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那林鱼

那林鱼是指位于广西博白县所辖那林镇、江宁镇、顿谷镇、永安镇、水鸣镇、浪平镇、双凤镇等7个乡镇境内养殖,符合特定质量标准,具有独特品质,用“那林”地域名称命名的一种本地活体草鱼。地处六万大山余脉深处的那林镇一带,山顶浓雾覆盖,河溪纵横,无公害无污染的山溪泉水丰富,长流不息,水质清新无污染,矿化度小于1克/升。利用六万大山余脉山泉水源众多,水流长年不断,水质清新、无污染、溶氧充足等优越自然条件,当地人在溪边、山沟或村边空地挖成小鱼(塘)池,引来长流的山泉水养草鱼,名曰“小窝养大鱼”。
分类
产地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
产地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
目录

一、那林鱼人文历史特征

(一)历史渊源

在博白当地一直有句老话流传下来:“博白蕹菜鲜,那林鱼味绝!”。那林鱼历史悠久,有300多年养殖历史,从古至今,深受文人墨客,逐味品鲜之人的喜爱。白州之野产异鱼,此言不假,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唐、宋时期,博白绿含山和大荒山上之池皆有婢妾鱼。宋·乐史《绿珠传》有云:州境有博白江盘龙,洞房山、双角山、大荒山有池,池中鱼有婢妾鱼。绿珠生双角山下,美而艳。据传,绝代美女绿珠即七彩婢妾鱼精幻化而生。到清代,这种珍贵的鱼类不再见记载于任何史料,倒见清道光年间的《博白县志》(道光十二年重版)记载,上述大山之池中亦见菩萨鱼清游。故老相传,最大的那林鱼是清朝年间养了105年的一条草鱼王,重达41公斤,有着“水浸木”的传说。

传说在古时候,当年七仙女中的织女跟牛郎相爱出走后,剩下的六仙女闷闷不乐,故偷偷下凡散心,经过那林镇六塘胫,见此地风景优美,有六口清澈见底的水塘,因而一人一塘在水中戏耍。由于塘中没有生物,显得过于沉静,六仙女中的一人便出从天庭中取鱼放入此六塘中,以焕生机。有一天,六仙女在水塘中逗玩水中的鱼,旁边有一放牛青年路过,由于长期缺乏营养,加之受烈日爆晒晕倒在地,六仙女看到后,便将其扶到树下,从水中取出一条鱼用于煲汤给该放牛青年喝,该青年喝后便恢复了清醒,更是感觉得精力充沛,口中鲜味仍回味无穷。六仙女同情放牛青年生活贫穷、艰辛,便取水中之鱼给他带回家中繁殖。

放牛青年得此鱼后,回家利用那林自然生态环境,在溪水旁边挖窝养鱼,每天勤勤恳恳上山割草,摘瓜叶喂养鱼,精心喂养的鱼条条都膘肥体壮。由于干旱无收,乡亲们每天都挨饿,放牛青年抓鱼煮汤,分发给乡亲们喝,助乡亲们渡过了难关;乡亲们个个称赞,口口相传,此后那林家家户户都把此鱼当宝一样养殖开来。鱼愈养愈多,名声越来越大,从此那林便成了鱼米之乡,那林鱼也因此得名。

博白群众自古就有利用山泉水养鱼的习惯,那林鱼主要以草鱼为主,利用六万大山余脉山泉水源众多,水流长年不断,水质清新、无污染、溶氧充足的优越自然条件,人们在溪边、山沟等地方筑10-100平方米的小鱼塘,且利用当地特有的泉水自由落差,形成一种循环流水养殖,名曰“小窝养大鱼”。那林鱼长年生长在山泉水中以吃嫩草、菜叶等草料喂养,养殖3年至4年,便达到6公斤以上,所以形成了肉质结实,鲜嫩、味香、清甜与众不同的特点。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养殖与管理经验,并世代相传。

那林鱼在博白悠久的文化历史中,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鱼类资源,而是作为一种物质文化,也承载着丰厚的文化沉淀,伴随着六万大山山泉溪水静静流淌,在博白的发展史上留下不可或缺的一笔。

(二)那林鱼知名度

那林鱼生活在长流山泉水中,山泉水水源充足,长流不息,非常有利于那林鱼的高品质、标准化养殖。那林镇一带冬暖夏凉,水温冬季在10度以下,夏季在25度左右,全年适合那林鱼生长,但由于仅投喂天然草料或农作物的茎叶,生长不是很快,养殖周期长,一般要喂三年以上,可长到4公斤以上,5年以上可达到6到10公斤。1981年,国家水产总局副局长肖锋闻讯亲自前往博白那林实地考察山窝大草鱼养殖,提出山区养鱼要学那林。中央电视台、广西日报、玉林日报等各级媒体也对那林鱼进行过大量报道。2010年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博白大观》则对那林鱼的历史、地理方位、养殖方式、品质等等作了详细的记载。

