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荜茇

荜茇[bì bá]一般指荜拔,学名:Piper longum L.是胡椒科、胡椒属植物。分布于中国、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越南及马来西亚;在中国分布于云南东南至西南部,广西、广东和福建有栽培。果穗为镇痛健胃要药,味辛性热,用于胃寒引起的腹痛、呕吐、腹泻、冠心病心绞痛、神经性头痛及牙痛等。荜茇也是一种香料,荜茇有一种特别的辛香之气,所以也就成为厨房常用的香料佐料,大致和胡椒、花椒、肉桂相近。
分类
香料香精
产地
云南东南至西南部
口味/口感
味辛性热
产地
云南东南至西南部
目录

基本介绍

荜拔(学名:PiperlongumL.)是胡椒科、胡椒属植物。多年生攀援藤本,长达数米;叶片纸质,卵圆形或几为肾形,顶端骤然紧缩具短尖头或上部的短渐尖至渐尖,基部阔心形,两面沿脉上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背面密而显著,叶脉均自基出,叶柄长短不一,叶鞘比叶柄长。花单性,雌雄异株,总花梗极细的粉状短柔毛;花序轴无毛;苞片近圆形,花药椭圆形,花丝极短。子房卵形,浆果下部嵌生于花序轴中并与其合生,上部圆,7-10月开花。

果穗为镇痛健胃要药,味辛性热,用于胃寒引起的腹痛、呕吐、腹泻、冠心病心绞痛、神经性头痛及牙痛等。

地域产地

分布于中国、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越南及马来西亚;在中国分布于云南东南至西南部,广西、广东和福建有栽培。荜拔喜土壤肥沃、疏松的山坡。

生长在海拔200-1000米的低谷、河谷和盆地边缘的湿热地区。

品质特点

攀援藤本,长达数米;枝有粗纵棱和沟槽,幼时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毛很快脱落。

叶纸质,有密细腺点,下部的卵圆形或几为肾形,向上渐次为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6-12厘米,宽3-12厘米,顶端骤然紧缩具短尖头或上部的短渐尖至渐尖,基部阔心形,有钝圆、相等的两耳,或上部的为浅心形而两耳重叠,且稍不等,两面沿脉上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背面密而显著;叶脉7条,均自基出,最内1对粗壮,向上几达叶片之顶,向下常沿叶柄平行下延;叶柄长短不一,下部的长达9厘米,中部的长1-2厘米,顶端的有时近无柄而抱茎,均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叶鞘长为叶柄的1/3。

花单性,雌雄异株,聚集成与叶对生的穗状花序。雄花序长4-5厘米,直径约3毫米;总花梗长2-3厘米,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花序轴无毛;苞片近圆形,有时基部略狭,直径约1.5毫米,无毛,具短柄,盾状;雄蕊2枚,花药椭圆形,花丝极短。

雌花序长1.5-2.5厘米,直径约4毫米,于果期延长;总花梗和花序轴与雄花序的无异,惟苞片略小,直径0.9-1毫米;子房卵形,下部与花序轴合生,柱头卵形,顶端尖。

浆果下部嵌生于花序轴中并与其合生,上部圆,顶端有脐状凸起,无毛,直径约2毫米。

生长习性

荜拔花期7-10月。冬季绝对低温在-3℃时也能安全越冬。在较阴湿的林下生长,植株高而纤弱,开花结果少;阳光充足的地方,植株较矮小,但开花结果较多。

生长环境

分布于中国、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越南及马来西亚;在中国分布于云南东南至西南部,广西、广东和福建有栽培。荜拔喜土壤肥沃、疏松的山坡。生长在海拔200-1000米的低谷、河谷和盆地边缘的湿热地区。多生长在竹林、芭蕉林下,村寨篱笆周围及河滩旷地。

