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冠花,一年生直立草本,高30-80cm。全株无毛,粗壮。分枝少,近上部扁平,绿色或带红色,有棱纹凸起。
单叶互生,具柄;叶片长5-13cm,宽2-6cm,先端渐尖或长尖,基部渐窄成柄,全缘。
中部以下多花;苞片、小苞片和花被片干膜质,宿存;胞果卵形,长约3mm,熟时盖裂,包于宿存花被内。
种子肾形,黑色,光泽。
鸡冠花喜温暖干燥气候,怕干旱,喜阳光,不耐涝,但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庭院都能种植。
鸡冠花原产非洲、美洲热带和印度,现世界各地广为栽培。
中国分布:主要在安徽,北京,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黑龙江,河南,香港,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陕西,山东,山西,四川,台湾,新疆,西藏,云南,浙江。
种子繁殖法,清明时选好地块,施足基肥,耕细耙匀,整平作畦,将咱子均匀地撒于畦面,略盖严种子,踏实浇透水,一般在气温15-20℃时,10-15天可出苗。夏播于芒种后,抢旱灭苍茌,也可与白芍,牡丹或其它作物套种,亩用种一斤。苗高2寸,按行距1尺,株距8寸间苗,间下的苗可移载其它田块,移载后一定要浇水。幼苗期一定要除草松土,不太干旱时,尽量少浇水。苗高尺许,要施追肥一次。封垅后稍适当打去老叶,开花抽穗时,如果天气干旱,要适当浇水,雨季低洼处严防积水。抽穗后可将下部叶腑间的花芽抹除,以利养分集中于顶部主穗生长。
叶斑病:
鸡冠花叶斑病
本病多发生在植株下部叶片上,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镰孢霉属的真菌,菌丝及孢子在植株残体及土壤中越冬,以风雨、灌溉、浇水溅渍等方式传播。
1、病斑初为褐色小斑,扩展后病斑呈圆形至椭圆形,边缘暗褐色至紫褐色,内为灰褐色至灰白色。
2、在潮湿的天气条件下,病斑上出现粉红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
3、发病后期病叶萎蔫干枯或病斑干枯暧朕脱落,造成穿孔。
1、及时摘除病叶。
2、发病初期(植株下部叶片出现病斑时),用0.2~0.5%高锰酸钾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代森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3、发病地区避免连作,最好与其它花木或作物间隔2~3年轮作。
1、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药剂有1:1:200的波尔多液,5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40%的菌毒清悬浮剂600~800倍液喷雾;或用代森锌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浇灌。
2.现代保护环境的去除虫害的方法除了使用稀释的洗涤剂外,还可以在周围种植一些让虫子避而远之的植物,或者放些吃那些害虫的益虫。
鸡冠花的品种多,株型有高、中、矮3种;形状有鸡冠状、火炬状、绒球状、羽毛状、扇面状等;花色有鲜红色、橙黄色、暗红色、紫色、白色、红黄相杂色等;叶色有深红色、翠绿色、黄绿色、红绿色等极其好看,成为夏秋季常用的花坛用花。
甘,凉。
①《滇南本草》:性寒,味苦微辛。
②《纲目》:甘,凉,无毒。
③《四川中药志》:性凉,味甘涩,无毒。
归经
①《玉楸药解》:入足蹶阴肝经。
②《本草再新》:入肾经。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治痔漏下血,赤白下痢,吐血,咳血,血淋,妇女崩中,赤白带下。
①《滇南本草》:止肠风下血,妇人崩中带下,赤痢。
②《纲目》:治痔漏下血,办白下痢,崩中,亦白带下,分赤白用。
③《玉楸药解》:清风退热,止衄敛营。治吐血,血崩,血淋诸失血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