汉代玉器中出现了这种谷纹玉璧。该玉璧虽然雕琢精细,但背面无纹饰,作为佩戴玉璧的可能性较小,可能是楚王敛尸用璧,也可能属礼玉。

金银器

金带钩

带钩为鱼龙形,屈体张口,盘卧在圆纽之上,富于动感。口内吐一长舌,向后弯曲成钩。鱼体中镶嵌一颗绿松石,创意新颖,精致异常。古人束衣用带,并有大带和革带之分:大带为丝织,可系束;革带以质硬的皮革制成,无法系束。带钩便是用于扣接束腰革带的钩,一般均由钩、颈、体、钮四部分组成。常见的带钩以青铜铸造居多,也有用金、银、铁、玉、石、木等制成的,按其与人体相接触的适应程度,可分为弧形和直形两类:弧形钩与环、扣相合以达到束紧连接腰带的目的;直形钩主要用于扣接腰带上悬挂囊物、装饰品,集实用性、装饰性、工艺性于一体。

点击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