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介绍
磬云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渔沟镇,公园规划总面积4.25平方公里,分磬云山、崇山2个景区。公园始建于2011年6月,同年11月被批准为省级地质公园,2013年7月揭碑开园,2014年1月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公园北接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东临江苏省睢宁县,南接蚌埠市固镇、五河两县。距灵璧县城约42km,距宿州市区约90km,距徐州市区约70km,距徐州观音机场仅20km,距连云港和南京两大港口200公里,交通便利,可以便捷地入江出海,已形成海、陆、空的立体式交通网络。
磬云山国家地质公园是以典型岩石(观赏石)和独特地质遗迹(臼齿构造、古生物、古地震遗迹等)为主要特色,保存有典型的北方低矮喀斯特地貌及其他多种多样的地质构造形迹,配以丰富的人文景观,是集科学考察、地学研究、地质旅游、人文探索、灵璧石文化传播为一体的小型综合性地质公园。公园内地质遗迹景观丰富多样,特色地质遗迹突出,既符合地学科普教育的要求,又向地学界提出了不解之谜,是一座天然的地学博物馆。
公园包含磬云山和崇山两个景区。磬云山景区为公园主景区,面积2.14km2,主要有典型岩石、喀斯特地貌、古地震遗迹、臼齿构造等特色地质遗迹及御安庙、摩崖石刻等人文景观;其东侧崇山景区,面积2.11km2,包含典型岩石、臼齿构造、溶洞、巨型节理等地质遗迹。两大景区相互连接,地质遗迹互为补充,为游客带来生动的地学科普教材。
公园地质遗迹特色突出,地质遗迹类型丰富。园内特有的典型岩石—灵璧石,岩岫奇巧,名列我国四大奇石之首,具有悠久的历史,其作为特殊的地质遗迹和观赏名石,极具科研和美学价值,堪称天下一绝,乃国内国际唯一;灵璧石中涉及的臼齿构造,更是具有生物演化及全球地层对比意义。此外,园内保存的古生物、古地震遗迹、古采坑遗迹也为研究生物演化、地层划分、古地震活动、古代采矿活动提供了证据和素材。除了这些珍贵的特色地质遗迹,典型的北方低矮喀斯特地貌、褶皱断层的痕迹、层理节理形成的神奇景观等在园区内广泛分布。独特的地质遗迹、优美的人文景观、厚重的历史文化,打造了五彩斑斓极具魅力的旅游胜地。
公园地处黄淮平原南缘,基岩出露较少,地形起伏不大。园区山丘多为低山丘陵和剥蚀残丘,属淮阳山系,徐淮山脉余脉,走向呈北东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海拔高度在25~114.2m之间,最高峰为磬云山,海拔114.2m,山顶圆滑,丘坡较缓,呈一船形状,故当地人俗称“石船”。
区域发育地层主要为新元古代地层,从老至新依次为分为贾园组(Pt3jy)、赵圩组(Pt3zw)、倪园组(Pt3n)、九顶山组(Pt3jd)、张渠组(Pt3zq)、魏集组(Pt3w)、史家组(Pt3s)、望山组(Pt3w)等8个岩石地层单元,目前,该区新元古代岩石地层的沉积时代的认识倾向于8~10亿年之间。古生代地层在本区缺失,中新生代地层包括侏罗系泗县组;白垩系青山组和王氏组;第三系官庄组;以及第四系地层。公园内主要发育新元古代张渠组(Pt3zq)。公园内独特的地质遗迹均发育于新元古代地层。
公园大地构造位置属华北板块的东南缘,东距郯庐断裂带约80km,南距大别造山带约300km。构造线方位与山脉走向一致,为北东向或北北东向。本区曾发生过多次地壳运动,其中以印支—燕山早期的构造运动最为强烈,由此留下了多种多样的构造形迹。褶皱构造主要有九顶山向斜和渔沟背斜,均呈北东向延伸。其中九顶山向斜由魏集组—贾园组构成;渔沟背斜主要由张渠组构成。区域断裂带主要有东西向、北西向和北东向三组。东西向断裂带属宿北区域性大断裂带。北东向和北西向均为区域小断裂,多为区域断裂或褶曲派生构造。园区内主要发育渔沟背斜,背斜中心为张渠组五段,两侧地层由老及新向外推进;未见区域性断层构造,仅少量小型北东向和东西向的剪切和张性断裂。
园内典型岩石—灵璧石的形成经历了完整的海进到海退过程。在新元古代时期,皖北地区所处的华北板块东南缘上贾园组发生沉积,在此期间区域开始伸展并发生海进(约10亿年),表现为碳酸盐组分逐渐增加,直到九顶山组沉积时期达到最大伸展规模(约9亿年),随后在张渠组沉积时期(约8.8亿年)持续了一段时间,并在随后的魏集组沉积时期(约8.6亿年)开始发生海退并一直延续到史家组沉积时期(约8.4~8.2亿年),最终出露在海平面之上接受剥蚀。随后,从中生代开始到新生代,印支及燕山运动促使本区发生褶皱成山,在后期雨水及地下水的作用下使碳酸盐岩溶蚀而形成了一系列千姿百态的灵璧石,也形成了园区内其他神奇特殊的地质遗迹。
公园内灵动的灵璧石、神奇的臼齿构造、多变的古地震痕迹、地层构造剖面、地质构造形迹、古生物遗迹等丰富的地质内容,极具观赏、科研和科普价值,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天然地学教学课堂,可为众多大中专院校地质、水文地质、构造地质、自然地理等专业提供良好的野外实习基地。
