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湖是5A级风景区,是孝昌最重要的茶叶生产地。观音湖优越的地理以后条件,秀丽的自然风光,造就了观音湖绿茶挺秀翠绿,匀齐光洁,口感鲜醇润爽,叶底柔嫩匀齐的品质。
观音湖绿茶产地范围为湖北省孝昌县观音湖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小悟乡、小河镇、卫店镇、王店镇共5个乡镇度假区现辖行政区域。
观音湖绿茶外形扁平光直,挺秀翠绿,匀齐光洁,显毫。香气清香持久,显花香。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醇,润爽。叶底柔嫩匀齐。
孝昌县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地处大别山南麓、江汉平原北部。东与武汉市黄陂区接壤,西接云梦县、安陆市,南邻孝感市孝南区,北靠大悟县、随州广水市。介于东经113°45′—114°15′,北纬31°2′—31°46′之间,东西宽37千米,南北长45千米,总面积1217平方千米。
孝昌县地形北高南低,溶蚀低山与切割丘陵互为穿插。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澴水居中贯穿南北。东北部为低山区,海拔500—1000米,相对高度在100—300米,面积394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33%;西南部低矮缓丘,海拔在100—500米,相对高度在100米以下,面积748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62.7%;澴河两岸为冲积平原,面积51.3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4.3%。
孝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一年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具有光、热、水同季反映的特点。全年日照时数为4427.2小时,每日平均在10.1—14.1小时之间,由于云雾的遮蔽,全年实有日照时间为2150小时左右,历年平均为48.5%。一年内太阳总辐射值为111.5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16.1℃,平均气温年较差为25.3℃,极端气温年较差53.4℃。
孝昌年平均降水量在1130毫米左右,降雨量分布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年无霜日最短为193天,最长达286天。平均无霜期为248天,占全年总天数的67.9%。
观音湖绿茶产区位于孝昌县的山林地区,四季分明,雨量丰富,常年云雾缭绕,昼夜温差为13℃左右,地理气候十分适宜茶树的生长。
2015年12月2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观音湖绿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孝昌种茶历史可上溯至秦,唐朝为鼎盛时期,当时的僧人和山野村夫种菜、制茶、品茶、斗茶蔚然成风,石桌石椅、三五而聚,谈古论今,切磋茶艺、不亦乐乎。
据说长嘴壶茶艺就是当时观音湖畔得道高僧用武术的动作揣摩出来的,极具艺术性和观赏性。隋唐时期,南阳王伍云昭不愿归顺李渊父子,被唐兵追杀至少华山万丈悬崖,无路可逃,长叹一声:“天绝我也!”遂纵身崖下,幸好被崖下老道所救,后出家成为小悟乡境内大悟山九龙寺一代高僧。除化缘、念经外,他在观音湖畔舍身崖种下了百株茶树,茶树朝暮云吞雾绕,据说此茶可驱邪医病,故烧香拜佛而求茶者甚多。
明代,进士李道元看破红尘来到少华山,削发为僧,法号丧吾。据碑文记载,他从外地带来茶籽种于观音湖一带。躬耕茶园,念经修身,丧吾和尚在少华山金顶清心崖下经多年的修省,悟出了天道、地道、人道,故改少华山为大悟山。大悟山佛教鼎盛时期,有僧人600余众,僧房300余间,他们化缘于乡里,种茶在山峦,诵经念佛,饮泉品茗,百岁僧人众多。史料显示,当时观音湖畔的僧人寿命均在95岁以上。
明末清初,孝昌人程正揆,官至工部侍郎,画家,醉心于书画,其千古大观《江山卧游图》长达500巷,其中五处出自观音湖管委会太平古寨,把这里的水光山色、茶园风貌描绘得淋漓尽致。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司令员,第五师师长兼政委李先念创建了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12月,日伪军万余人围攻五师领导机关所在地观音湖畔的大悟山,他率领师部突围转于外线作战,打破了日伪“铁壁合围”。据当地老百姓讲:五师突围誓师时,观音湖畔古井泉水涌沸,醇香四溢,官兵取而煮茶,以茶当酒,然五师突围得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