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运漕老街

马鞍山含山县运漕镇坐落于县城南端40公里处,总面积70.3平方公里,4.4万人口。东晋时又称“蓼花洲”。翻开古镇的历史长卷,这里既有明初“江北十二圩盐引岸”的辉煌,亦有36街、72巷、48道闸的繁华。“过街木楼石板路,青砖小瓦马头街”是古镇典型的建筑风格。商贾云集、市埠繁荣,是运漕镇曾经繁华的真实写照。 
所在地/隶属
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运漕老街
旅游景区级别
3A
所在地/隶属
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运漕老街
目录

马鞍山含山县运漕镇坐落于县城南端40公里处,总面积70.3平方公里,4.4万人口。东晋时又称“蓼花洲”。翻开古镇的历史长卷,这里既有明初“江北十二圩盐引岸”的辉煌,亦有36街、72巷、48道闸的繁华。“过街木楼石板路,青砖小瓦马头街”是古镇典型的建筑风格。商贾云集、市埠繁荣,是运漕镇曾经繁华的真实写照。

人文古运漕,生态蓼花洲。运漕镇,一座被水宠爱着的江北重镇,裕溪河、牛屯河绕镇而过,流淌出浓浓的历史韵味,滋养出千年古镇流光溢彩的繁华。

近年来,被列为省重点建设中心镇之一。运漕镇自然条件良好,东进长江,西通巢湖。裕溪河、牛屯河将其环抱,水上运输发达,又扼巢湖出江咽喉,是上游合肥、舒城、六安、庐江、无为、巢湖等地粮食及其他农副产品出江的必经之地,历来就是商业重地。运漕镇是一个有千年历史的古镇,镇内名胜古迹较多。

相传,夏禹治水“凿东关石梁为渡漕”时,这里就有了自然的河流,当时只不过是一片汪洋中的土墩,几经流砂淤积变化,逐步形成为“蓼花洲”。

建置之始可上溯至魏晋时期。东晋时,称蓼花洲,后又称中闸、漕川。因东汉末年,曹魏领兵伐吴而欲“四越巢湖”,为军事所须,遂自巢湖向东开挖濡须河。

东吴孙权为了抗衡曹军,在运漕东侧约十公里处,又凭借山势而设东关、西关两关,以致“曹操四越巢湖而不成”。水镇运漕,既是历史变迁的见证,又成吴军粮草辎重的基地,凭此才不断凝聚起人气,并加速了一方商贸与文化的发展。

史称,三国吴·赤乌年间,道教曾于镇上建造了三元观,香火一度鼎盛。

据《舆地胜纪》和《古今地名大辞典》载:运漕镇始于东晋,古称漕运,明末清初改为运漕,沿用至今。


东汉末年(建安十七至二十二年),北魏曹操伐吴,“四越巢湖”,曾屯兵于无、巢、肥江淮一带,为了便于行军作战,运输粮秣军需,曹兵即开濡须水(又称漕河),帆船往来穿梭其间。

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年),东吴孙权派人筑关拒曹,卡住濡须河口,形成东关,以遏巢湖。运漕河就成了吴兵进退必经之路。

清康熙三年(1664年),清廷曾派兵驻守运漕、铜闸。道光十二年(1832年),清军在运漕设营。肖卯在《太平军东关之战》一文中记载:“清咸丰三年(1853年)十月初,太平军为了筹办军饷,从天京(今南京)派六七百只战船,向驻在巢湖地区的清兵发动进攻,经裕溪河、三汊河攻克东关、运漕”,载运漕所存大米16万担运赴江宁。忠王李秀成的部将洪仁达、何亚林还率8千人马驻扎镇中。现镇四周仍留有大小濠沟遗迹。

镇内名胜古迹较多,有万年台、东岳庙、三台阁、正觉寺、西徕庵、圆通庵、水阁凉亭、明代巢国公华高墓、藏书楼、百子桥、晏家桥(北魏曹操部将点兵桥)等。此外,还有天主堂、福音堂、同善堂、清真寺、无极道等宗教活动场所。这些文物古迹除正觉古寺为唐贞观二年(628年)所建,其余均建于明末、清朝和民国初年。

万年台建于辛亥革命后的1917年,位于镇大北门外(今运漕镇医院大院内)。民国初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这一伟大革命,由运漕镇各商号店铺捐资建造这座戏台,以标榜民国昌盛万年。

金碧辉煌的万年台高十余丈,上下两层,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台顶为青铜所铸,四角风铃。台正中青龙抢珠空悬,投以金属币物即可滚动,活龙活现。台两旁对联镶嵌,台上方“现身说法”4个大字的横匾,为出名书法家鲍洁所书。