此外,公园内丰富多样的地质遗迹具有独特的知识性和趣味性,通过旅游观光,可为中小学生和广大民众提供地质科普平台,了解公园地质遗迹的演化历史和发育过程,对普及地学知识,加强环保教育,爱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近年来,通过发展旅游事业和公园建设,不仅使公园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迅速发展,而且带动了公园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以来,旅游产业及旅游经济获得快速发展,使磬云山国家地质公园成为皖北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中心,极大地促进了园区社会及公园周边县(市)对地质遗迹景观等资源环境的保护和科学利用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发展旅游事业的积极性。
景区居民通过保护资源和合理利用资源,在发展旅游事业中,得到了经济实惠,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经济收入,改善了生活水平。公园的发展,在周边县(市)中起到了很好的保护资源环境与科学规划发展的典型示范作用,并通过公园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相邻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周边地区从磬云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发展中增加了经济收益,从而,周边地区大力支持磬云山国家地质公园事业的发展,并积极主动融入公园整体发展的布局中。公园可持续发展的主体资源要素是地质遗迹和奇石观赏,基本上不存在人为因素和旅游活动带来的破坏威胁。旅游开发始终遵循“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基本方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的关系,开山炸石等破坏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行为被杜绝,正常的人类活动对地质遗迹不会构成威胁。
磬云山国家地质公园建立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均比较显著,因此,公园建设以地质遗迹的保护为核心,科学规划、高起点的进行建设,一级保护区尽量保护性开发,力求保证自然景观的自然属性。公园建设以突出地学特征为主题,同时,公园建设中还加强了地学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协调好景区的居民点建设,禁止盲目建设,应结合地形、地貌特点建设有地方特色的民房。加强磬云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地学研究工作,如学术研究成果等,以提高磬云山国家地质公园的研究程度,为科学的保护提供依据。公园的开发严格服从公园管理处的统一管理,不得随意开发和破坏公园内的地质遗迹及地质环境条件。
景点介绍
摩崖石刻
磬云山摩崖石刻坐落在渔沟镇磬云山东南崖上,造像雕凿在一块原石(张渠组厚层状灰岩)上,长16m,高2m,有观音菩萨及其弟子等百余尊,大者有尺,小者寸许,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中部有两处刻文(阴文),记载:“宋代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雕制”。这些雕像虽历经千年风雨,相传在文革时期,受到了人为和自然的严重侵害,所有石刻头部均已缺失损坏,却仍可看出其精美的工艺技巧。1980年,灵璧县人民政府将其作为重点文物进行保护,现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长石阵
喀斯特地貌(长石阵)。一般认为喀斯特现象只有在我国南方才有较好的发育,我们都知道南方的溶洞、石林等都是喀斯特作用典型的景观。而我们园区也有喀斯特非常典型的现象,因为灵璧石与其他碳酸盐岩一样,具有可溶性,尤其易溶于酸性水,在地表及地下水作用下,被水溶蚀形成喀斯特。灵璧石的奇特外形是喀斯特作用后期改造的结果,其瘦、透、漏、皱的特征基本都与喀斯特有关。喀斯特作用包括深部喀斯特和表层喀斯特两种,表层喀斯特是指区域地表或土层以下比较浅的部位可溶性岩石,受到来自土壤和大气中CO2的流水溶蚀作用,在化学反应与机械破坏的共同作用下,被强烈溶蚀,形成各种喀斯特个体形态和微形态,并组合构成各种不规则的地貌现象。灵璧石是表层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我们园区内的这条崎岖蜿蜒向一条长龙一样的表层喀斯特岩溶长约123m,宽14m,沿岩层走向一字延伸,非常壮观,在皖北也能看到如此典型和壮观的喀斯特,这是以前我们所没能想到的。
