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首页 中国 湖南省 炎陵桃源洞自然保护区 炎陵桃源洞自然保护区

炎陵桃源洞自然保护区

炎陵桃源洞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82年,是湖南省建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之一。2002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湖南省东南部,炎陵县的东北隅,南北长3225km,东西宽1350km,总面积23786hm2,其中核心区面积6357.6hm2。保护对象为中国中亚热带南亚地带向北部亚地带过渡地区,具有华南、华中、华东等多种区系成分的原始次生林及其生态系统,保护中国东缘分布的唯一独特的森林群落资源冷杉(大院冷杉)林、银杉混交林及生态系统,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拯救濒于灭绝的珍稀濒
所在地/隶属
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
自然保护区等级
国家级(1982年建区)
所在地/隶属
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
目录

简介

炎陵桃源洞自然保护区位于人口密集的南方地区,桃源洞面积相对较大,达23786公顷,人口密度低,每平方公里仅6.4人。区内国有林比例高达94%,便于保护和管理。经过18年的建设和保护,该区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

2004年9月28日至30日,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森林经营学和森林生态学专家、博士生导师罗菊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态保护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动物学专家、博士生导师蒋志刚受国家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委派,到桃源洞进行了实地考察,提交了翔实的综合考察报告。桃源洞与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连为一体,面积2.4万公顷,人口密度6.4人/平方公里,国有森林面积达94%,其核心区有原始森林0.7公顷。桃源洞受国家重点保护的物种多达130种,其中植物74种,动物29种,珍稀动植物有华南虎、云豹、大院冷杉、银杉等。

2002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株洲炎陵县桃源洞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认为,桃源洞保存了丰富的物种资源,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具有完整的、典型的自然地理和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区内受国家重点保护的物种多达103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植物分别为4种、6种,二级保护动物、植物分别为25种、68种。区内保存有资源冷杉群落--大院冷杉,是中国目前所发现的亚热带中山针叶林群落--银杉、资源冷杉、福建柏、黄杉等群落分布集中、保存完整的地区,科研价值极高。

自然地理

保护区概况:

保护区1985年建立,为湖南省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506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山地混合森林生态系统及珍稀动植物资源。

地理位置:

保护区位于湖南省东部炎陵县,地处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南端。

自然环境:

保护区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境内超过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6座。牛屎坪、大院农场一带,除山涧峡谷外,地势比较平坦,类似山原。气候年均温12.1℃,极端低温为-9.8℃,极端高温为38.5℃,无霜期为195天;年降水量为2292.4毫米,相对湿度为80%以上。区内是赣、湘两大水系的分水岭。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

保护区木本植物有98科265属748种,其中乔木约有300多种。顶极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区内植被垂直分布明显:海拔1000米以下为常绿阔叶林,有木荷、贵州石栎林、钩栗、青冈栎、木荷林,另外还有马尾松、杉木、及竹林;海拔1000~1500米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主要有红楠、山槐、亮叶水青冈林、银木荷、石栎、华榛、交让木林、伯乐树、杨梅、蚊母树林、毛红椿、五裂槭、刨花楠林,山坡、山脊有黄山松分布;海拔1100~1250米的帼子窝沟谷两侧华榛成斑点状分布,最大株胸径1.1米、树高22米;牛屎坪海拔1390米处有一片保存完好的铁杉林,面积为0.3公顷,胸径19.5~38.5厘米,树高15~25米;大院农场的上牛屎坪至香菇棚一带海拔1350~1500米的河谷两侧坡地,有资源冷杉呈斑点状分布,其中一株最大胸径70厘米,树高20米。区内珍贵药材30多种,如鸡爪黄连、田三七、川桂等。名贵花卉有100多种,其中杜鹃花有20多种、兰花有103种。

区内国家保护植物一级有银杉,二级有资源冷杉、伯乐树、福建柏、杜仲、观光木,三级有南方铁杉、穗花杉、闽楠、白辛树、华榛、厚朴、银鹊树、天麻等。省级保护树种有南方红豆杉、巨紫荆、光叶紫薇、竹节人参等23种。

动物资源:

区内狮子岩、帼子窝的猕猴总数约为500只。在牛屎坪发现角蛙。在南风面至石禾坪一带小溪有大鲵,这里也是候鸟南迁的一个停歇点。其他动物还有水鹿、白鹇、黄腹角雉、穿山甲、啄木鸟、红嘴相思鸟和画眉等。

