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首页 旅游 干沟子墓群

干沟子墓群

干沟子古墓群是国务院2001年6月公布的第三批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位于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十四道沟东行6华里,干沟子村西北1华里,位于前往十五道沟的公路边,西干沟子河南北两岸分布着范围甚广的古墓群,这便是长白县和鸭绿江上游最大的古墓群——干沟子古墓群。这座古墓群站地面积东西长约1200米,宽约400米,现有19座保存完好的古墓。该处墓地是东北地区鸭绿江流域最为集中的战国--西汉时期的古代墓葬群。
所在地/隶属
吉林省白山市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十四道沟镇干沟子村
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国家级第五批(战国至西汉)
所在地/隶属
吉林省白山市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十四道沟镇干沟子村
目录

详细介绍

干沟子古墓群于1987年10月24日被列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干沟子古墓群曾于1985年4月进行过试探性的发掘考察工作。经过试探性发掘后发现干沟子古墓群所存古墓均为用河光石堆砌而成,分“积石串墓”和“积石墓”两种砌法。其中一号墓长24米,墓中有3个圆形石圹(墓穴),中间用石条连接,以生土层为官底;二号墓为最大,长48米,宽24米,墓中修建有8个圆形石圹。从几次的试探性挖掘中挖出石斧、石刀、武器、野猪牙饰、陶器、触角式铜剑等文物,从古墓的修建形式及出土的大量文物,专家考证干沟子古墓群可能是我国西汉时期的墓葬,距今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专家指出,在中原进入封建社会时期,一些边远地区还处于原始社会,因此,古墓应属于古代秽貊(音:会陌)族墓葬,从出土的触角式铜剑可以看出,当时的秽貊族已开始使用盛行于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青铜器物,从中也可反应出原始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古老的秽貊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及尙武之风。

秽貊族是是中国东北的古老的民族,又称貉、貉貊或藏貊,古文献称之为“白民”,“毫人”或“发人”。秽貊族是由濊人和貊人汇合而成,以农业城栅为特点,不同于游牧族。秽貊族在夏商时本居于山东半岛,属东夷民族,周灭商时,秽貊族被周所迫,大部分向东北迁徙,并以松嫩平原为中心定居下来,其活动竹范围比较广阔,最南端在长城以北,与燕国为邻;东北部在辽河以东,与肃慎族相接。秽貊族早在西周时代,就是周王朝的臣属国。春秋时期,齐桓公曾经发动过对秽貊的战争。战国时期,秽貊族从事农业和渔猎业,黍成为秽貊人的主要食粮。此时的秽貊族进入原始社会晚期,过著定居生活。后来在东北地区建立政权的夫余和高句丽,就是在融合秽貊等东北民族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

秦汉之际,松嫩平原出现第一个国家——“濊王国”,在汉代人们发现了“濊王之印”,其“国有故城”,秽貊人的北支为索离族,饲养猪、马、牛,又善于狩猎。索离人生活在嫩江以东、松花江以北的松嫩平原地带。嫩江下游肇源县白金宝遗址就是索离人的文化遗存。索离人的社会内部已出现私有制和阶级对立,已跨入文明的门坎。索离族人东明称王,不用濊族和索离族名,而采用凫臾族名,中原汉族王朝译作夫余,后改为扶余。夫余是汉朝在东北的地方政权,汉时受玄菟郡管辖,汉末三国初改属辽东公孙氏,晋朝时由东夷校尉管理。

考古发现已经证明,以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的昂昂溪区为中心的嫩江流域,是古夫余人文明的发祥地。肇源县望海屯遗址、杜尔伯特自治县官地遗址、富裕县小登科遗址。都属于夫余族文化遗址。同属于秽貊语族的还有,高句丽、沃沮等。夫余族居住的中心在今吉林农安,到魏晋南北朝时,夫余族经过几次变迁,大部分同东胡、肃慎的后裔以及高句丽和汉族人融合了。

在五世纪末,夫余被东部勿吉族和高句丽打败。残留嫩江中游东岸的夫余人改称“豆末娄”、“达末娄”,主要生活在以乌裕河为中心的地区,已经建立起奴隶制性质的政权,生活是以定居的农业生产为主。后来,在东邻勿吉人的进攻和西邻室韦人的袭扰下,主动与中原政权建立贡属关系,从北齐直至隋唐之际。根据考证,豆末娄的前身是在族属上与北夫余有关的北夷索离国。豆末娄在八世纪初,被黑水靺鞨及室韦诸部所吞并。至此,松嫩平原上秽貊——夫余族系统已经完全融合到肃慎和东胡系统之中。

从此中国北方这一古老的秽貊民族走向了尽头,从历史的长河中消失了。

干沟子古墓群的发现,为很好地研究鸭绿江上游流域原始社会生产力及人民生活状况,也为研究古老的秽貊民族的历史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