万年台建筑规模是省内的集镇戏台,每逢节日或重大集会,镇民乡邻皆蜂拥而来,台上或戏或歌,台下其乐融融。此台因年久失修,已于1963年拆毁。其他名胜古迹,几经沧桑,除少数外,绝大部分已荡然无存。

据含山文管局介绍,运漕在历史上有过两次繁华鼎盛时期。第一次是在明代,朱元璋对和、含、巢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他的宏图大业中,三地都曾给了他巨大支持。当年含山南部有一批青年才俊追随朱元璋打天下。朱元璋在他登基做了大明开国皇帝后,特意下令,减免其家乡凤阳及和、含、巢3地的赋税,同时直接钦定运漕为“十二圩盐引岸”。所谓“盐引”就是运销食盐的特许凭证。“盐引岸”是朝廷指定的专线运销盐的口岸。运漕食盐的专销范围不仅覆盖了裕溪河流域12个圩口,一直延伸到肥西、肥东、舒城,为江北数十万民众食盐集散地。早已垄断“盐引”的徽州盐商们蜂拥而至运漕,古镇由此迎来了第一次繁荣。

运漕第二次大繁荣是在清代晚期至民国初年,晚清军政重臣李鸿章有许多重要亲戚都在芜湖经商,其四弟李蕴章、五弟李凤章几乎全家都在芜湖,李鸿章为了照顾家族利益,想方设法将镇江七浩口米市搬迁到芜湖,芜湖米市逐渐繁荣,鼎盛时期年交易量达1000万担,为清代四大米市之首。运漕由于紧临芜湖,又有水道相通,运漕的杨柳圩,无为的上下九连圩都是稻米主产区,于是运漕自然成了芜湖米市在江北的集散重埠,由此吸引了大批徽商再次涌入运漕经营各种生意。

如果说运漕第一次繁荣得益于朱元璋的恩惠,那么运漕第二次繁荣则得益于李鸿章的关照。李鸿章早年办团练时与太平军在裕溪河发生过一场激战,李鸿章战败后躲进运漕富商袁百顺家,在同乡袁百顺的掩护下安然脱险。光绪九年(1883年)春,身为朝廷一品大员、封疆大吏的李鸿章护送母亲灵柩回乡安葬。船队经长江进入裕溪河,途经运漕时,李鸿章特意停船上岸,前往袁公馆与袁百顺后人叙旧。李鸿章家族在运漕大量投资兴业,以重金购下运漕周边良田10万亩,在镇上开设号称“江北第一仓”的李万兴、李巨兴粮仓。李鸿章四弟李蕴章在运漕开办了“元和质”当铺和“道隆”钱庄,民间称之为“李鸿章当铺”,以其雄厚的资本,垄断了全镇一半的金融市场。李鸿章的长子李经方在运漕开发房地产,建造大片商铺对外租售。

清末民初时,运漕有大小粮行80多家。大粮行有朱博文开设的朱氏粮行,赵公侠开设的赵氏粮行,徐永友开设的徐记粮行等。漕河沿岸大小码头几十处,大盐商、大粮商都有自己的专用码头。以朱氏粮行规模较大。漕河中商船桅杆林立,首尾相连,绵延数里。民间有“运不尽的漕川,装不完的三河”之说。

镇西街和上大街的孝子坊、翰林坊、贞烈坊、贞节坊等牌坊,气势恢宏,可惜多已拆毁。镇中十多家宗祠和多处两层砖木结构瓦顶的明、清徽派民居,古朴典雅,透出沧桑古韵。

运漕镇自然条件良好,东近长江,西通巢湖。裕溪河、牛屯河将其环抱,水上运输发达,又扼巢湖出江咽喉,是上游合肥、舒城、六安、庐江、无为、巢湖等地粮食及其他农副产品出江的必经之地,历来就是商业重镇。运漕镇地处“含山粮仓”的杨柳圩,隔河相望的无为市上、下九联大圩,粮源充足,民国期间,是为四大米市之一的芜湖市提供粮源的小米市。

抗日战争初期,运漕镇粮行有50多家,较大的粮行是朱氏粮行,由朱博文祖上开办,主要成交对象是苏南、苏北、芜湖等地的粮商。当时比较出名的粮行有:徐永友开办的徐庆记粮行,张家梅开办的张梅记粮行,金华宏开办的金氏粮行,赵公侠开办的赵氏粮行,罗益丰开办的罗氏粮行,吕立举开办的吕氏粮行等。民国十六年,段祺瑞后裔在运漕兴办三益公砻坊,雇工50人,日产大米1万多公斤。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