如今,那林鱼早已畅销深圳、广州、东莞、南宁、上海等地,当地村民用氧气袋长途运输,越销越远,享誉全国。

二、那林鱼的感官、理化等质量特色说明

(一)那林鱼的感官特征

那林鱼体型体长,前部略呈圆筒形,后部稍侧扁。体大、鳞大;体侧草黄色,背部青灰色,腹部灰白色,体表色泽鲜明;肌肉光泽润滑,指压肌肉结实有弹性;肉质嫩滑带有韧性,食用无泥腥味,味道鲜美,口感好。

(二)那林鱼的理化特征

那林鱼营养丰富,因为那林鱼含多种维生素,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氨基酸,也含有硒元素等等。据广西分析测试研究中心抽样检测,维生素A含量(ug/100g)≥4.5,维生素E含量(mg/100g)≥0.83,鲜味氨基酸总量≥6.5%,其中以谷氨酸、门冬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含量较高,分别为2.54g/100g、1.64g/100g、0.95g/100g、0.80g/100g、0.64g/100g、0.48g/100g,那林鱼粗蛋白≥17.5%,粗脂肪≦1.0%。(三)那林鱼独特的品质

那林鱼属绿色食品,营养丰富,肉质厚实,味香清甜。用鱼头烧汤,即使不加鸡精、味精之类佐料,也异香盈室,汤水像冲入鲜奶,全是乳白色,食之难忘。及尝鱼肉,鱼香满嘴,没有丝毫腥味。更为奇异的是,鱼肉可以一片片一层层剥开,片片层层皆质白肉嫩,久煮不碎,口感食之难忘,成为地方食品一绝。

三、那林鱼的质量特色与特殊品质与地域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

那林鱼的品质独树一帜,久享盛名,蜚声中外,主要是由于其生长在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其特有的养殖方式,这些自然生态环境和养殖方式体现其明显的地域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特定的地理特征

博白县地处广西东南部,在广西地貌类型中属桂东南丘陵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地势特点是西北、东北部较高,中部偏南处隆起,形成从北向南呈高—低—高—低起伏之势。六万大山余脉从北面入境后向西南部延伸,形成西北部山区;云开大山余脉从东北面入境,向南延伸,形成从东北至中南部的山区和丘陵区,以及东南部的低丘岗地、西南部的平原谷地和南部的平原、台地。在两大山余脉之间形成开阔的博白盆地。南流江(县内河段)的中、下游,形成沙河谷地。

2、生态资源和环境

那林鱼主要养殖区域,位于博白县那林镇、江宁镇、顿谷镇、永安镇、水鸣镇、浪平镇、双凤镇一带,这些乡镇地处六万大山余脉深处,境内山高岭陡,东北东南高,西南低,东南部群峰耸立,海拔6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多个,地貌以山地和高丘陵为主,花岗岩建造,相对高度500米以上,大部分在250-500米之间;山岭最大坡度达60度,一般25度以上。海拔800米以上的有鸡冠嶂、铁帽头、云飞嶂、六塘颈等,其中六塘颈海拔929米,为全县最高山峰。山脉发布成脉络状,山间谷地是狭长的山麓,溪流纵横,耕地呈梯田式发布。

主要河流有那林江、金阵江。森林茂密,常绿针、阔叶树种丰富,植被类型多样,森林覆盖率高达75%,曾被评为“全国绿化千佳镇”,1982年经广西区政府批准成立野生动物植物和水源林自然保护区。

山顶浓雾覆盖,河溪纵横,无公害无污染的山溪泉水丰富,长流不息,水质清新无污染,矿化度小于1克/升,非常有利于草鱼的高品质、标准化养殖。

四、那林鱼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技术审查

11月23日,从北京传来喜讯,博白县人民政府申报的那林鱼地理标志产品顺利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召开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技术审查会议,继博白桂圆肉、博白空心菜之后,成为我县第三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五、那林鱼正式获批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17年12月29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2017年第117号公告,批准对那林鱼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这是博白县发展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更是博白广大养殖农户发家致富的福音。通过对那林鱼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将极大提升博白县养殖业水平,对提高那林鱼知名度、带动农民致富、推动区域特色经济快速发展并进一步助推精准扶贫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一)产地范围。

那林鱼产地范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那林镇、江宁镇、顿谷镇、永安镇、水鸣镇、浪平镇、双凤镇现辖行政区域。

(二)专用标志使用。

那林鱼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那林鱼的检测机构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