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岳西桑皮纸

岳西桑皮纸是采用产自大别山腹地安徽省岳西县境内毛尖山乡地区为主生长的桑树的皮为原料,经过30多道传统手工工艺制造而成的特种纸张。 岳西县生产桑皮纸的历史悠久 ,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岳西桑皮纸纸张质地纤维细密,纹理清晰,百折不损,光而不滑,吸水性强,色泽洁白,墨韵层次鲜明,不腐不蠹。现今主要用于书画裱褙、典籍修复、传统建筑内檐棚壁工艺内墙纸和文化工艺品等。2008年桑皮纸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分类
工艺礼品
产地
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
产地
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
目录

质量特色

岳西桑皮纸质量特色鲜明。纸张呈米白色,质地纤维细密,纹理清晰,手感棉柔,光而不滑,吸水性强,不腐不蠹,墨韵层次鲜明,纸面平整,无褶折、无洞眼和撕裂口,亦无其它附着物;岳西桑皮纸桑皮纤维含量不低于80%,耐度高、抗张强度大、纵横撕裂度值接近、伸缩性适中。现今主要用做书画名家高档用纸、博物馆文物典籍修复用纸和中国传统建筑内檐棚壁糊饰工艺内墙纸、匾额、对联、隔扇装裱修复及大型书画装裱修复等用途。

全国各地有很多地区生产桑皮纸,在新疆、河北、山东、东北、浙江、泾县、宣城等地都有桑皮纸出产,与这些地区的桑皮纸相比,岳西桑皮纸具备以下优点:1、普通桑皮纸因于当地水源、辅料、生产方式原因,造成PH值多为酸性;岳西桑皮纸PH值在7-8之间,纸张具有极强的防虫性、不腐不蠹,可长期完好保存。2、普通桑皮纸是现代机械化制作,桑皮纤维经过机器切割打磨后纤维很短,已经失去桑皮纤维较长的特质;岳西桑皮纸是纯手工石碓打浆,长纤维没有遭到破坏,具有更高的耐折度、更大的抗张强度、适中的伸缩性、纵横撕裂度值接近,可以抵抗天气湿度变化过大带来的纸张变形,这都是其它桑皮纸无法相媲美的优势,将其作为古建筑檐棚壁糊饰工艺和古代文物字画修复用纸,能最大程度的保证修复后的字画和古建筑工艺复原原貌并长久的保存下来。

岳西桑皮纸的质量特色形成源自毛尖山乡地域的桑皮原料、山涧泉水和古老的制作工艺,是采用安徽省岳西县毛尖山乡境内生长的桑树皮,山区独有的弱碱性山泉水,经过特殊配方,在严密的技术监控下,以流传千年的传统古法手工端帘式抄纸工艺生产的皮纸类文化用纸,正是这种传承千年的技艺,坚持质量第一的理念,才生产出现代机械化产品无法模仿替代的独一无二的岳西桑皮纸。

历史渊源

桑皮纸制作技艺非常古老。北宋苏易简(公元958-996年)《文房四谱》卷四云:"雷孔璋曾孙穆之,犹有张华与祖书,所书乃桑根皮也"。张华生于公元232年,这说明桑皮纸的生产历史至少已有1700多年。

古往今来,安庆地区树皮造纸主要集中今潜山、岳西交界处(即今岳西毛尖山乡及其周边区域),岳西生产桑皮纸年代悠久,史料记载统称"皮纸",以质优量大出名。产地毛尖山乡区域原属潜山县后北乡,1936年1月,民国政府析潜山、太湖、霍山、舒城四县边陲新置岳西县,"岳西桑皮纸"名称沿用至今。

明代嘉靖三十三年《安庆府志·食货志·产》,记载"潜山,多茶,有漆,有绵,有纸";清代康熙六十年《安庆府志·地理志·物产》载"纸,以楮为之,名曰皮纸";民国九年《潜山县志·食货志·物产》,云"以楮梿等皮制者曰皮纸……不亚赣产云";《安庆地区志》"造纸、印刷"条目:"岳西、潜山、太湖、贵池等地有生产土汉皮纸、谱纸、白麻纸、书画纸的历史。1949年岳西县有纸槽191张,产量为71吨。"以上史料表明岳西县出产的桑皮纸等皮纸从明朝中叶开始在当地一直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

《岳西县志》记载:"本县造纸业历史悠久。民国25年9月,全县有纸槽155座。28年,来榜河、和尚庄菖蒲河等地有纸槽40座,生产汉皮、银皮等纸。32年,纸槽增至166座,受战争影响,生产萎缩。35年,纸槽降至150座。37年底,锐减至80座。建国后,造纸业手工操作于机器生产并轨发展。1951年,有纸槽114座,从业人员6900余人,年产皮纸3万刀……农村纸槽以毛尖山乡最多,冬闲投产高峰期达300余座。"从上述记载可知,岳西在民国时期造纸业达到繁荣,最高峰时仅毛尖山乡一隅之地便有纸槽300余座,手工捞纸成为当地人一门重要的养家产业。《岳西县乡镇简志》记载"尤以毛尖山境内板舍地区为甚,时称'皮纸之乡',当地民间流传的"方冲的柳条,板舍的纸槽……"即是当地纸业兴盛、影响广泛的真实记录。