宋代采坑遗址
灵璧石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在历史上灵璧石曾有三次较大规模的开掘,唐宋和明清为其鼎盛时期。而据《灵璧县志》记载:“灵璧石,发于宋,竭于宋”,可见宋代开采量之大。宋代采坑遗址其地处磬云山西北的郑巷子村南,其长度约10m,宽约6m,面积约为60m2,是一处重要的历史遗迹。此采石坑距今千年,几近淤平,但当年的轮廓依稀可辨。宋代采石遗址具有较高历史和人文价值,对研究宋代采石工艺、工序、工具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宋代采石老坑遗址的发现,得归功于安徽省灵璧县文化馆原馆长孙淮滨。他根据古书记载,并实地考察地形与试掘,最终确证了宋代灵璧石老坑的位置。2004年,灵璧县人民政府将宋代采石遗址列为重点文物予以保护,并立碑为记。
万卷书
薄层状灰岩,又名万卷书。我们看到的这呈层状展出的天然岩石,就是张渠组地层剖面,张渠是我们附近的一个公社名称。在地质学里面,有不少地质名称都是根据地名来命名的,比如九顶山组就是以我们附近的九顶山来命名。那么我们这个地方的这一套地层是可以和辽东半岛相对比的,也就是说在大概8-10亿年前,我们整个苏皖北部和辽东半岛基本处于相同的地质环境之下,连成一片,大致平行于老的郯-庐断裂带,整体是一片浅海环境。,和其他的一些生物碎屑等堆积在一起,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一层层展出的沉积岩。那么我们看到的这套张渠组地层剖面,地层平缓,厚度稳定,横切面看上去像一本待打开的书卷,具有很高的观赏性,民间也将其称为“万卷书”非常壮观。
石船观景台
石船观景台位于磬云山山顶,海拔114.2m,因形似石船而得名,这处平台规模长约25m,宽约7m,岩石类型为厚层灰色石灰岩。民间有:“登石船而风顺”的说法,故而成为游人必到的景点,磬云山虽海拔有限,但由于相对高差的存在,既可一览北国平原风光,亦可远眺奇石小镇——渔沟镇。
天女散花
我们看到的形态多样,图案艳丽,被老百姓称为“天女散花”的就是地学界争议一个多世纪的亿万年地学之谜——臼齿构造碳酸盐岩。这种现象在园区内有两处分布,分别位于磬云山顶两侧,此为第一臼齿构造群景观,翻过山顶即为第二臼齿构造群景观,臼齿构造构成各种形态复杂多样的微晶方解石脉,在宿主岩石展现出多种奇妙的图案,极具观赏价值,也是灵璧石的一种。我们看到的岩石类型呢都属于沉积岩类,他们都是在海洋里面由过饱和的物质和海洋里面的一些生物碎屑堆积而成的。原始形成的沉积岩一般都是呈水平层状展出的,只是由于后期的应力作用才形成山脉,一些地层弯曲形成褶皱或是断层;最为常见的就是单斜岩层,也就是和水平面具有一定角度的倾斜着的岩层,那么我们刚刚看到的两处臼齿构造就是一个倾斜岩层在两个不同地方的露头。那么这种在应力作用下形成的褶皱和断裂构造,在我们园区均有较好的展示。
这种构造最早在1885年,由加拿大一位地质学家引入地质文献。臼齿构造在全球五大洲都有发现,包括加拿大、北美、西非、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中国等多个国家。
一个多世纪以来,许多学者对臼齿构造的成因提出了不同的解释,但至今仍未能取得共识,这使得臼齿构造的成因和沉积特征成为地质学上的研究热点,也是一个未解的迷团。归纳起来,关于臼齿构造的成因模式主要有:地震引起的脱水作用、水下收缩、生物构造、微生物产生的气泡膨胀和迁移、波浪引起的流体流动及化合物分解模式等。臼齿构造碳酸盐岩是一种具有全球意义的沉积碳酸盐岩,仅出现在5.4亿年前这段特殊时期,因此是这段时期生物学和地球化学事件的关键性标志,它们的消失标志着新元古代碳含量的明显升高。
飞来石
在崇山园区山脚下有一块巨石,周边环立四颗大树,宛如四位卫士。经长时间的风吹雨淋,巨石底部
基本被雨水掏空,仅留一撮黄土支撑石体。据当地一位老人介绍,他在孩提时期就在巨石周边放羊、玩耍,
至于巨石何时矗立于此无人知晓,故当地人称之为“飞来石”,又因其形似一头石牛卧地休息,又称“卧牛石”。
将军洞
该处原为一溶洞,经地下水长期溶蚀形成,后期经人工采掘扩至如今大小,现今该洞为底大口小的酒瓶状,内底直径约4-5m,外口直径约2m,深约10m。这里有流传着一个感人的传说:1938年11月8日,灵璧县城被日军占领。1943年4月12日,日伪军分11路扫荡宿东地区。我抗日部队在杨瞳、尹集一带英勇阻击,顽强战斗,歼敌300余人。由于日军来势凶猛,装备精良,我一支抗日部队在反扫荡过程中被打散。其中有一位八路军将领(团级)身负重伤,独自躺在一水沟里,奄奄一息,当地老百姓用担架将他抬到磬云山。当时日军仍在地毯式搜查。老百姓遂将山上原有溶洞凿大,将受伤的将军藏于此洞,并送医饭,还采来中药草为其疗伤。景观20多天的疗养,这位八路军将领伤愈,打扮成当地老乡回归自己的部队。为纪念我军民团结一致,全力抵抗侵略的爱国精神,当地村民将此洞称为“将军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