国家保护动物一级有黄腹角雉,二级有猕猴、穿山甲、水鹿、白鹇、大鲵等。

管理状况

炎陵桃源洞自然保护区位于人口密集的南方地区,

桃源洞面积相对较大,达23786公顷,人口密度低,每平方公里仅6.4人。区内国有林比例高达94%,便于保护和管理。经过18年的建设和保护,该区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自建立自然保护区以来,保护区通过开展日常巡护、打击防范等多项工作,对保护区的资源进行了有效的管护,到1999年,在林业厅的领导下,通过与WWF合作,开展了针对大熊猫为主的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近十年来,该项活动持续开展,手段及技术不断提升,运用了GPS、GIS及RS等技术,区逐渐对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有了深入的了解,逐渐将区的资源保护工作由单纯的资源管护向资源管理转变,实现了保护工作质的飞跃。

1、监测巡护的目的

了解保护对象的资源现状及动态趋势;掌握偷猎威胁来源及主要偷猎对象、地点及时间;通过监测巡护掌握火情火警可能发生的季节、地点;掌握社区人员入区采集(主要是贵重中药材)的时间、地点;对整个生态系统随时有一个较清晰的了解,对自然灾害、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动物疾病的发生情况有及时的了解与掌握;对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及区的特色动物的生态学特性了解与掌握。

2、监测巡护的发展历程

针对偷猎、护林防火开展的巡护工作。1998-2001年:针对偷猎、护林防火开展的巡护工作;针对栖息地开展的监测。2001年-现在:针对偷猎、护林防火开展的巡护工作;针对天然林开展管护工作;开展野生动物危害周边社区群众庄稼监测(该项工作2004年结束);生物多样性监测;对一些重点动物开展专项监测活动。

3、开展监测巡护工作以及如何对该项工作进行指导与评估

建立了系统完整的监测巡护管理制度确定了区监测巡护队伍将区划分为4个管护片区,把责任落实到人头对监测巡护掌握的情况及收集到的信息及时整理分析,及时将结果上报管理处

4、监测巡护工作为保护管理决策提供支撑

通过常年巡护监测,逐渐掌握了野生动物的大体活动区域、季节迁徙情况及栖息地质量等基本信息,对主要保护对象的情况基本做到心中有数,尽早对异常情况了解与认识,并采取恰当措施。较清楚地掌握了区扭角羚的活动规律,为开展该物种的较好保护及进一步研究,生态旅游活动中游客野外观察野生动物等创造了条件。掌握了违法人员在区重点偷猎时段、偷猎地点及入山通道等重要信息,使得开展防范与打击更有成效。对保护区资源可能带来威胁(采药及偷猎)的社区人员的名单逐步建立并适时更新。对保护区本底信息逐步增补完善。

社区共管

保护区曾在1997年借助国际小额资助项目开展过社区共管活动,为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收到一定效果,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矛盾和冲突得到了一定的缓解。适逢林业持续发展项目在"以社区为基础的自然保护"的社区共管活动全面启动,社区共管内涵更加丰富。历经4年社区共管活动,在能源保护、保护意识教育、保护基金、野生动物危害管理、社区技能培训与提高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探索出具有特色的社区共管模式。

在实施项目活动过程中,社区工作小组注重了当地政府和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增强了政府与相关部门对自然保护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解决和协调了在共管示范、能源保护、保护意识教育等方面遇到的阻力和难题,推动了项目正常开展;吸收不同利益群体代表进入共管委员会或示范活动实施小组,参与式制定出村级资源管理办法、水产资源管理办法、滚动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和制定养蜂管理办法,签订项目活动实施协议,完善保护区在社区循环用工机制,成立特色种养殖协会,把资源管理、项目活动等工作任务分摊到人头,推行绩效管理,将误工补助与个人完成工作量进行挂钩,充分发挥出两个共管委员会管理作用。

如期完成了周边社区保护意识专题调查与保护意识教育需求评估,编制出,采取形式多样开展了保护意识教育活动,每年结合"爱鸟周"、"六一"儿童节、"野生动物保护月"开展保护意识教育活动,每年与县林业局共同到周边社区进行护林防火宣传,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系列户外活动,印制了10000张宣传卡、10000张宣传单、1000册生态旅游游客手册和1000个手提袋,编写保护意识教育读本1000册,在社区建立了1个宣传栏,经常性组织周边社区村民参观博物馆和信息展示中心,召开社区恳谈会,就自然资源保护与社区可持续发展进行广泛交流,与生产生活紧密结合,深入浅出、浅显易懂,使他们对自然保护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搭建了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相互交流的平台,改善了与周边社区的关系,提升了保护区社会影响和地位,相继自然资源保护群体参与性增强,非法利用自然资源逐步减少,中小学生亲近大自然机会增多。

