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在职职工3000多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00余人、博士150余人,博士人数约占全市医疗机构博士总数的80%,高职称、高学历医务人员之多在桂林医疗机构中稳居前列。医院有八桂学者团队、桂林市漓江学者团队、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广西神经系统临床研究中心团队等近10个优秀科研团队。医院多人入选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广西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人选、广西医学高层次骨干人才“139”计划培养人选,近30人被评为广西“卓越学者”、广西优秀专家、广西特聘专家、广西知名专家、广西名中医,100多人次担任自治区级以上各个专业学会的副主任及以上委员。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设有46个临床专业科室(开放床位1600多张),9个医技科室,58个专科、专病门诊,6个紧密型医联体(灌阳县人民医院、全州县人民医院、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甲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长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桂林银海医院)。医院有广西卫生计生委重点学科1个(肝胆胰外科)、重点建设学科2个(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学科1个(儿科)、重点培育学科3个(心血管内科、麻醉医学科、重症医学科),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4个(肾内科、儿内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麻醉科、临床护理、消化内科、产科、内分泌科、妇科、血液内科、皮肤科),重点学科、重点专科的数量在桂林遥遥领先。
近年来,医院各临床医技科室紧跟本学科的发展步伐,先后开展了外科、妇科系统的各类微创手术、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介入诊疗技术、消化内镜技术、肿瘤放疗技术、透析技术、复杂的心脏手术及骨科手术、无痛诊疗技术、产前诊断技术、辅助生殖技术、皮肤美容和整形美容技术等几十项创新医疗技术,其中多项步入区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
2019年,医院年门急诊量198.4万人次,出院8.4万人次,手术3.2万台次,患者年服务量在桂林市领先,深受百姓信赖。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配备有飞利浦PET/CT(被誉为重大疾病诊断的“金标准”)、血管造影机,GE256排CT(RevolutionCT)、血管造影机、DR,西门子3.0T核磁共振、SymbiaT16型SPECT/CT、乳腺钼靶机,瓦里安直线加速器,以及EPIQ7、VolusonE10、ARIETTA70高端彩超等国际先进的监测、诊断、治疗设备,为患者早诊断、早治疗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有国家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广西院士工作站1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培养基地1个,广西高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广西教育厅重点学科2个、优势特色重点学科2个。
2006年,医院获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19个硕士培养点,硕士生导师100多人。2014年,医院被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目前有10余位教授当选中南大学临床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2015年,医院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吸引、培育、留住一批高层次的医学人才提供了一个更高层次、更大空间的平台。近年来,医院职工发表SCI论文近300篇,承担国家、省部级课题400多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2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81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33项,其中广西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一项,广西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共10项,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49项。医院在科研方面获得的荣誉之多、级别之高领先于广西北部所有医疗机构。
作为教学医院,医院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连续8年组队参加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获得了全国总决赛二等奖2次、三等奖3次和华南赛区特等奖2次、一等奖2次的佳绩。2019年医院获批成为国家首批临床教学示范中心。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现有护理人员11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150余人,拥有广西ICU专业护士临床实习基地、急诊急救专业护士临床培训基地、糖尿病专科护士临床培训基地、新生儿专科护士临床培训基地、老年护理专科护士临床培训基地及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临床培训基地,在桂北地区的引领及辐射作用显著。医院加大护理人才建设,提升专科护理水平,开设创面治疗专区、PICC导管室等专科护理门诊,为患者提供专业服务。医院深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荣获全国“优质护理服务表现突出的病房”、自治区“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单位”、桂林市“巾帼文明岗”及“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弘德善医,拯护苍生。医院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爱心济世、百姓放心。”的服务理念,以一流的技术促进发展,以科学的管理开拓创新,以优质的服务赢得信誉,为建设成为专科特色鲜明的优质三级甲等医院和区域性医疗医学中心,创建一流的现代化医院而奋斗。
