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欢喜团子

欢喜团子是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及周边地区的一种民俗小吃。春节期间,桓台及周边地区的民众家家都会制作为年夜饭的一个品种,在大型庙会(如梧台庙会)和年关大集上也能到处看到这小吃。欢喜团子大团如桔子,中团似核桃,小团像山楂,按照单串、双穗、小挂角、大挂角等形式穿挂起来,在儿童手中可玩可吃,也可悬挂室内作装饰品观赏。
目录

基本介绍

欢喜团子”发源于何年何月,已无从考究,但早些年,由于庄户人家日子过得紧巴,索镇李贾村十有八户的人家从事着“欢喜团子”这本小利大的行当。

清道光年间,迫于生计艰难,索镇李贾村的农户十有六七都做欢喜团子,熬糖稀、炒粉条、揉团穿串儿是其三个主要工序。虽然简单,如果不得传授却是无论如何做不出来。由于糖稀遇热会融化,所以一般是在冬春季节做。建国前后,李贾村的欢喜团子多在集市、庙会、戏场、婚礼等场所销售,甚至远及山西、沈阳等地。据老辈人回忆,为了卖个好价钱,挑担推车,风餐露宿,在庙里过夜等是家常便饭。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逢年过节,这充满桓台特色的小吃更是街头巷尾的一景。孩子们一群群地围着货挑子,流着口水喊着叫着不走,而爷爷、奶奶们便掏出三分五分的钱买上一个两个的递到孩子手中,为防孩子再要,急忙拉着孩子回家……

可以说,欢喜团子带着桓台历史的某些痕迹,承载着一些难以忘却的记忆,也象征着团圆、欢乐、幸福与吉祥。

制作方法

欢喜团子制作方法十分简单:将糯米蒸熟,凉后弄散,炒至膨松,蘸取糖稀,制成大小不同的球状。按照单串、双穗、小挂角、大挂角等形式穿挂起来。

早年的糖稀是以黍子米、黏谷米作原料,出的稀亮,质量高。后来,人们都用玉米面作原料,质量稍差。再说炒粉,将粉条放入盆内浸泡染色,捞出再剁为“岗子”(即截碎)晒干备用。然后在炉灶上放铁锅一口,用淄河沙子烧热,拌粉条炒至膨胀,便变为“花子”。最后,揉团穿串儿。揉团还要有专门工具——柳树根做成的“木碗子”。先抓白花子一大把置于木碗子上,再抓红、黄、绿各色花子少许,置于白花子团表面,然后,两手握木碗子将其揉成花色圆团。大团有桔子大,叫做大货;中团有核桃大,叫二不流子;小团有山楂大,叫小货。把揉成的团放入筛子内晒干,便可用线穿串,穿至抹动不便时,即抽去大针,于每串随打结随摔,这叫“正穿倒抹”。

词条所在榜单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