价值功效

果穗为镇痛健胃要药,味辛性热,用于胃寒引起的腹痛、呕吐、腹泻、冠心病心绞痛、神经性头痛及牙痛等。

荜拔味辛,性热,入胃、大肠经,有温中止痛之功,该品能散胃肠寒邪而止痛,为中医临床治疗里寒症的常用药物。

《本草纲目》言其“治头痛,鼻渊,牙痛”。《本草拾遗》言其“温中下气,补腰脚,杀腥气,消食,除胃冷”。《本草求真》言其“凡一切风寒内积,逆于胸膈而见恶心呕吐,见于下部而见肠鸣冷痢水泄,发于面部而见齿牙头痛鼻渊,停于肚腹而见中满痞寒疼痛,俱可用此投治,以其气味辛温,则寒自尔见除”。夏日常用其调味,可有效预防胃脘冷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等。但需要强调的是,因荜拔辛热,过食易损伤人体正气,故不能随意大剂量或长期服用。

正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所指出:“荜拔能动脾肺之火。用量过大,可引起头晕眼花等不适。”因此,在腹泻中,症见便臭灼肛、口渴心烦、小便黄赤或胃部灼热疼痛、口干口苦、喜冷饮,属实热郁火所致者,均不宜服用该品。此外,症见手脚发热、面部红赤,属阴虚火旺体质者,也应慎用该品。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选择土壤肥沃、疏松的山坡或平地有一定荫蔽的地方种植。在20度以上坡度的山坡种植时,可修成1米左右的梯田;在平坦地区种植,耕翻后起1.2-1.5米宽的高畦。种植前每亩施1-1.5厩肥、堆肥等农家肥作基肥。

遮荫、除草和追肥

幼苗期需要具有一定的遮荫环境,应搭棚遮荫,加强除草工作。定植后每年中耕除草、追肥2-3次,追肥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追施人粪尿或硫酸胺等氮肥。6-7月份增施磷钾肥,以促进开花结果。

搭支柱和修枝

当匍匐茎发出直立营养茎时.应搭支柱或搭架,以利于茎蔓攀援,避免形成不定根而消耗营养,影响果枝的形成。在冬末春初,应修剪密枝、病枝和弱枝,以利于通风透光,提高产量。

育植技术

种子采集

在10-11月份果穗由青绿色变黑绿色,种子由黄白变褐色时即种子成熟。将成熟果穗剪下,在室内堆放2-3天,待果肉发酵变软,将果穗装于布袋中轻轻揉搓后,用清水洗去果肉,稍晾干即可播种。

播种方式

可采用春播或即采即播。如果采用春播,应将种子混合温沙贮藏。选择阴坡、避风、排灌方便、土壤疏松肥沃的地方育苗。深耕细耙后起畦,哇宽12米。施足腐熟的农家肥。

在整地的同时搭好架,以便出苗后盖草遮。荜拔种子较小,播种时应浅播。播种前用草木灰水浸种2小时,去掉种子表面的油质,以利发芽。3-4月播种,播后1个月出苗。苗高10-15厘米时定植。

扦插

主要为扦插繁殖,直立茎匍匐茎均可作插穗,以直立茎开花结果较快。插穗长10-15厘米,只有2-3节为好,如繁殖材料不足,只有1节的短枝也可扦插成活。扦插时期除冬季外,其余季节均可进行但以春季较好。

扦插苗床与种子繁殖法相同,整理好的畦,按行距10-15厘米开沟,将插穗按株距5-10厘米以45度角斜插于沟里,入土深度为3-5厘米,覆土压紧、浇水。气温在20℃以上扦插时,1星期左右即可生根,成活率达90%以上。

培育1个月左右,待新枝长出扯5节时可以定植。定植密度一般为株行距45-60厘米,选阴天或小雨天适当带土定植。

故事传说

唐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因患痢疾而腹痛腹泻,苦不堪言,以致食欲大减,身体消瘦,卧床不起。御医们绞尽脑汁,但太宗的病情却丝毫没有好转。不得不招来四方名医会诊,连连发出诏令悬赏征集医治太宗痢疾的方药。

当时,长安城中有位叫张宝藏的民间医生,曾使用民间单方即用牛奶慢火缓煎荜拔后内服治好过自己的顽固性痢疾,当他见到诏令后,便把这个验方献给了宫里。

御医用此方先煎了一剂自己服,见无明显副作用,这才又煎了一剂给唐太宗服。

太宗服药后腹痛腹泻很快好转,真是药到病除。

太宗甚是高兴,便赐予张宝藏官居五品。

唐代名医刘禹锡获此验方后,曾多次试用于痢疾的治疗,效果显著,他便将此方收载到他撰写的《传言方》中。

词条所在榜单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