社区技能培训活动扩大了村民增收途径。社区培训活动,始终紧扣示范村村民需求适用技术和务工就业技能方面来进行,社区工作小组和共管委员会先后组织周边社区村民进行了20次系统技能培训,发送资料10000份,组织村民代表外出参观学习10次,通过与相关部门纵横联系,致使农林牧技术人员真正走进田间地头,拉近了培训者与受培训村民之间的距离,不仅提供培训资料,还解决了村民在生产生活中长期困惑的难题,注重将保护意识教育提高与增加经济收入技能需求有机结合,深入开展生态监测、天然林管护、生态旅游发展等工作方面需要社区参与,通过针对性的培训之后,每年季节性吸收周边社区村民40人来区参与天然林管护、生态监测方面工作,人均获得1500元收入;每年吸收周边社区30名中青年从事餐饮、住宿服务工作,年人均获得5000余元收入,社区村民多样化经济收入成分得到增强,充分达到以训促收益、以训促自然保护的目的。

能源保护示范活动降低薪柴消耗效果显著。能源保护示范活动,在社区工作小组与共管委员会、能源保护示范小组精心组织、合理安排下,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能源保护项目活动实施计划,分别在三个能源示范村和两个综合示范村实施了建节柴灶、沼气、提供节柴取暖炉等能源保护示范活动,为7个村建节柴灶395口、建沼气池80口、提供节柴取暖炉130个,使受益农户每年减少60%的薪柴消耗量,薪柴资源得到合理持续利用,通过"一建三改"(建沼气池,改厕、改圈、改厨)示范,环境卫生得到改善,示范户使用沼气做饭省时又省力,在入冬时节还能产气做饭,基本结束用薪柴做饭的历史。开展野生动物危害防治示范活动,预期效果初步实现。社区工作小组与示范小组针对示范村野生动物损害农作物比较突出的特点,因地制宜与示范村共同制定出详细的减轻危害防治示范活动计划,通过示范种植魔芋、中药材、栽植刺木瓜栅栏、建固定哨棚、危害监测等一系列调整种植结构与防护措施活动的不断深入实施,野生动物危害得到减轻,农民增收逐步实现,4年来为两个示范村提供魔芋种20000公斤,提供木瓜树苗40000株、核桃苗5000株、花椒树苗2000株、建哨棚50个,围栏示范2户。创建社区滚动发展基金运行模式,社区共管持续性得到有力保障。深知两个共管示范村经济水平低,对自然资源利用具有依赖性,资源保护参与性不强等不利因素,采取广开言路、集思广益、正确引导的管理方式,寻求政府和村委领导高度重视和参与,充分调动了示范村的村民积极性,保证了保护基金项目活动正常进行,关键在于如何将有限的项目资金与提高村民的保护意识有机的结合起来,既持续发展了农村经济,又减少了自然资源过度利用,资金还不断壮大,通过反复分析和论证,创建出滚动发展基金运行模式,采取在资助的替代生计项目活动中村民获得收益之后,回收部分资金作为滚动发展基金,注入全村资源管理和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基金纳入共管委员会与保护区统一管理,详细编制出保护基金项目活动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因而基金主要投入于周期短、见效快的种养殖业方面,特别资助了妇女从事养蜂、养猪活动,资助20户进行山药栽培示范,提供28000公斤魔芋资金,给两个村50户提供100公斤玉米和大豆种进行品种改良,为30户妇女提供中蜂种300箱,提供300公斤牧草种发展养殖业,资助两个村60户妇女发展养猪,为4户示范户发展养兔、养土鸡。每个项目活动由共管委员会成员负责组织与管理,到期负责回收滚动资金,达到资金滚动发展的目的。

通过社区共管活动不断开展,构建起与周边县乡村、相邻保护区的护林防火及反偷盗猎联防体系,形成互通信息无盲区、社区宣传不定时、联合执法必到位的联防工作局面;又与分布在保护区缓冲地带的三个自然村建立了资源共管体系,组建了有20人组成的三个森林资源社区共管小组和护林联防小组,将周边林缘社区自然资源划片分解到人头,落实目标责任制,在周边社区大造资源保护声势,形成乱挖、滥砍有人管,非法狩猎有人抓的齐抓共管良好态势;保护区社区工作人员与共管委员会成员不定期深入农户,结合开展社区发展项目,开展护林防火、野生动物保护等法规政策宣传,为了全面动态掌握林缘社区资源保护和用火安全情况,重点把林缘社区作为护林防火信息源收集的目标群体,每天填写《护林防火情况报告登记簿》,树立"隐患险于明火,责任重于泰山"的防火意识。每年深入周边两乡镇10个行政村出动人员200人次、出动车辆50车次,发送宣传单2000份,发送护林防火宣传日历画5000张,500本,500本,张贴500张,制作永久性标识标牌50幅,张贴护林防火标语60张。通过多种形式深入社区、贴近农户的宣传,周边社区村民参与护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反偷盗猎等活动明显增强,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和联防效果。

更多推荐
相关分类
热门文章
热门词条