岳西桑皮纸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王柏林祖族以造桑皮纸谋生,历经迁徙在岳西县毛尖山乡板舍村定居,以独特的家传方式历经十四代传承于世。2005年,北京故宫博物院急需"高丽纸"为乾隆倦勤斋修复通景壁画,故宫专家寻遍全国乃至韩国两年都找不到所需纸品,几番周折才寻访到岳西桑皮纸并指定为故宫修缮专用纸,岳西桑皮纸名声大震。2008年6月,"桑皮纸制作技艺"获批国家级非遗名录,2009年6月,王柏林获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称号。故宫科技部原主任曹静楼、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专家叶美龄女士、颐和园纸绢类文物保护专家王敏英、当代著名国画大师吴国亭等众多专业大家对岳西桑皮纸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誉,中央电视台、台湾中视等媒体进行了多次专题拍摄报道,意大利、韩国等外宾慕名前来参观,"岳西桑皮纸"名扬海外。

制作技艺

岳西桑皮纸是传统手工制纸的典型代表,桑皮纸制作工序繁杂,二零零八年六月,"桑皮纸制作技艺"获批作为扩展项目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岳西桑皮纸的整个生产过程有30多道工序,主要包括:剥皮→出青→晒干→初选→蒸煮→洗涤→筛选→天原漂露→浸泡→过滤→踏柔→筛选→过滤→揉挤→筛选→打皮→袋料→压平→拌浆→入团下槽→竹竿搅拌→抄纸→上贴→压干→牵纸→烘干晾晒→刀纸→收边→整理→打包。由于制作过程复杂,从剥桑树皮到出成品纸,前后约需3个月时间。

(1)剥皮:采取原材料最佳时期为春季的晴天,手工剥取三年生桑树干皮晒干后在干燥处保存防止霉变。

(2)浸泡:放入水源清洁的河水中自然漂洗数日,定时翻动桑皮,使其浸泡充分后呈现鲜皮状态为止。

(3)蒸煮:桑皮一公斤左右为一扎,捆扎成形后上纸甑蒸煮一日,使其变软发黑。

(4)沤皮:放置加石灰水的浆皮池中浸泡沤制,使桑皮腐化,皮质纤维分离。

(5)揉皮:放置水源清洁的河水中浸泡漂洗,搓揉桑皮,使桑皮老皮脱落。

(6)洗皮:在水源清洁的河水中三次漂洗、洗净石灰水等杂质。

(7)榨皮:桑皮一公斤为一扎,先挤去部分水份,堆放整齐后以皮榨加大挤压力度,压干水份阴干后待用。

(8)拣皮:将干燥后的桑皮摊放在拣皮台上,人工细致挑选,去除粗梗杂质。

(9)漂洗:再放置水源清洁的河水中日夜漂洗。反复压榨、清洗、检选工序,逐步遴选出洁白纯净的桑皮纤维。

(10)打浆:分别上石碓、皮碓打浆,石碓是第一步粗加工,皮碓是第二步细加工。充分锤击桑皮,将桑皮捣成茸絮状,成为捞纸用的纸浆。

(11)袋料:将纸浆放入纯棉布做的料袋中,在河水中反复捣练,清洗纸浆杂质,直到水清为止。

(12)捞纸:纸槽中添加清水,放入纸浆后充分搅拌均匀,还需添加天然纸张分离剂。捞纸时要求纸帘挂浆厚薄均匀,捞好后对准纸塔起手部位,缓慢放下纸帘,轻按起手部让上下纸层相连后再轻掀纸帘,使纸浆脱离纸帘一次成纸。工作完毕必须清洗纸架上残留的纸浆,纸槽的水要一周更换一次。

(13)榨纸:在纸塔上以皮榨逐渐加压,在纸堆最上面覆盖护纸纱布,每隔几分钟逐步施压,沥干纸堆水份。

(14)焙纸:纸焙以明火加温焙墙至六十度左右,焙墙要受热均匀。纸堆干后靠放在焙塔上,以水润湿,将纸边揉捻使其松散易揭,将揭下的纸贴上纸焙,用松刷将纸平展紧贴在焙墙上,纸面不得刷破。

(15)掀纸:纸张完全干燥后揭下,不得弄皱。

(16)刀纸:一百张的规格为一刀。

(17)整纸:将纸三等份折叠,妥善保存。

岳西桑皮纸制作工艺是一门古老的手工艺技艺。它是古人集体的科研成果,经过数代家庭造纸作坊的秘密传承,缜密改良,精心保护,至今仍在不断延续传承和完善。岳西县已制订保护规划,采取具体措施,进一步保护传承好这项古老手工技艺.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