1、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实行无假日门诊,节假日、双休日照常开诊。
2、医院门诊大厅设有服务中心及导医护士,为患者提供详细、周到的导医咨询服务。门诊服务中心提供预约、医保咨询、打印清单、咨询服务、现场预约、疾病诊断证明盖章、补打发票、药事服务、一站式退费等便民服务。
3、医院便民门诊设置于门诊大楼斜对面、医学院大门东侧,为患者开药、检查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
4、医院各楼层候诊厅备有饮水机,方便患者的饮用,同时在各楼层导诊台免费提供一次性纸杯及外线电话。门诊一楼设有手机充电站、咖啡机、饮料、纸巾销售机等便民设施,方便患者使用及购买。
5、医院在一楼大厅免费为行动不便患者提供轮椅并有专业护理人员护送,为就诊患者提供轮椅外借服务。
6、医院各楼层导诊台免费为就诊患者测量体温、血压。
7、医院在门诊一楼设立查询机,各楼层设置自助检验报告打印机,方便患者查询药品价格、诊疗服务价格、各类耗材价格、住院费用和自助取检验报告等。设置彩超检查结果自助打印机及影像自助打印机,方便患者自助打印报告及胶片。门诊各楼层均设设有自助机---具备办卡、购买病历本、挂号、缴费等等功能。
8、医院下雨天免费为老人、残疾人、孕妇、小儿等患者提供雨伞护送。
9、医院免费提供针、线、笔、纸等物品。免费提供各种健康知识宣传资料,患者可自行根据需要索取。
10、“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智慧医院”微信公众号开通在线咨询功能,为患者提供在线用药咨询等服务,并依托信息化手段逐步提供更多在线咨询服务。
11、医院为预约诊疗患者、持有军人证的患者提供优先就诊服务。
12、医院开通多种缴费渠道,包括手机APP、人工窗口、自助机、导诊台云POS机等,方便患者缴费。
13、医院设立举报电话、信箱,方便群众投诉,对署真实姓名及地址的举报限时处理和答复。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六十年(1958年—1966年)
1958年5月,附属医院从简易的平房起步,1958年5月1日举行了开院典礼。当时的创始人白手起家,在上级没有任何拨款的情况下,为了建设医院、造福人民,医务人员拿出自己微薄的收入购买各种医疗设备和病床。
附属医院创院之初,当时仅有21名医务人员、10张病床。1958年门诊量1.38万人次,出院病人540人次;至1966年,附属医院分设内科、外科、妇产科、五官科、中医科、儿科等6个科室。1966年门诊量12.35万人次,出院病人2702人次。1960年由周恩来总理亲自签发,授予附属医院全国文教卫系统先进单位称号。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六十年(1967年—1977年)
1967年—1978年,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壮大,附属医院的综合实力得到极大的提高,规模也随之扩大,病床数增加至161张,为患者就诊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为医院的发展提供了更宽松的空间。文革期间的1967年门诊量16.17万人次,出院病人2918人次;文化大革命期间的1968年,附属医院经历了建院以来的第一场劫难。医疗、教学等工作几乎瘫痪。打倒“四人帮”后的1977年门诊量19.38万人次,出院病人4417人次。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六十年(1978年—2007年)
1978年11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桂林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开创了一条重振之路。医院恢复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考核,科学管理,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激发了大家的创造力,取得了许多令人可喜的成就。1978年12月全院病床数增加至220张;1988年12月,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单位称号。1992年,床位更增至502张。
自此,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开始了加速的发展。1995年12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经卫生部认定为三级甲等医院;1998年5月,四十年院庆之时,病床数增至710张,科室数已达到27个;2005年3月18日新住院大楼落成启用,极大改善了病人的住院条件。自1995年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开始建设,2005年医院成功实现放射科PACS(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系统的构建,实现了"无胶片化"管理,向"数字化医院"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07年门急诊63.89万人次,出院病人2.67万人次,固定资产总值约3.29亿元,手术台次8532台,业务总收入2.467亿元,职工收入人均47676元。
(以上数据来源官网,数据截止至202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