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阿房宫遗址

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修建的新朝宫。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郊15公里处,咸阳市东南15公里处,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阿房宫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它们是中国首次统一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华夏民族开始形成的实物标识 。
门票参考
38元
所在地/隶属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阿房村
开放时间
08:30~17:30
适宜季节
春季
建议游玩时间
2小时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第一批(秦)
所在地/隶属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阿房村
目录

地理位置

阿房宫是秦王朝的巨大宫殿,遗址在今西安西郊15千米的阿房村一带,始建于公元前212年。

旅游景点

兰池宫

兰池宫遗址在咸阳市渭城区杨家湾、柏家咀原边,是秦始皇的一座寝宫。因筑于兰池之畔而名。《史记·秦始皇本纪》集解引《地理志·关史料》,以微缩形式营造,高7.35米,长16米,宽16米。为了突出其“仙岛”氛围,建宫于兰池之中。池中波光潋滟,烟云氤氲;岛宫奇葩争妍,丝竹飘飞,仙女翩跹,给人以身临仙境的怡悦感受。

漆河

漆河变名漆渠,是一条人工开凿的小运河。据《长安志》引《括地志》载:“漆渠,胡亥筑阿房宫开此渠,运南山之漆。”由此可知渠凿于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再现的漆河。根据有关史料开凿,长298米,宽5-11米,水深1.6米。

上天台

上天台是秦阿房宫殿祭祀天神的建筑物。古代先民认为,太平盛世,均是天神的恩赐和保佑。皇帝为了使自己的国家物阜民丰,四海升平,定期率领朝臣登坛祈祷天神。重现的上天台,是根据有关史料营造。规模为16.8米×16.8米,高19.8米。

磁石门

磁石门是秦阿房宫的北阙门。遗址在三桥镇武警部队工程学院内,约建于秦始皇35年(公元前212)年。因“累磁石为之”,故称磁石门。作用类似现代的安全检查门。一是为了防止行刺者,在入门时以磁石的吸铁性能使陷甲怀刃者不能通过;二是为了向“四夷朝者”显示神奇使其惊恐却步,不敢有异心。故亦曰:“却胡门”。磁石门是在秦始皇兼并六国后营造的。反映了秦国高超的科学技术水平。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尚属首创。重现的磁石门是根据有关史料和苑区地缘特征营造,高13.2米(从地平线到屋脊),东西长20.4米,南北跨度12.7米。

祭地坛

秦阿房宫中祭祀土地之神的活动场所,专供皇帝祈祷五谷丰登之用。古代曰:“社”。“社”代表国家;“稷”为谷神。它表现了中华民族发源于黄土高原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重现的祭地坛,是根据有关史料营造,规模为16米×16米,高11米。

上林苑

上林苑为古宫苑名。秦都咸阳时置,周围二百多里,包括长安、户县、周至等地。始皇35年(公元前212年)营建朝宫于此。阿房,即其前殿。汉初苑内荒芜,武帝时复为宫苑,内养禽兽,供皇帝射猎,并建离宫、观、馆数十处。司马相如作《上林赋》,言其极为宏伟、壮丽。

历史记载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他的《史记·始皇本纪》中说:阿房宫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殿中可以坐一万人,殿下可以树起五丈高的大旗。四周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在南山的峰巅建宫阀,又修复道,自阿房宫渡过渭水直达咸阳。秦代一步合六尺,三百步为一里,秦尺约0.23米。如此算来,阿房宫的前殿东西宽690米,南北深115米,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容纳万人自然绰绰有余了。相传阿房宫大小殿堂七百余所,一天之中,各殿的气候都不尽相同。宫中珍宝堆积如山,美女成千上万,秦始皇一生巡回各宫室,一天住一处,至死时也未把宫室住遍。《汉书·贾山传》记载阿房宫整个的规模“东西五里,南北千步。”如今在陕西西安西郊三桥镇以南,东起巨家庄,西至古城村,还保存着面积约六十万平方米的阿房宫遗址。可见,阿房宫宫殿之多、建筑面积之广、规模之宏大,是世界建筑史上无与伦比的宫殿建筑。

荣誉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地考察,确认秦阿房宫遗址建筑规模和保存完整程度在世界古建筑中名列第一,属世界奇迹和著名遗址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宫”。

