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窝茶是中国十大最具潜力(红茶)品牌、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十大名茶、中国绿色食品、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广东省岭南特色食品,产于中国佛教禅宗创始人六祖惠能大师的故乡——云浮市新兴县。象窝茶产区地处天露山脉,得禅地之灵秀,海拔达800多米,常年云雾缭绕,雨水充沛,相对湿度大,有机质土层深厚,为生产优质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正因为拥有种植高山茶的良好地理环境,所以这里一直有茶叶生产。在古代,当地的土民就已经移植山上的野生茶树,经培育后制成小叶绿茶饮用。
简介
“象窝茶”是广东十大名茶、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因产于该县象窝茶场而得名。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其品质优良,氨基酸含量高,具有形美、色清、香郁、味醇的特色,香气清鲜馥郁,滋味鲜美甘爽,汤色绿黄明亮.
起源背景
象窝茶产地所在的新兴县在秦朝时属象郡。东晋永和七年(公元351年),将临允县分为新兴、单牒两县,属新宁郡。此后,自南朝元嘉年间(公元424-453年)到北宋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约590年间,先后曾称新城县、新洲县、新春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先后属粤中行署、江门行署、肇庆行署、肇庆市。1994年划归云浮市。设县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新兴县历史悠久,是佛教禅宗第六代宗师惠能大师(公元638~713年)出生和圆寂之所,有着浓厚的禅文化。佛教不仅开创了自身特有的禅文化,而且成熟了本有的茶文化,且使禅、茶融为一体而成为禅茶文化。新兴县禅茶文化注重“感恩、包容、分享、结缘”,既理事圆融,又雅俗同归,具有在人生日常事务中普遍落实和操作的现实意义。象窝茶便是新兴禅茶文化中精品之一。在浓厚的禅文化的影响下,自古新兴县已有种茶、品茶的传统。据民国《新兴县志》记载:县属山深林密,土颇宜茶,其最佳者为天露山茶、龙山茶。此处的天露山茶便包含了产自天露山上的象窝茶。但由于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以前,象窝茶都是当地农民或僧人分散种植和生产,规模较小,因此除当地人及老茶客外,外界对其了解不多。
发展历程
广东省新兴县共成东水一带,地处天露山脉,海拔基本在500米以上,属于高山地带,这里长年雾气萦绕,温湿度高,正好拥有种植高山茶的良好地理环境,所以这里一直有茶叶生产。在古代,当地的土民就已经移植山上的野生茶树,经培育后制成小叶绿茶饮用,称作“水源茶”,但总产量不多。到解放后的集体经济时期,共成公社创办象窝茶场,引进云南的茶种开始大面积种植茶树,自此“象窝茶”渐渐有了一点名气。
2007年1月16日,广东翔顺集团发现了茶场的潜力,开始整合茶场的资源,2009年产量为30吨,产值约600多万元;2014年,种植象窝茶的面积扩大到5000亩,茶叶产量达到200吨,产值超过4700万元。2016年,象窝茶生态园周围林地面积共7000多亩,打造一个以茶文化旅游为特色,集生产、加工、休闲、观光、科普、健身于一体的农业生态园,使之成为粤西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产区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统一种植标准,并对茶树栽培、茶叶加工等按有机茶生产加工标准要求进行生产。实施统一规划、统一生产技术标准,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统一销售。与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合作,构建品种更新及茶苗繁育新技术体系、土壤高效培肥技术体系、茶园病虫害生态综合防控技术体系、茶叶标准化清洁化加工工艺体系、质量控制技术体系等五大名优特色茶高效优质安全生产关键技术体系。目前,象窝茶除畅销云浮、肇庆市外,还远销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阳江、江门等珠三角发达地区以及海外各地。
品质管理
象窝茶的生产加工企业以出品放心茶,健康茶(有机茶)为目标,专门聘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和生产管理,以稻草、豆麸、牛粪等有机物作基肥,减少化肥施用。同时,采用生物治虫、灯光诱杀、人工捕捉等方式消灭茶树害虫,不施用化学农药,保证了茶叶的质量。象窝茶有红茶、绿茶、乌龙茶三大类,滋味浓厚,入口生津,回甘味特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