遗迹建筑

今阿房村南附近,有一座大土台基,周长约310米,高约20米,全用夯土筑起,当地人称为“始皇上天台”。阿房村西南附近,夯土迤逦不断,形成一长方形台地,面积约26万平方米,当地称为“郿坞岭”。这两处地方是阿房宫遗址内显著的建筑遗迹。

修筑时间

阿房宫开始建造的时间司马迁有两个说法。《史记·表第三》载:「二十八,为阿房宫。」但同书的《秦始皇本纪》却记为秦始皇三十五年即公元前212年,多数人把後者当作阿房宫的始建时间。很可能的情况是秦始皇意欲新建朝宫的时间要稍早些,其间酝酿和规划用去几年。

阿房宫按规划有规模施工的时间前後是2年7个月。公元前212年,秦朝修筑并开通了直道;又徵集隐官刑徒70馀万人,分别修建秦始皇陵和阿房宫。两年之後,秦始皇在东巡途中病逝,九月被埋葬在骊山,因集中人力覆土需要,遂将阿房宫建设工地上的劳力徵调到骊山园。第二年即四月复建阿房宫,但当年冬天(前209年),数十万起义军汹涌而至,修建队伍被迫停止。除去因覆土骊山暂停的7个月,共施工了2年7个月。

前殿遗址

前殿是阿房宫的主体宫殿。史载其东西五百丈,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现存一座巨大的长方形夯土台基,西起长安县纪阳乡古城村,东至巨家庄,经探测实际长度为1320米,宽420米,高处高约7~9米,是中国目前已知的大的夯土建筑台基。台基由北向南呈缓坡状。南面坡下探出大面积路土,现存长770米,宽50米,面积约4万平方米,为一广场,广场南沿有4条道路向南延伸。台基东、西边是现代挖成的断崖;北边为3层高出地面的台阶,阶宽1~2米,高2~4米。50年代初,台上东、西、北三边都有土梁且连接在一起,现仅残存北边土梁,其高出台面两米多,略短于台长,应为倒塌了的夯土墙,现存墙迹厚3.6米,残高0.7米。发现有绳纹、布纹瓦片,分别有一戳印“千(隶体)右(篆体),北司(篆体)”文字。

上天台遗址

上天台位于阿房宫村南,俗称“上天台”。台底东西长42.5米,宽20米,台顶平面长11.5米,宽4.5米,台高约15米。台上西北角有一条向西伸出的坡道,直通台下。坡道长约30米,底宽上窄。台下夯土基向西、向南各延伸约20米,向东延伸近100米,向北约300米直至阿房宫村附近。台下北边还残留一段30多厘米高的白灰墙迹。台下四周地面散见战国晚期至秦的细绳纹和中绳纹瓦片、几何纹空心砖块、红陶釜片和许多烧红了的土块。

磁石门遗址

磁石门为秦阿房宫门阙之一。秦阿房宫的建筑以磁石为门,一是为防止行刺者,以磁石的吸铁作用,使隐甲怀刃者在入门时不能通过,从而保卫皇帝的安全;二是为了向“四夷朝者”显示秦阿房宫前殿的神奇作用,令其惊恐却步。

磁石门的准确位置,历来说法不一。《三辅旧事》指为阿房宫的北阙门,《雍录》指为阿房宫的西门,《三辅黄图》指为阿房宫前殿之门。其位置据《西安地方志丛书·汉代长安词典》载:“磁石门遗址在今咸阳东南的双楼村(今三桥镇双楼寺)。”90年代,在三桥镇阿房宫殿遗址北面(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技术学院院内)发现夯土层,文物部门推测此处可能是秦磁石门遗址,并设有磁石门遗址的保护标志。

其他遗址

在前殿东北200米处有一“北司”建筑遗址,发现排列有序的大型石柱础和绳纹瓦片,瓦片上有“北司”、“左宫”、“右宫”、“宫甲”等小篆文字。

在今阿房宫村北高窑村发现秦代麻点纹板瓦、筒瓦、云纹瓦当等建筑材料和著名的高奴禾石铜权。

前殿正北约1公里的小苏村,发现铜建筑构件6件。一件可能是铜柱础,一件是门砧,一件是户枢,其他3件都是作加固木质梁柱用的。

前殿北约3公里的后围寨村北有一高台建筑遗址。出土有用花纹空心砖砌筑的踏步和排列有序的柱础石、五角陶质水道,也应为一宫殿基址。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